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 召開18年工作會議

日前,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牽頭的“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在成都召開2018年度工作會議。 會議全面總結2015-2017年已經開展普查的10省(區、市)專案執行情況和主要進展, 啟動四川和陝西2省的普查與收集, 並部署落實2018年工作任務。 農業農村部種子管理局局長張延秋,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專案首席科學家劉旭院士出席會議並講話。

張延秋指出, 要提高認識, 加強領導, 各省(區、市)農業主管部門要成立分管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 明確各級領導職責;要按照《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2018年實施方案》要求,

細化分工、責任落實到人, 認真抓好各項工作;要加強管理, 對項目實施效果進行考核, 確保資金安全、高效使用;要加強宣傳, 共同推進, 講好資源故事, 宣傳好優異種質資源利用對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和鄉村振興的作用。

劉旭對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提出3點要求, 一是要加快對已收集種質資源的鑒定、編目和入庫工作, 確保收集到的種質不能得而復失。 二是要加緊對收集資源的深入鑒定評價, 挖掘優異資源和特色資源並提供利用。 三是各省要通過普查行動, 打造一支專業的隊伍, 推動各省種質資源工作的深入開展。

據悉, “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實施3年來已開展湖北、湖南、廣西、重慶、江蘇、廣東、浙江、福建、江西、海南等10省(市、自治區)623個縣的全面普查和117 個縣的系統調查;完成農藝性狀鑒定評價10060份,

初步篩選出一批具有優質、抗病、抗逆的種質資源。 通過全面普查, 基本查清了上述10 省(市、自治區)糧食、經濟、蔬菜、果樹、牧草等栽培作物地方品種和野生近緣種的數量、分佈範圍、主要特性以及農民認知等本底資訊;初步發現我國農作物地方品種和野生近緣種喪失嚴重, 並搶救性收集各類作物種質資源29763 份。

農業農村部種子管理局、中國農科院相關研究所領導, 相關省(區、市)農科院分管領導及相關專家等共計130人參加了會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