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種子煥發“新”生機

記者 駱 輝

中國江西網訊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傳統農業鄉鎮靠什麼實現?

位於贛西邊陲的蓮花縣高洲鄉, 依託豐富的耕地資源, 通過引進大型農業企業打造田園綜合體, 既實現了規模化種養促進地方增收, 又吸收了貧困戶務工帶動脫貧致富, 還美化了環境助力旅遊提升人氣。

一顆老種子 贏得大市場

4月18日, 記者來到高洲鄉吉內得有機大米種植基地, 只見連片的油菜結出飽滿的菜籽, 在陽光照耀下泛著青綠;未種油菜的稻田裡, 茂密的紅花草綻放著美麗的花朵;灌滿水的稻田中, 農民手扶犁耙,

吆喝著耕牛翻地, 一幅田園農耕畫面徐徐展開。

在農業機械化廣泛運用的時代, 為何要回歸傳統的耕作方式?吉內得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蔣鵬程給出了答案:對一顆老種子的堅守和傳承。 2010年, 剛剛開始在農業領域創業的蔣鵬程, 找到了水稻專家顏龍安院士, 希望他推薦稻種。 “想種產量低的老種子, 還是種產量高的雜交水稻?”回憶當初的交談情景, 蔣鵬程直言“有點懵”, 畢竟雜交水稻產量高、創利快。 當得知顏龍安所指的老種子是可複播、原生態的稻種, 如果採用傳統的方式精耕細作, 可以還原稻米最原始的味道時, 蔣鵬程決定一試。

從當年種下40畝試驗田, 到2012年擴大種植面積, 再到今天的萬畝種植基地, 一顆老種子煥發出勃勃生機。

公司生產的“冷水硒泉活米”系列產品, 先後獲得中國有機產品認證證書、中國綠色食品A級證書、中國綠色博覽會金獎、香港(國際)有機食品認證富硒大米等榮譽, 袁隆平院士讚譽“綠色大米, 營養健康”, 顏龍安院士稱讚“為百姓生產有機環保、健康營養美味的大米”。 去年公司生產稻穀約2400噸, 雖然產量低, 但由於品質好、價格高, 全年收入接近5000萬元。

一個新模式 全力助脫貧

羅道啟, 62歲, 高洲鄉高灘村民, 記者見到他時, 他正在基地喂牛。 從2010年基地入駐高灘村開始, 他就在這裡務工, 8年時間他家從貧困走上了致富路。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家中8畝耕地, 未流轉給基地之前自己種, 一年到頭賺不到幾個錢;流轉之後, 每年可獲得每畝420元的租金,

務工收入每月2700元, 加上種植油菜及平時出售土特產的收入, 去年掙了近4萬元。 “60多歲的人, 在家門口能掙這麼多, 滿足了。 ”羅道啟樂呵呵地說。

目前, 公司在高灘、赤洧、嚴家3個行政村, 以租賃或聯營的方式流轉土地萬餘畝, 每年直接支付給農民的土地流轉金超400萬元;長期聘請當地有耕種經驗的熟練勞動力特別是貧困戶務工, 當前僅貧困戶就有27人在基地上班, 每人每月可獲得2500元左右工資;由於採用傳統耕作方式, 插秧、收割等農忙季節, 每天都有上百人務工;推行鴨稻共生、借牛還牛等扶貧模式, 免費為貧困戶提供鴨苗和牛犢, 鴨和牛長大後則高價回購, 貧困戶不需承擔任何風險即可獲得收益;發揮種養、人脈、資訊等方面優勢,

對接鄉鎮其他種養合作社, 幫助拓寬農產品銷售管道。

一系列的幫扶政策, 僅去年就帶動500多名農民增收, 幫助40余戶貧困戶脫貧;去年7月, 公司還被國務院扶貧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認定為全國就業扶貧基地。 談到公司在帶領貧困戶脫貧時, 高洲鄉黨委書記郭小斌認為, 借助“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科技”模式, 吉內得給貧困戶做的是“造血工程”, 是從根子上擺脫貧困之舉。

一條旅遊線 帶來人氣旺

青磚黛瓦、流水潺潺……經過8年的打造, 基地不僅成為當地人休閒的好去處, 而且吸引了省內外遊客紛至遝來。 來自湖南的遊客淩平, 在看到傳統的牛耕勞作後感到非常親切, “喚醒了20年前的記憶和那一抹深刻的鄉愁。

3月17日, 萍鄉市第五屆鄉村旅遊節蓮花分會場暨蓮花縣第九屆油菜花節在吉內得基地開幕, 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名旅遊愛好者齊聚基地, 欣賞萬頃油菜花開的盛景;1月13日, “新年新米, 吉祥納福”首屆吉內得“新米文化節”活動舉行, 800多名遊客和公司會員共用長桌宴;去年, 蓮花縣首屆稻作文化旅遊節在基地舉行, “以旅促農、以旅助農、以旅富農”的旅遊品牌得到唱響。 依託綠色、有機大米品牌優勢和境內豐富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 公司開發了集民俗旅遊、觀光體驗、綠色生態餐飲等於一體的鄉村旅遊項目。

“以前客人來到高洲, 不知道該推薦看什麼、玩什麼, 如今不一樣了, 吉內得的品牌效應已經彰顯, 眾多遊客慕名前來參觀遊玩。 有人氣就有財氣,高洲的明天一定會更好。”高洲鄉鄉長李炎明說。

有人氣就有財氣,高洲的明天一定會更好。”高洲鄉鄉長李炎明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