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日肯定能交流好,不信你看我家貓

由我國公共外交協會組織, 環球網等媒體大力參與的“中日高端智庫對話論壇”在日本舉行, 以下為訪問團成員薩蘇在論壇上的發言。

各位好, 我是薩蘇, 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我是一個寫書的人, 也在中國中央電視臺, 也就是CCTV的快樂漢語節目教中國話, 學習中文的日本朋友也許在電視上見過我, 但肯定沒有在日本教中國話的福原愛那麼有名。

4月24日, 中日智庫媒體高端對話會在日本新大穀飯店舉行, 中日雙方的有關人員發表了相應的演講。

作為中國人, 走在日本的街頭, 會有一種異樣的感受, 便是感到漢字的優美。 無論是店鋪的名稱, 還是書寫的方法, 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種美, 這種美讓我們有親切的感覺。

漢字是中日兩國共同使用的, 當我們一起分享這種美, 其實是在向我們共同擁有的東方文化致敬。

中日之間有著重要的經濟交流, 它使我們因利益而相互依賴,

但增加雙方國民的友善度, 不是僅僅通過利益可以實現的。 文化交流, 因為分享的是對方美好的方面, 會改善彼此的看法。 人們總是和自己尊敬的人交朋友, 國民間彼此尊敬, 才會相互友善。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 雙方已經進行了大量文化交流, 被稱為“圍棋外交”, “蘭花外交”, “乒乓外交”和“芭蕾外交”, 面對戰後起伏不定的中日關係, 這些文化交流促進了兩國人民相互理解對方, 認識到對方的魅力, 有了這樣的基礎, 當雙方關係在政治上獲得改善時, 兩國民間都較為樂於接收。 這樣的經驗, 值得我們兩國今天參考。

文化交流, 可以理解為雙方彼此致敬的過程。 這種致敬和尋找對方的長處, 使雙方具有相互尊敬的感情,

今天中國和日本迫切需要改善雙方國民感情, 這樣可以從根本上促進兩國關係好轉, 使促進友好的經濟, 政治政策在這個基礎上得到實施。 所以, 今天中日的文化交流有著重要的使命。

不同文化間的交流, 是自然發生的事情。 促進這種交流屬於順水推舟。

兩個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 可能最大的障礙就是語言, 比如中國貓和日本貓?它們的叫聲就不一樣, 中國貓的叫聲是喵喵的, 日本貓的叫聲是尼呀尼呀的。 我在日本工作的時候養過一隻小貓, 經常跳到我的桌子上和我一起看《三國演義》。 它的品種是中國虎貓, 小時候叫聲也是喵喵的, 長大以後到附近神社和其他日本貓一起玩, 我曾看到它和一群貓在街上跑, 也在尼呀尼呀的叫。 當時我想, 好傢伙, 這幾天的時間就學會一門外語啦。 它為什麼要學新的語言呢?我猜是為了交流, 這樣它才有了很多貓朋友。

交流可以促進中日友好, 我家的貓也算是一個證明了。

有意思的是我後來查了一下資料,

發現貓這種動物在中日之間原來扮演過文化守護者的角色。 據說, 日本的貓是西元六世紀從中國大陸被帶到這裡來的, 它們的使命是保護佛經。 當時, 日本的僧侶和商人將佛經從唐朝帶到日本, 發現這些經書經常會招老鼠啃食, 他們就從中國運了貓到日本保護圖書。 所以最初貓在日本扮演的角色大概是圖書館的保安, 那時候的貓, 估計看的書比我還多, 是很有文化的。

所以日本的貓和中國的貓其實是親戚, 要是仔細考證, 還會發現它們的祖先是來自于埃及的黑爪貓, 先傳到西亞, 然後通過中亞傳到東亞來的, 這條線路, 古代是絲綢之路, 今天, 正好和中國提倡的一帶一路相重合, 這是公認的人類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 從這個角度說,我們似乎可以認為中國和日本在古代的文化交流,也是這條文化交流線路的一部分。看來今天中國的思想和古人是相同的,我們都希望通過這條歷史悠久的通道,把中日,也把世界聯在了一起。

不僅僅鑒真回來了,還有高倉健和鐵臂阿童木也在這個時候從日本來到了中國,成為很多中國人的偶像。而談到日本,當時的中國人第一個反應往往便是山口百惠扮演的大島幸子,她主演的這部電視連續劇《血疑》當時在中國是轟動性的。那個時代雙方文化交流的繁盛,讓我們今天回憶起來仍然有親切溫暖的感覺。在那個時代,中日關係的熱度非常高。

其實只要仔細看來,就會發現中日之間關係平穩良好的時候,往往也正是雙方文化交流繁盛的時代,比如拉麵隨著謝太郎一起來到日本的時代,中國稱為宋,比如貓進入日本的時代,中國稱為唐,和1980年代一樣,這些時光都給雙方留下美好的記憶。

邏輯上交流增加並不一定意味著雙方關係的改進。我想大家都會注意到,離婚總是在結婚之後,結婚之後,夫妻兩個互相交流更多了,彼此更瞭解了,卻分手了。然而,中日之間文化交流的增減顯然與雙方關係的熱度成正比,我們不由得會想這是為什麼。

我想,這是兩國在歷史上特殊的關係造成的吧。中國和日本都是東亞國家,在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們看來,我們有一個共同而美好的名字,那就叫做——東方。我們是東方的代表,共同屬於東方文明的子孫,所以,很容易在文化上取得共鳴。在上個世紀早期,有很多外國旅行家在中國留下了足跡,他們拍攝了大量的照片,而日本攝影家的作品很容易被區分出來。這是因為西方攝影家的作品多是獵奇,而日本攝影家往往會去拍蘇小小的墓,關雲長的廟,因為他們瞭解這背後的故事。文化上的共通,讓我們彼此容易相互理解。但就像貓在中國和日本還會發展出不同語言一樣,中國和日本的文化,又有著不同的魅力。中國歷史上是東亞大陸上最大的國家,而日本則與大海有著不解之緣,雙方的文化不免各自帶有對大陸和海洋的不同側重。比如,日本的拉網小調中國人聽來會感到新鮮,而中國的漢樂府詩詞對日本也有巨大影響。這種不同的側重帶來了區別,也就帶來了魅力。兩種有區別的文化相互對視,往往會產生男性與女性相互對視時的吸引力。

既有相同的根源,又有能夠相互取長補短的區別,或許便是中日文化交流,總能給兩國關係帶來促進的原因吧。

今天中國的街頭,往往會聽到《龍貓》的插曲或者看到日本漫畫的影子,日本小巷中的中華料理常常人氣鼎盛,在日本“爆買”的中國遊客,何嘗不是親身感受著日本文化的氛圍?在兩國關係經受考驗的時刻,文化交流自覺不自覺地在拉近雙方的心靈,我們期待這樣的交流可以在新的時代更進一步促進中日之間的理解與友誼,也共同構建一帶一路的夢想。

這次來日本之前,很多商業界的朋友也托我探尋和日本方面實現更多文化交流的可能,比如漫畫,圖書版權,文化合作等。從具體的版權引進到希望分享日本傳統文化產業充滿活力的秘密,不一而足。日本有著精緻而吸引人的文化產品,中國對於文化的投入與日俱增,市場廣闊。隨著中國對於智慧財產權的更嚴格保護,這種交流的需求更多了。我們希望這種相互眺望能夠產生實質性的結果。

中日文化相互吸引,但也難免有些雙方不能理解對方文化的地方,這也是文化交流的趣味之一。我想,這也是我們作為中日之間文化交流的橋樑,需要多多努力的地方。既然是交流,總希望有些不解之謎可以得到解答,今天其實我們也可以舉個實例,儘管我在日本住了十二年,對日本的文化其實還是有很多不明之處呢。我今天的發言從貓開始,便也在貓結束吧。

在中國我的家中,總有一些野貓跑到窗外的曬臺上徹夜唱歌,它們很享受。而我這個主人很吃不消,想來想去不知道該怎麼辦。忽然想起在日本見到有些人家的門外會放一排裝滿水的水瓶,據說可以退治來騷擾的貓。抱著死馬當活馬治的想法,我也找來幾個塑膠瓶,裝滿了水放在曬臺上,結果貓真的不來了。貓為什麼看到水瓶就會跑掉,而且中國貓和日本貓一樣,百思不得其解,我問了好幾個日本朋友,他們也不明白,不知道在座的日本朋友有沒有知道的,可以讓我這個中國人一解謎團?謝謝。

感謝大家的傾聽,期待我們的努力對增進中日關係的改善起到應有的作用。

從這個角度說,我們似乎可以認為中國和日本在古代的文化交流,也是這條文化交流線路的一部分。看來今天中國的思想和古人是相同的,我們都希望通過這條歷史悠久的通道,把中日,也把世界聯在了一起。

不僅僅鑒真回來了,還有高倉健和鐵臂阿童木也在這個時候從日本來到了中國,成為很多中國人的偶像。而談到日本,當時的中國人第一個反應往往便是山口百惠扮演的大島幸子,她主演的這部電視連續劇《血疑》當時在中國是轟動性的。那個時代雙方文化交流的繁盛,讓我們今天回憶起來仍然有親切溫暖的感覺。在那個時代,中日關係的熱度非常高。

其實只要仔細看來,就會發現中日之間關係平穩良好的時候,往往也正是雙方文化交流繁盛的時代,比如拉麵隨著謝太郎一起來到日本的時代,中國稱為宋,比如貓進入日本的時代,中國稱為唐,和1980年代一樣,這些時光都給雙方留下美好的記憶。

邏輯上交流增加並不一定意味著雙方關係的改進。我想大家都會注意到,離婚總是在結婚之後,結婚之後,夫妻兩個互相交流更多了,彼此更瞭解了,卻分手了。然而,中日之間文化交流的增減顯然與雙方關係的熱度成正比,我們不由得會想這是為什麼。

我想,這是兩國在歷史上特殊的關係造成的吧。中國和日本都是東亞國家,在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們看來,我們有一個共同而美好的名字,那就叫做——東方。我們是東方的代表,共同屬於東方文明的子孫,所以,很容易在文化上取得共鳴。在上個世紀早期,有很多外國旅行家在中國留下了足跡,他們拍攝了大量的照片,而日本攝影家的作品很容易被區分出來。這是因為西方攝影家的作品多是獵奇,而日本攝影家往往會去拍蘇小小的墓,關雲長的廟,因為他們瞭解這背後的故事。文化上的共通,讓我們彼此容易相互理解。但就像貓在中國和日本還會發展出不同語言一樣,中國和日本的文化,又有著不同的魅力。中國歷史上是東亞大陸上最大的國家,而日本則與大海有著不解之緣,雙方的文化不免各自帶有對大陸和海洋的不同側重。比如,日本的拉網小調中國人聽來會感到新鮮,而中國的漢樂府詩詞對日本也有巨大影響。這種不同的側重帶來了區別,也就帶來了魅力。兩種有區別的文化相互對視,往往會產生男性與女性相互對視時的吸引力。

既有相同的根源,又有能夠相互取長補短的區別,或許便是中日文化交流,總能給兩國關係帶來促進的原因吧。

今天中國的街頭,往往會聽到《龍貓》的插曲或者看到日本漫畫的影子,日本小巷中的中華料理常常人氣鼎盛,在日本“爆買”的中國遊客,何嘗不是親身感受著日本文化的氛圍?在兩國關係經受考驗的時刻,文化交流自覺不自覺地在拉近雙方的心靈,我們期待這樣的交流可以在新的時代更進一步促進中日之間的理解與友誼,也共同構建一帶一路的夢想。

這次來日本之前,很多商業界的朋友也托我探尋和日本方面實現更多文化交流的可能,比如漫畫,圖書版權,文化合作等。從具體的版權引進到希望分享日本傳統文化產業充滿活力的秘密,不一而足。日本有著精緻而吸引人的文化產品,中國對於文化的投入與日俱增,市場廣闊。隨著中國對於智慧財產權的更嚴格保護,這種交流的需求更多了。我們希望這種相互眺望能夠產生實質性的結果。

中日文化相互吸引,但也難免有些雙方不能理解對方文化的地方,這也是文化交流的趣味之一。我想,這也是我們作為中日之間文化交流的橋樑,需要多多努力的地方。既然是交流,總希望有些不解之謎可以得到解答,今天其實我們也可以舉個實例,儘管我在日本住了十二年,對日本的文化其實還是有很多不明之處呢。我今天的發言從貓開始,便也在貓結束吧。

在中國我的家中,總有一些野貓跑到窗外的曬臺上徹夜唱歌,它們很享受。而我這個主人很吃不消,想來想去不知道該怎麼辦。忽然想起在日本見到有些人家的門外會放一排裝滿水的水瓶,據說可以退治來騷擾的貓。抱著死馬當活馬治的想法,我也找來幾個塑膠瓶,裝滿了水放在曬臺上,結果貓真的不來了。貓為什麼看到水瓶就會跑掉,而且中國貓和日本貓一樣,百思不得其解,我問了好幾個日本朋友,他們也不明白,不知道在座的日本朋友有沒有知道的,可以讓我這個中國人一解謎團?謝謝。

感謝大家的傾聽,期待我們的努力對增進中日關係的改善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