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熬的不是夜,是父母的擔驚受怕|青春讀書會·週末時光

關注靠譜青年, 點擊底欄菜單“我要朗讀”成為朗讀者。 同時可在喜馬拉雅APP關注“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 收聽讀書會往期更多精彩音訊。

這是2018年的第二個季度, 歡迎來到綠意正酣的春天。

季節交替總容易給人一種緊迫感, 相比南風拂面、春花盛開之類的事, 經濟的走向, 春招的形勢, 職場的升遷, 情感的維繫, 以及醞釀了一整個冬天的肚腩, 同樣牽動人心。 面對驚慌的世界, 如何守住一座年輕的城池?四月, 《青春讀書會》推出“週末時光”特輯。 我們希望通過別人的故事, 幫你窺見自己的人生謎題。

朗讀者

王蕾

東城區衛生局第三幼稚園

《你熬的不是夜, 是父母的擔驚受怕》

文/戀小暖

輸2

大家好, 我是朗讀者王蕾, 我在北京, 今天由我陪伴您的週末時光。

1

在一次投資知識講座上, 有人舉手問臺上的高級財務顧問:“您覺得21世紀什麼投資風險最大?”他想都沒想, 脫口而出: “生兒育女。 ”

台下笑倒一片, 我卻陷入沉思中。

用專業一點的語句來講, 就是生養孩子, 投資與收益不成比例, 可預見的收益寥若晨星, 精明一點的人可不幹這差事。 況且現在養老保險、福利漸入佳境。 養兒防老其實是一場最大的忽悠和自我安慰。

《事林廣記》中有言: “養兒防老, 積穀防饑。 ”過去, 勞動力緊缺, 多添一個孩子就是多一份勞動力, 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可現在啃老族興起, 就算不啃老, 孩子們也自顧不暇, 他們與螞蟻花唄過招, 沒過多閒置的錢打回家。

《人間有味是清歡》中, 丁人間和妻子林月過著安居樂業的日子,

然而好景不長, 妻子有了更多的欲望:她不喜歡與公公住在一起, 想要買一套自己的房子, 並以離婚為籌碼要脅丁人間。 對於好朋友拋過來的高薪崗位, 丁人間拒絕得相當豪爽, 因為他認為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堅決不欠下這份人情。

然而, 他卻可以為了首付, 厚著臉皮跟已經垂垂老矣的爸爸伸手要錢, 被老人一陣痛駡, 趕出了房間。 彈幕裡, 沒有人罵老人自私, 即使他有一筆豐厚的養老金。

當今社會, 養兒防老這個“功能”已經逐漸弱化, 現在孩子對於父母而言, 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寄託。 父母希望在耄耋之年, 孩子能夠用陪伴進行長情的感恩, 僅此而已。

2

我曾看過一則新聞: 鄭州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在朋友圈徵集一位“女兒”,

想讓她陪自己去三亞旅遊, 並承諾承擔所有費用, 送上一部蘋果手機。

有人評論不懂得老年人的世界, 其實, 這種陪遊的需求, 是孤獨的外在映射。 老人的女兒遠在加拿大, 自己實在是孤苦伶仃, 才出此對策。

還有很多類似的報導, 七旬老人按月支付“工資”, 懇請兒女們能夠回家看看, 吃頓普普通通的團圓飯, 就像小時候那樣, 陪伴本來就是孩子自發的孝心, 現在卻成了明碼標價的交易。

我們一路成長, 父母一直追趕, 但速度終究太懸殊, 他們最終遠遠落下。 無數次, 都是父母看著子女的背影漸行漸遠, 而孩子們用背影無聲地表達:不必追。

出嫁也好, 遠嫁也罷, 搬出去住也行, 這輩子, 因為那點血緣關係, 子女成了父母剪不斷的牽掛,理還亂的擔憂,日日期盼,夜夜念想。

你有你的全世界,而父母的全世界,是你。有人曾心酸地感慨:母親養我二十多年,而我能完完整整陪伴她的,只有病危通知書下達後的兩天!

3

如果可以,請儘量常回家看看。再不濟,就好好善待自己,因為你不是一個人,你的身後,站著飽經風霜的父母。

我有一個朋友,他經常打電話回家宣洩負能量,有時候甚至消極怠世,說一些極端的話。不管是爸爸來接還是媽媽來聽,都會拼命地安慰他:“孩子,爸媽養老不指望你,你好好的就行,不要什麼壓力都往身上扛,我們這裡還有點錢,不夠就跟我們說,你一定要好好的,爸媽只有你了……”

那個瞬間,朋友覺得自己真是個大混蛋。

鄰居小張,工作日加班到深夜,休息天通宵打遊戲瘋玩熬紅了眼睛,身體每況愈下,有一次右手居然沒有力氣抬起來了,他嚇壞了,父母更是連夜送他去醫院。他第一次看到父母如驚弓之鳥般站在走廊,在檢驗報告出來之前,他們的不安寫滿了整張臉。

幸好不是什麼癌症什麼的,父母的石頭終於落地,父親由大喜轉大怒:“你可以讓我們忍受孤獨,但千萬不要讓我們擔驚受怕!”

在這股怒氣衝衝裡,他分明聽到了一股乞求的語氣。父母心疼你的樣子真讓人心疼。

在往後的日子裡,他堅持每天去健身。母親捏著他那硬邦邦的肌肉,眼神裡溢滿了安全感,逢人便炫耀兒子健壯的體型。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也許是他們對孩子最多的要求了。

有人在網上戲謔地直播自殺,有人因為失戀、工作不如意就兩手一攤,兩腳一躍,去尋求自己的“極樂世界”,而收拾爛攤子的,永遠是父母。

長大了,該有點分寸了,不該熬的夜別逞強,不該喝的酒別喝,不該拿生命去換的錢堅決不要,別人也許不會心疼,但父母會,別拿生命開玩笑,即使你開得起,父母也承受不住。

父母在,不敢病,更不願病。你活色生香,便是最大的孝順。

《皮囊》

作者蔡崇達,本著對故鄉親人的情感,用一種客觀、細緻、冷靜的方式,講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間的故事。

福建漁業小鎮上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對父母、家鄉的緬懷,對朋友命運的關切,在這些溫情而又殘酷的故事中得到了一一體現。生活很悲傷,生命很頑強。我們都是既失去家鄉又永遠沒辦法抵達遠方的人。

這是一部小鎮青年的成長史,讀完書或許你也可以安靜地想想到底要怎樣生活。

歡迎薦書,期待留言!

每期從留言中選3位小夥伴,送出該期推薦的圖書。下期見!

請上期留言的晴天、小田、深孚眾望三位小夥伴留言告訴我們收件地址,靠譜君將為你快馬加鞭郵寄出《遺落的南境:湮滅》。順便,告訴身邊的小夥伴,一起來評論收書哦~

更多內容可在掌閱APP閱讀

編 輯 | 董雅婷 後 期 | 董雅婷

美 編 | 閆曉藝 校 對 | 張 妍

子女成了父母剪不斷的牽掛,理還亂的擔憂,日日期盼,夜夜念想。

你有你的全世界,而父母的全世界,是你。有人曾心酸地感慨:母親養我二十多年,而我能完完整整陪伴她的,只有病危通知書下達後的兩天!

3

如果可以,請儘量常回家看看。再不濟,就好好善待自己,因為你不是一個人,你的身後,站著飽經風霜的父母。

我有一個朋友,他經常打電話回家宣洩負能量,有時候甚至消極怠世,說一些極端的話。不管是爸爸來接還是媽媽來聽,都會拼命地安慰他:“孩子,爸媽養老不指望你,你好好的就行,不要什麼壓力都往身上扛,我們這裡還有點錢,不夠就跟我們說,你一定要好好的,爸媽只有你了……”

那個瞬間,朋友覺得自己真是個大混蛋。

鄰居小張,工作日加班到深夜,休息天通宵打遊戲瘋玩熬紅了眼睛,身體每況愈下,有一次右手居然沒有力氣抬起來了,他嚇壞了,父母更是連夜送他去醫院。他第一次看到父母如驚弓之鳥般站在走廊,在檢驗報告出來之前,他們的不安寫滿了整張臉。

幸好不是什麼癌症什麼的,父母的石頭終於落地,父親由大喜轉大怒:“你可以讓我們忍受孤獨,但千萬不要讓我們擔驚受怕!”

在這股怒氣衝衝裡,他分明聽到了一股乞求的語氣。父母心疼你的樣子真讓人心疼。

在往後的日子裡,他堅持每天去健身。母親捏著他那硬邦邦的肌肉,眼神裡溢滿了安全感,逢人便炫耀兒子健壯的體型。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也許是他們對孩子最多的要求了。

有人在網上戲謔地直播自殺,有人因為失戀、工作不如意就兩手一攤,兩腳一躍,去尋求自己的“極樂世界”,而收拾爛攤子的,永遠是父母。

長大了,該有點分寸了,不該熬的夜別逞強,不該喝的酒別喝,不該拿生命去換的錢堅決不要,別人也許不會心疼,但父母會,別拿生命開玩笑,即使你開得起,父母也承受不住。

父母在,不敢病,更不願病。你活色生香,便是最大的孝順。

《皮囊》

作者蔡崇達,本著對故鄉親人的情感,用一種客觀、細緻、冷靜的方式,講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間的故事。

福建漁業小鎮上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對父母、家鄉的緬懷,對朋友命運的關切,在這些溫情而又殘酷的故事中得到了一一體現。生活很悲傷,生命很頑強。我們都是既失去家鄉又永遠沒辦法抵達遠方的人。

這是一部小鎮青年的成長史,讀完書或許你也可以安靜地想想到底要怎樣生活。

歡迎薦書,期待留言!

每期從留言中選3位小夥伴,送出該期推薦的圖書。下期見!

請上期留言的晴天、小田、深孚眾望三位小夥伴留言告訴我們收件地址,靠譜君將為你快馬加鞭郵寄出《遺落的南境:湮滅》。順便,告訴身邊的小夥伴,一起來評論收書哦~

更多內容可在掌閱APP閱讀

編 輯 | 董雅婷 後 期 | 董雅婷

美 編 | 閆曉藝 校 對 | 張 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