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藏工匠”稱號獲得者劉偉:用匠心點亮幸福生活

他們的工作關係著城市的燈火通明, 關係著千家萬戶的幸福。

作為華能藏木水電廠的水電工作者, 線路故障、機組損壞等問題在他們手裡都能得到快速妥善解決, 他們用皸裂的雙手架起了綠色電能通道。 劉偉便是其中一員。 2018年1月18日, 他從我區207個“西藏工匠”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成為首屆“西藏工匠”榮譽獲得者之一。

4月初, 記者一行來到距拉薩市直線距離約140公里的華能藏木水電廠。 在廠房, 記者見到了劉偉, 他正拿著多功能儀錶測試儀做2號機組LCU單元類比量標定試驗, 以確保水電機組安全運行。

從事水電工作20多年的劉偉,

擅長解決安裝調試中的難題和生產運行中的故障, 大到幾百噸的機組吊裝橋機, 小到幾毫米的設備元件, 經他調試後都能“藥到病除”。

20多年來, 他參加過30多台水電機組的調試, 完成了100余項技術改造、設備大修, 處理疑難缺陷200余項;參與華能集團電站安全性評價標準制定, 自製可擕式電度抄表裝置、可控矽便攜檢測裝置、220V直流便攜電源、調壓室自流水冷卻控制箱等小發明, 提高了工作效率, 並為公司節約成本220余萬元;著力解決藏中電網“大機小網”安全風險, 積極思考高原水電機組面臨的新課題, 主持華能藏木水電廠孤網實測建模及策略研究科技專案, 獲得了國家能源局電力監管司的好評;先後解決了華能藏木水電廠機械過速裝置誤動、調速器負荷波動、35kV開關存在誤合閘風險、勵磁系統開出繼電器誤動等問題。

“工作以來, 讓我最難忘的是2013年春節前夕前往墨脫縣參加華能電力援助, 在缺少材料、工具、儀器的情況下, 我們克服重重困難, 解決了大容量民用柴油發電組和小水電聯合並網技術難題。 ”劉偉對記者說。

剛到墨脫, 難度之大是他之前從未遇過的:當時因為路況問題, 人和設備必須分開運輸, 設備比人晚了整整一周才到達墨脫縣亞東村, 一周的顛簸讓設備都散了架, 柴油發動機和10kV開關櫃損壞嚴重, 幹式變壓器缺了一個角, 像這種設備在運輸過程中損壞的問題在內地是很少出現的。

設備壞了就要趕緊想辦法修好,

當時劉偉邀請村主任紮西等6人一起用滾杠把2噸重的設備“挪”到了亞東電站廠房。 “來到四處漏風的廠房, 看到的只有一台運轉的水輪發動機, 非常簡陋, 被拆卸下來的設備零部件散落了一地, 我感覺完全無從下手, 但是想到墨脫縣群眾都在等著我們把電力穩定下來, 過個安心年, 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工作做好。 ”對當時的情形, 劉偉至今記憶猶新。

說幹就幹。 劉偉借來榔頭, 一錘一錘把開關櫃的櫃體校正, 又找來磨光機把櫃體打磨光滑。 本以為修理過程會很順利, 但是沒想到清點元器件的時候, 柴油發電機裡用以發電的線圈受擠壓嚴重, 絕緣漆脫落, 導致達不到發電要求。 面對這一難題, 劉偉犯了難,

只能和同事一起在縣城裡面尋找舊的線圈, 把從舊線圈上拆下來的漆包線捋直, 然後用自製的纏線器纏到發電機損壞線圈的軸上。 歷經半個多月, 墨脫縣亞東村水電站終於實現了孤網狀態下柴油發電機和水輪發電機的成功並網。

完成了墨脫縣春節保電任務後, 劉偉又轉戰山南市加查縣, 全面負責華能藏木水電廠發電調試任務。

2014年, 首台機組調試過程中6台潛水深井泵全抽不上水, 劉偉反復分析, 最終找出了問題, 修好了潛水深井泵;電廠水電機組主軸密封供水前期設計出現問題, 不能滿足使用要求, 劉偉通過加裝水泵、加裝管道解決了這個困擾電廠一年多的難題……

這種事情多到數不清, 也正是由於劉偉20多年如一日的堅持,

使他獲得了6項專利授權。

20多年來, 他用精湛的技術、優良的作風、豐富的經驗和勇於創新的意識, 詮釋著工匠精神, 照亮了我們的幸福生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