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信與否,是後天形成的,絕不是先天

人們之所以缺乏自信, 有的甚至自卑, 原因多種多樣,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完全是後天形成的, 與先天無關。 自信是由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 社會影響和正向的成長壞境來綜合實現的。

小梅以前特別聰明伶俐、非常自信, 當老師出一些謎語或者是腦筋急轉彎之類的題, 每次都是在其他小夥伴還在思考的時候, 小梅就已經很快地說出了正確答案, 大家都很敬佩他, 大家也都認為他是這群夥伴當中最聰明伶俐的一個。

後來小梅轉學到外地去了兩年然後才回來, 大家依然對小梅的聰明伶俐深信不疑。 可是大家發現小梅的學業很糟糕, 尤其是每次當老師提問到他的時候, 他站起來總是戰戰兢兢, 表情看起來非常惶恐, 就像受到驚嚇的小動物, 總是不能準確地回答出老師的問題, 極度不自信。

原來, 小梅轉學那兩年, 經常遭到一位不負責任的老師的嘲諷, 這位老師總是當著大家的面來譏笑、挖苦小梅, 從而造成了小梅的這種極度不自信。

當一個新生命來來這個世界後, 如果他的成長中充滿了鄙夷、諷刺、羞辱、恐嚇, 當他試圖去做一件的事情的時候, 總是會傳來“你肯定不行”的聲音, 他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了,

結果, 原本可以很輕鬆完成的事情, 他卻畏畏縮縮、極度不自信, 完成得一團糟。

有過這樣的一次失敗後, 那對於這個孩子以後的成長來說又將是一個更為糟糕的心理暗示, 當他再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時, 他會更加緊張、害怕, 他的手會更加發抖、心臟會跳的更快, 大腦中充斥著那些負面暗示, 使他根本就無法去想更好的辦法去解決好這件事, 因此他成功的概率也就更低了, 結果他又迎來了第二次失敗。

就這樣, 一次次的進入惡性循環, 從此他再不相信自己能完成這件事了, 而事實是他有這個能力。 他只是沒有去做這件事的好的心態, 也就是自信心, 這樣的結果是非常悲哀的。 當類似的事情經常發生後,

自己就會變得越來越沒自信。

所以說, 後天因素對於一個人自信品質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是後天的很多外部因素使我們對自身的認知有所不同, 有的人認為自己是很棒的, 有的人認為自己是沒用的, 其實那都是一種自我認知。

假如你認定你是一個有自信心的人, 你就會越來越有自信, 因為你所吸納的一定是信心滿滿的能量;假定你認為自己不過是一個表現平平也不會有太大出息的傢伙, 那你的定位就是停留在這個點上, 你就永遠無法自信起來!

可以這麼說, 是人們自己把自己搞得沒了自信, 從而影響了自己的成功與前途。 記住:最大的敵人是你自己。

牛哄哄一家人是紅遍網路的知識型動漫新媒體, 微信號:牛哄哄一家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