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來武漢就職前,陳一新專門看了三樣東西︱19:20鳳凰衛視首播

陳一新和吳小莉乘遊船考察長江主軸 長江日報記者周超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訊

武漢到底有多大?說出來, 會讓北上廣都沉默的一座城市...歷史上中國只有兩個城市以“大”為開頭命名,

一個是大上海, 一個是大武漢。

民國初年, 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裡頭說:“武漢應略如紐約、倫敦之大”。 在20世紀初期, 武漢一度成為了中國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城市, “大武漢”與“大上海”交相輝映, 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座曾經被冠以“大”的城市。

如今的武漢, 交通便利、水資源豐富、高校雲集、產業基礎雄厚, 而且“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等國家戰略更是聚焦於此, 大武漢的復興之路也走上了新的征程。

陳一新在錄製《問答神州》欄目 長江日報記者周超攝

來武漢就職, 陳一新書記帶了啥?

吳小莉:您知道要來武漢就職的時候, 花了非常短的時間做了交接, 三天就成行。 據說您成行之前, 跟武漢的同事們說:帶三樣東西給您, 一樣是武漢的地圖;一樣是“十二五”規劃已經完成的情況, “十三五”規劃的草案;第三樣是黨代會的初稿。 是這樣嗎? 為什麼?

陳一新:因為我對整個區域輪廓的瞭解非常重要, 地圖能夠從宏觀上把握一個區域。

帶“十二五”規劃可以瞭解這個地區“十二五”時期發展過程中, 有哪些優勢和又有哪些劣勢;有哪些亮點、又有哪些弱點, 你就可以做一個整體宏觀上的把握。

那麼帶“十三五”的發展規劃, 就是說這一屆的市委、市政府對未來五年的發展, 他們是怎麼思考的, 這些思考你都要瞭解。

陳一新:未來城市不能再讓房地產開發搞掉

繼“中國光谷”“中國車都”之後, 武漢計畫再打造一張世界級的“城市名片”, 長江新城。 也是陳一新在履職武漢之後, 第一次參加党代會時所提出, 要以超前的理念, 世界的眼光, 打造代表城市發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區, 全球未來城市的樣板。

吳小莉:未來城市樣板就有很多想像空間, 比如說一些新的科技,

一些無人駕駛車、物聯網、智慧的城市是不是包括在內?我們現在有能力規劃這些事情嗎?

陳一新:你這個問題提得特別好, 也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 長江新城提出來, 我們主要是面向未來, 所以我做的工作, 首先要把這個空間要預留起來, 不能再這樣房地產開發一片一片搞掉。

現在武漢是有空間, 但沒有一種新的、站在未來30年發展的, 再回過來看現在的這樣一種概念。 所以我現在做的事情, 更多的是為後人打基礎, 包括這個理念的提出, 我心中是有底的。

但是我也避免決策盲目, 因為來的時間短, 所以我在決策過程, 就留了一步, 我只提出這麼一個概念:就是長江新城必須靠近長江, 而且它目前的啟動面積有20到40平方公里,

未來還有很大的一個輻射空間。

所以黨代會報告裡面就沒有講具體的地點, 就提出了這麼一個方向性的東西, 然後會議一開完, 我們把它交給政協, 讓政協主席來領銜, 發動方方面面來調研, 你們提出意見、建議, 認為哪裡能夠真正有這樣的空間, 能代表武漢未來30年的發展。

陳一新調研鬥魚 觀看長江日報“長江主軸微峰會”直播 長江日報記者周超攝

城市格局:並非第一,但要唯一

與計畫用30年到40年分佈建設的長江新城不同。長江主軸將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出樣板、三年初見效、五年成規模、十年基本建成”的階段目標任務,有步驟地推進。

陳一新:一個城市一定要有自己的格局,我認為這個城市的格局,不一定是第一,但我們要做唯一。武漢的唯一在哪裡?就是長江過去是一個天塹,現在我把它變成一個美麗的畫軸,要成為引領城市發展的一個帶動的支撐點。我要打造兩條新的交通主軸,一條叫做左岸大道,一條叫右岸大道。因為它這條江不是正南正北,也不是正東正西,所以說江南大道、江北大道講不清楚方位,所以用左岸、右岸,無論你這個江怎麼彎來彎去,這條道你永遠能夠講清楚。

任何好的大工程,一屆政府是幹不完的

吳小莉:一屆政府5年,這樣看起來,起碼要三屆、四屆政府才能完成長江主軸的規劃,擔心不擔心後面沒有辦法持續下去?

陳一新:我看隨便哪個人來接任,看到這樣一種地形地貌,這樣一種城市的發展基礎,特別是武漢要形成自己的亮點,他必須要這樣幹。

第二個,我們也有一個初步的想法,就是長江主軸,我們要把這個決策變為人民的意志。經過人民代表大會的充分醞釀、討論,如果可以,我們就把它作為立法,那就一屆一屆接著幹。

任何事情,現在一個大的、好的工程,一屆是幹不完的。如果一屆幹完,那這個工程是粗製濫造。所以我一提出這個事就講,我只是開一個頭,未來的一屆接著一屆幹。我相信未來也會把長江作為城市的亮點去打造。

陳一新與吳小莉在武大校園交流 長江日報記者周超攝

陳一新調研鬥魚 觀看長江日報“長江主軸微峰會”直播 長江日報記者周超攝

城市格局:並非第一,但要唯一

與計畫用30年到40年分佈建設的長江新城不同。長江主軸將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出樣板、三年初見效、五年成規模、十年基本建成”的階段目標任務,有步驟地推進。

陳一新:一個城市一定要有自己的格局,我認為這個城市的格局,不一定是第一,但我們要做唯一。武漢的唯一在哪裡?就是長江過去是一個天塹,現在我把它變成一個美麗的畫軸,要成為引領城市發展的一個帶動的支撐點。我要打造兩條新的交通主軸,一條叫做左岸大道,一條叫右岸大道。因為它這條江不是正南正北,也不是正東正西,所以說江南大道、江北大道講不清楚方位,所以用左岸、右岸,無論你這個江怎麼彎來彎去,這條道你永遠能夠講清楚。

任何好的大工程,一屆政府是幹不完的

吳小莉:一屆政府5年,這樣看起來,起碼要三屆、四屆政府才能完成長江主軸的規劃,擔心不擔心後面沒有辦法持續下去?

陳一新:我看隨便哪個人來接任,看到這樣一種地形地貌,這樣一種城市的發展基礎,特別是武漢要形成自己的亮點,他必須要這樣幹。

第二個,我們也有一個初步的想法,就是長江主軸,我們要把這個決策變為人民的意志。經過人民代表大會的充分醞釀、討論,如果可以,我們就把它作為立法,那就一屆一屆接著幹。

任何事情,現在一個大的、好的工程,一屆是幹不完的。如果一屆幹完,那這個工程是粗製濫造。所以我一提出這個事就講,我只是開一個頭,未來的一屆接著一屆幹。我相信未來也會把長江作為城市的亮點去打造。

陳一新與吳小莉在武大校園交流 長江日報記者周超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