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樂在渝中」T480 探尋時光穿梭機裡的半島秘密

在渝中

穿梭而過的公車中

有一輛特別與眾不同

它被外地遊客列為

“來渝旅遊必坐公交”

它就是

觀光巴士T480

渝中半島旅遊環線觀光車T480

幾乎貫穿渝中半島所有的景點

這輛巴士就像一台時光穿梭機

帶你探尋那些散佈於城市深處的

繁華、古樸與厚重

今天

就讓我們乘上T480

一起探尋渝中半島之美

“精神堡壘”解放碑—解放碑站

旅途的第一站是解放碑。 解放碑是重慶市的地標之一, 位於民族路、民權路、鄒容路交匯的十字路口處。 紀念碑高27.5米, 內有旋梯可達頂端, 碑頂設時鐘、方向標誌和風速風向儀。

1941年, 在都郵街與小梁子的十字路口(現解放碑步行街), 建成了一座象徵抗戰到底決心、宏揚禦侮精神的建築物, 定名為“精神堡壘”。 為紀念抗戰勝利, 1947年在“精神堡壘”原址建成了“抗戰勝利紀功碑”。 新中國成立後, 改名“人民解放紀念碑”, 從那時起, 解放碑成為了重慶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地標。

福地洞天羅漢寺—羅漢寺站

鋼筋水泥的高樓中藏著一座鐘靈毓秀的寺廟, 它就是羅漢寺。

羅漢寺始建於北宋,因寺內有500尊羅漢像而得名。在喧鬧的市井中它是一方佛陀淨土。這裡也是電影《瘋狂的石頭》的主要取景地。

江城如畫索道吟—長江索道(新華路)站

長江索道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條空中走廊”和“山城空中公共汽車”。

從索道開啟的一刻,江與城就印入眼簾,舊的如此親切,新的如此閃耀。江上是城,城下是江,隨著索道緩緩前行,江越來越開闊,城越來越清晰……

不應忘卻的歷史—大轟炸遺址(小米市)站

在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期間,日軍為了摧毀中華民族的抗戰意志,對重慶進行的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1941年6月5日的夜晚,5個小時不間斷的轟炸,更是給重慶留下了血淋淋的“傷口”。

在遭受轟炸的2500多個日日夜夜裡,重慶人民經歷了悲痛、淚水、不屈與光榮……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重大歷史事件的有力見證。它記錄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也目睹了重慶市民團結一致、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十裡洋場白象街—白象街(金紫支路)站

白象街在“下半城”文化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早在開埠時期,就以“東方華爾街”的名號盛極一時。

這裡完整地保留了重慶母城文化、開埠文化等城市文化樣態,見證了這個城市珍貴的人文歷史記憶。曾經的十裡洋場濃縮於此。現如今,這裡的格調建築依舊帶著一份曾經的繁華。

古渝雄關朝天門—朝天門九碼頭站

朝天門自古江面檣帆林立,舟楫穿梭,江邊碼頭密佈,人行如蟻。在這裡看兩江匯流是一件極美的事。初夏仲秋,碧綠的嘉陵江水與褐黃色的長江水激流撞擊,漩渦滾滾,清濁分明,形成“夾馬水”風景。

一聲聲響亮的船工號子、光著膀子的縴夫和棒棒,是朝天門碼頭最動聽的聲音和最美麗的畫面。拉煤的船緩緩駛過,偶爾響起一兩聲汽笛,清脆悠揚。

雕樑畫棟湖廣會館—湖廣會館站

湖廣會館作為中國最大的移民會館,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是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湖廣會館的戲臺尤其讓人印象深刻,古典文學名著的人物、山水花鳥都雕刻其中,栩栩如生。

位於湖廣會館旁邊的東水門建於明代,是重慶老城正東的大門,也是十七座城門中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

燈火闌珊洪崖洞—嘉濱路洪崖洞站

洪崖洞位於重慶市滄白路,嘉陵江畔的濱江地帶。以極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

夜幕下的洪崖洞,華燈初上,像極了動畫片《千與千尋》中的場景。遠遠望去,猶如一座懸浮在空中的閣樓,透著老重慶的氣息和商業繁盛的味道。夾在一片現代化建築之中,顯得格外有范兒。

幕天席地大禮堂—大禮堂站

人民大禮堂位於重慶市人民路學田灣,是重慶市最大的劇場和會議中心,也是重慶市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

大禮堂採取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主體部分仿北京天壇祈年殿及天安門形式,配以廊柱式的南樓、北樓。一色綠色琉璃瓦頂,大紅廊柱,白玉欄杆。大門為一大牌坊。整個建築佈局和諧,雄偉壯觀,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一路上

我們看過了

鬧市中心的吊腳樓

大隱於市的古老佛堂

頭頂緩緩而過的“空中客車”

兩江交匯的奇妙景致

……

它們都存在於現在

它們都牽著過去

不只是過去的投影

更是過去的延續

坐上T480

讓現在的你偶爾沉澱下來

牽起記憶

牽起過去

牽起漫步城市的你

本文由【微渝中】編輯發佈

部分圖文資料來源於時尚渝中、CQLife、網路

羅漢寺始建於北宋,因寺內有500尊羅漢像而得名。在喧鬧的市井中它是一方佛陀淨土。這裡也是電影《瘋狂的石頭》的主要取景地。

江城如畫索道吟—長江索道(新華路)站

長江索道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條空中走廊”和“山城空中公共汽車”。

從索道開啟的一刻,江與城就印入眼簾,舊的如此親切,新的如此閃耀。江上是城,城下是江,隨著索道緩緩前行,江越來越開闊,城越來越清晰……

不應忘卻的歷史—大轟炸遺址(小米市)站

在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期間,日軍為了摧毀中華民族的抗戰意志,對重慶進行的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1941年6月5日的夜晚,5個小時不間斷的轟炸,更是給重慶留下了血淋淋的“傷口”。

在遭受轟炸的2500多個日日夜夜裡,重慶人民經歷了悲痛、淚水、不屈與光榮……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重大歷史事件的有力見證。它記錄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也目睹了重慶市民團結一致、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十裡洋場白象街—白象街(金紫支路)站

白象街在“下半城”文化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早在開埠時期,就以“東方華爾街”的名號盛極一時。

這裡完整地保留了重慶母城文化、開埠文化等城市文化樣態,見證了這個城市珍貴的人文歷史記憶。曾經的十裡洋場濃縮於此。現如今,這裡的格調建築依舊帶著一份曾經的繁華。

古渝雄關朝天門—朝天門九碼頭站

朝天門自古江面檣帆林立,舟楫穿梭,江邊碼頭密佈,人行如蟻。在這裡看兩江匯流是一件極美的事。初夏仲秋,碧綠的嘉陵江水與褐黃色的長江水激流撞擊,漩渦滾滾,清濁分明,形成“夾馬水”風景。

一聲聲響亮的船工號子、光著膀子的縴夫和棒棒,是朝天門碼頭最動聽的聲音和最美麗的畫面。拉煤的船緩緩駛過,偶爾響起一兩聲汽笛,清脆悠揚。

雕樑畫棟湖廣會館—湖廣會館站

湖廣會館作為中國最大的移民會館,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是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湖廣會館的戲臺尤其讓人印象深刻,古典文學名著的人物、山水花鳥都雕刻其中,栩栩如生。

位於湖廣會館旁邊的東水門建於明代,是重慶老城正東的大門,也是十七座城門中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

燈火闌珊洪崖洞—嘉濱路洪崖洞站

洪崖洞位於重慶市滄白路,嘉陵江畔的濱江地帶。以極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

夜幕下的洪崖洞,華燈初上,像極了動畫片《千與千尋》中的場景。遠遠望去,猶如一座懸浮在空中的閣樓,透著老重慶的氣息和商業繁盛的味道。夾在一片現代化建築之中,顯得格外有范兒。

幕天席地大禮堂—大禮堂站

人民大禮堂位於重慶市人民路學田灣,是重慶市最大的劇場和會議中心,也是重慶市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

大禮堂採取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主體部分仿北京天壇祈年殿及天安門形式,配以廊柱式的南樓、北樓。一色綠色琉璃瓦頂,大紅廊柱,白玉欄杆。大門為一大牌坊。整個建築佈局和諧,雄偉壯觀,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一路上

我們看過了

鬧市中心的吊腳樓

大隱於市的古老佛堂

頭頂緩緩而過的“空中客車”

兩江交匯的奇妙景致

……

它們都存在於現在

它們都牽著過去

不只是過去的投影

更是過去的延續

坐上T480

讓現在的你偶爾沉澱下來

牽起記憶

牽起過去

牽起漫步城市的你

本文由【微渝中】編輯發佈

部分圖文資料來源於時尚渝中、CQLife、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