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郝保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長城網邯鄲4月29日訊4月28日, 全國2018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勞動和技能競賽推進大會在北京召開。 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郝保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並作為代表參加大會。

郝保乾參加2018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勞動和技能競賽推進大會。 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供圖

郝保乾, 1964年6月23日出生, 高級經營師, 先後當選武安市第七次党代會代表、武安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邯鄲市第九次党代會代表, 先後榮獲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外行當家, 新理念引領新發展

2011年的11月7日, 郝保乾由石洞鄉黨委書記調任第一醫院院長, 千把人的醫院炸開了鍋:“鄉鎮幹部當醫院院長, 亂套了!”“外行管內行, 這是鬧兒著玩的!”面對社會上的種種質疑, 郝保乾沉下心來、靜下聲來, 兩個月沒日沒夜地和醫生、護士座談並進行了社會走訪後,

郝保乾在全院工作人員大會上喊出了“打造河北名院、全國一流縣級醫院、國際技術協作醫院”的口號, 作出了“讓武安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國家級診療服務”的莊重承諾。 台下又是一片譁然:鄉鎮幹部真敢吹!

要麼不幹, 要幹就必須幹好, 這是郝保乾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從18歲任鄉鎮幹部, 無數次地接訪、征地、拆遷……農村最難、最纏、最亂的活兒鍛造了他敢碰硬、不怕難、不服輸的勁兒。 如今, 站在了武安的聚光燈下, 挑起了醫院院長的千斤重擔, 他能不幹好嗎?一萬個不能!

懷揣一個又一個沉甸甸的話題, 郝保乾帶領醫院的技術骨幹, 不說工作日、不管節假日, 坐汽車、乘火車、上飛機,

進北京、下廣州、到上海, “尋醫問診”, 說走就走, 超負荷奔走著。 餓了啃幾口速食麵, 困了車上打個盹兒, 他坐不得、慢不得、等不起呀。

苦心人天不負。 在以郝保乾院長為班長的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 醫院引進新理念、新思路, 朝著新的目標, 朝著心中的夢想, 朝著百姓的健康需求, 扎實邁進。

國家級名醫來武安坐診, 讓百姓看得好病

一個好的醫院院長, 不一定能拿“手術刀”, 但一定不能不會管理。 郝保乾樂見叫他“門外漢”, 坦坦蕩蕩地說:“一個正確的理念和思路, 是推動發展的巨大‘引擎’, 勝過千軍萬馬。 ”

在反復分析院情、研判市情、考量武安群眾健康需求的實情後, 郝保乾創新思路、應勢而為, 帶領醫院走上了“上聯協作”的借力發展之路。

近幾年來, 醫院先後與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全國30多家三級甲等醫院和省內10餘家特色專科醫院建立了協作辦院機制, 取得了穩步快速發展,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4年11月以來, 在北京專家的指導下, 醫院成功實施心臟搭橋手術10例。 每年, 全國名院的百名專家坐診在第一醫院, 接診病人5000余人次、會診500餘人次、手術200餘例。 協作辦院機制的建立, 把國家級名醫請到武安來, 為讓群眾“看得好病”跨進了一大步。 醫院每年引進實施的新專案、新技術近50項, 成功實施了一大批高難度手術。 2017年1月23日, 骨二科完成的多韌帶損傷一期重建術、膝關節成形術, 均填補了全省手術項目的空白。 2017年7月23日, 醫院兒科成功開展兒童纖維支氣管鏡技術,

這在縣級醫院尚屬首例, 即使在地市級以上醫院, 國內也僅有少數幾家醫院能開展此項技術。

惠民舉措持續推出, 讓百姓看得起病

“公立醫院姓公, 人民醫院是人民的醫院。 ”郝保乾始終堅持這樣的立院之本。 在他的堅持推動下, “百姓健康就是我們最大的夢想”、“入院是親人, 出院是朋友”、“讓群眾看得好病、看得起病”……一系列新理念深入人心, 植入全體醫務人員的血脈, 變成讓患者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行動。

2015年3月25日, 是個註定載入醫院歷史的日子。 這天, 經河北省衛計委審核批准, 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正式納入全省三級醫院管理。 按照規定, 醫院完全可以執行新的較高的收費標準。 但是, 醫院繼續執行二級醫院收費標準, 讓患者花二級醫院的錢、享受三級醫院的服務。僅此一項,每年惠民2600萬元。

食管、肺、胃等腫瘤手術,除新農合報銷外,手術費全免。這是醫院針對貧困大病患者推出的又一惠民舉措。

“家裡困難,一時拿出住院看病的錢,咋辦?”“放心吧,到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去,看好病再交錢。”農村貧困患者先診療後付費舉措一經推出,就在社會各界贏得廣泛點贊。根據河北省相關政策,2017年6月底,郝保乾帶領醫院成立了健康扶貧辦公室,完善設置了扶貧病房26間78張床位,為貧困患者開設綠色通道。截至去年底,在醫院住院建檔立卡貧困患者共計435人次,總費用3169997.8元,農合基本統籌支付1876869.21元,醫療救助和貧困待遇提高補助702077.5元,“一免四減”減免費用共計181971.6元,最後個人支付總計409079.44元。

下沉服務,讓偏遠鄉村百姓健康更有保障

第一醫院投資90余萬元,在全市22個鄉鎮衛生院、20多個大村衛生室建起了心電遠端會診工程。

“吃飽了撐的,咋還管鄉村的醫療服務?”、“就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當一些人發問時,郝保乾滿含深情地說道:“百姓健康,是發展的基石,是奔小康的保障。”

武安國土面積1802平方公里,全市人口和駐武企業人口合計達110余萬,且絕大部分人口分佈在偏遠的鄉村,既是健康保障的重點,又是弱點。面對這種情況,郝保乾帶領第一醫院擔起提升偏遠鄉村百姓健康保障能力的責任,以鄉鎮衛生院為依託,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如今,鄉鎮衛生院成為第一醫院的座上賓:鄉鎮衛生院院長被聘為名譽職工,每個衛生院每年可選派1至2名醫務人員到第一醫院免費進修,患者持鄉鎮衛生院出具的雙向轉診單可進入第一醫院綠色通道。同時,醫院選派醫務人員466人次,到鄉鎮衛生院開展會診2852人次、實施手術345例,為讓老百姓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武安,又跨進了一大步。

讓患者花二級醫院的錢、享受三級醫院的服務。僅此一項,每年惠民2600萬元。

食管、肺、胃等腫瘤手術,除新農合報銷外,手術費全免。這是醫院針對貧困大病患者推出的又一惠民舉措。

“家裡困難,一時拿出住院看病的錢,咋辦?”“放心吧,到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去,看好病再交錢。”農村貧困患者先診療後付費舉措一經推出,就在社會各界贏得廣泛點贊。根據河北省相關政策,2017年6月底,郝保乾帶領醫院成立了健康扶貧辦公室,完善設置了扶貧病房26間78張床位,為貧困患者開設綠色通道。截至去年底,在醫院住院建檔立卡貧困患者共計435人次,總費用3169997.8元,農合基本統籌支付1876869.21元,醫療救助和貧困待遇提高補助702077.5元,“一免四減”減免費用共計181971.6元,最後個人支付總計409079.44元。

下沉服務,讓偏遠鄉村百姓健康更有保障

第一醫院投資90余萬元,在全市22個鄉鎮衛生院、20多個大村衛生室建起了心電遠端會診工程。

“吃飽了撐的,咋還管鄉村的醫療服務?”、“就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當一些人發問時,郝保乾滿含深情地說道:“百姓健康,是發展的基石,是奔小康的保障。”

武安國土面積1802平方公里,全市人口和駐武企業人口合計達110余萬,且絕大部分人口分佈在偏遠的鄉村,既是健康保障的重點,又是弱點。面對這種情況,郝保乾帶領第一醫院擔起提升偏遠鄉村百姓健康保障能力的責任,以鄉鎮衛生院為依託,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如今,鄉鎮衛生院成為第一醫院的座上賓:鄉鎮衛生院院長被聘為名譽職工,每個衛生院每年可選派1至2名醫務人員到第一醫院免費進修,患者持鄉鎮衛生院出具的雙向轉診單可進入第一醫院綠色通道。同時,醫院選派醫務人員466人次,到鄉鎮衛生院開展會診2852人次、實施手術345例,為讓老百姓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武安,又跨進了一大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