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拉薩街頭的“薩巴”,你吃過嗎?

本網訊“這是什麼呀?是西藏的草藥嗎?怎麼用呢?”在街頭, 記者看到幾名遊客正駐足詢問賣貨的阿佳。 阿佳不懂漢語, 解釋不太清楚,

只是對遊客說, “這是‘薩巴’”, 但這並沒有解除遊客心中的疑惑。

每年這個時候, 街上就會開始售賣“薩巴”, 阿佳告訴記者, “薩巴”是剛采出來的, 才在拉薩賣了三天, 一年只生長一次。 “我老家是林周縣彭波的, 這一小麻袋是我花三天時間在山上挖到的。 ”說著, 阿佳就把自己因挖“薩巴”而受傷的手給另一個售賣“薩巴”的阿佳看。 雖然阿佳們在採挖時戴了手套, 但難免會有劃傷。

記者瞭解到, “薩巴”在漢語裡稱為蕁麻, 俗稱藿麻。 古稱毛藐或蕁草。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蕁麻, 蕁音尋”。 又說:“蕁麻又稱毛藪。 蕁字本作藪。 杜子美有除藪草詩, 是也”。 陝南山民有稱“蜇人草”的, 草原牧民則叫它“咬人草”。 蕁麻草的外形和蒿子、灰條有幾分相像,

但色澤卻鮮豔亮麗許多。 蕁麻草株高一般在50到100釐米左右, 莖杆直立, 有鈍鈍的棱角, 疏疏的螫毛。 它的葉子形狀與大麻相似, 邊緣有大型粗鋸齒。

研究表明, 蕁麻科植物之所以能蜇人, 是植物體上的一種表皮毛在作怪, 這種毛端部尖銳如刺, 上半部分中間是空腔, 基部是由許多細胞組成的腺體。 平時基部腺體分泌的蟻酸等對人和動物有較強的刺激作用, 這種腺體充滿了毛端上部的空腔。 人和動物一旦觸及, 刺毛尖端便斷裂, 放出蟻酸, 刺激皮膚產生痛癢的感覺。 如果你不幸被蕁麻所蟄, 可以馬上用肥皂水沖洗就可緩解。 蕁麻的莖和葉,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胡蘿蔔素及各種微量的磷、鎂、鐵、鋅、錳、矽、硫、鈣、鈉、鑽、銅和鈦等元素。

可食用也可以用來涼拌、湯菜、烤菜、蕁麻汁、飲料和調料等。 據當地人介紹, 在拉薩, “薩巴”可以和肉熬湯一起喝, 可以排毒, 但是有高血壓的患者不宜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