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對惡搞英雄烈士的行為絕不能“一笑而過”

在現代社會, 面對各種壓力, 人們需要通過娛樂來緩解壓力、放鬆身心, 紓解負面情緒。 但一段時間以來, “惡搞”成為娛樂之一, 需要引起我們的警惕。

一些惡搞通過對經典作品、英雄烈士、重要歷史事件等的顛覆重構來製造“笑點”“笑料”。 儘管惡搞者並非都有主觀惡意, 但仔細分析這些惡搞的實質可以發現, 我們絕不能對它“一笑而過”。

一些惡搞作品戲謔經典、抹黑英雄, 製造出強烈的“反諷”效果。 惡搞看上去“無關政治、純屬娛樂”, 然而, 當惡搞者毫無顧忌地將“得意之作”放在網路上博取眼球, 一切都可以懷疑、戲說、顛覆、褻玩的社會心態就會不斷滋長。 當承載主流意識形態的經典作品、英雄烈士等都被惡搞, 並且在“習慣”中變成“自然”, 惡搞的負面政治效應就會慢慢顯現出來。

當惡搞的物件是與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經典作品時,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理論主張就由此轉化為“生動形象”“接地氣”的話語, 攜帶著特定的政治訴求進入大眾的日常生活, 在娛樂中不斷挑戰、解構主流價值觀、國家記憶和社會共同情感。

從那些惡搞英雄烈士和紅色經典的所謂“作品”來看, 歷史虛無主義借著惡搞興風作浪:第一, 消解憂患意識。 惡搞以匪夷所思的邏輯敘述歷史, 不僅背離歷史真相, 而且完全消解了人們的憂患意識。 第二, 消解主流價值。 惡搞把英雄烈士和紅色經典作為一個個空洞的符號, 再塞進低俗、庸俗的內容, 在破壞歷史記憶的同時也消解了英雄烈士、紅色經典的當代價值。 第三, 鼓勵任性評說。 惡搞以娛樂的方式表現一切歷史議題,

製造出“歷史可以任性評說”的錯覺, 起到了暗示人們質疑民族歷史記憶、淡化是非判斷的作用。 維護意識形態領域安全, 不能無視惡搞的意識形態功能, 坐視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借惡搞不斷蔓延。 防止歷史虛無主義借助惡搞興風作浪, 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運用好法律武器。 我國法律堅持保護公共利益原則, 民法總則對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行為, 著作權法對歪曲表演形象、篡改他人作品的行為, 都有明確的懲治規定。 而且, 保護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的專門法律——英雄烈士保護法也將出臺。 對於傷害民族情感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危害公序良俗、侵犯他人肖像權名譽權著作權等的惡搞行為,

應該運用法律武器加以懲治。

二是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對大眾文化的引導。 主流意識形態不僅要在內容上積極回應大眾的現實關切、反映大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而且在表現形式上要符合大眾的接受習慣。 要通過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創新文化產品生產, 使主流意識形態融入大眾文化、引導大眾文化, 使大眾文化多些品位、格調、情懷, 少些低俗、庸俗、媚俗。

對於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近些年來批判、分析已經不少。 但是人們對於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侵蝕大眾文化, 利用惡搞等形式影響大眾歷史認知、塑造社會對抗心態的“軟性”歷史虛無主義, 還缺乏足夠警惕。 當前, 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需要對“軟性”歷史虛無主義提高警惕,

有的放矢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抵制。

(作者:楊軍,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察網www.cwzg.cn摘自《 人民日報 》2018年04月25日07版, 原標題《並非沒有禁區 並非無關政治 警惕通過惡搞來虛無歷史》。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