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廣深聯手面向全球集聚資源要素 當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動機”

超強城市組合發動超級引擎

日前, 廣州市黨政代表團赴深圳學習考察推進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城市治理和党的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

而在今年2月, 深圳市黨政代表團就已赴廣州學習考察城市規劃建設、城市管理、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

如今, 廣州正在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型全球城市邁進, 深圳也正在向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邁進。 兩個GDP超2萬億元的城市頻頻互動, 生成超強城市組合。 廣深攜手當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動機”, 面向全球集聚資源要素, 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在全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中當好排頭兵, 為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到廣深去

全球產業巨頭瞄準廣深科創走廊佈局

4月19日, 廣州市黨政代表團造訪深圳, 考察了位於深圳阪雪崗科技城的華為公司、位於深圳高新區的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公司。

兩個月前, 深圳市黨政代表團赴廣州學習考察, 曾重點考察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 這裡將是騰訊微信的新總部。

深圳阪雪崗科技城、深圳高新區、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 均屬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十大核心創新平臺之列。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是一條貫通廣深, 長度約180公里, 總面積超過1.1萬平方公里的創新經濟帶。 這裡不僅孵化培育出華為、邁瑞、騰訊微信等本土一流創新企業, 更吸引全球產業巨頭聚焦這一創新經濟帶佈局創新業務。

在走廊北端的廣州中新知識城, GE生物科技園建設緊鑼密鼓, 這一“樂高式”模組化生物製藥工廠集群, 將為新藥研發加速走向全球市場提供全鏈條服務,

涵蓋試驗平臺、上下游生物工藝、快速生產及設備管理、技術人員培訓等服務功能。

距項目不遠, 投資610億元的富士康10.5代8K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正加快建設。 作為全球最大電子專業製造商, 富士康給廣州帶來了全球最先進的顯示器專案, 年產值規模將達千億元。

目光向南, 思科中國創新中心總部項目在廣州國際創新城破繭而出。 該專案將打造中國首個以智慧製造雲產業為核心、年產值規模超千億元的智慧城。

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歷史性地交匯, 廣州正依託廣州大學城—國際創新城、廣州中新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廣州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等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節點區域, 大力發展“IAB”(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慧、生物製藥)與“NEM”(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讓全球高端資源要素奔湧而來。

廣深高速是深圳往北的重要通道, 曾是珠三角成為世界工廠的見證。 而今, 創新發展的“廣深高速”讓外界側目。

ARM中國項目、蘋果研發中心、空客創新中心、WeWork創新中心……來自全球的高端人才、專案加速向深圳高新區、國際生物穀、空港新城等深圳核心創新平臺集聚。

資料顯示, 2017年廣州高新企業數已接近九千家, 深圳高新企業數已突破一萬家, 原生優勢創新企業正與全球科創巨頭共舞, 深度嵌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的高端環節。

強者更強、優者更優, 共同推進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已成廣深共同的使命擔當。 依託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等核心創新平臺,

廣深雙城連袂展現出了面向全球高端資源要素的超級配置力。

到灣區去

世界500強依託廣深搶抓大灣區機遇

開放的廣州正在為全球創造新機遇。 3月24日至25日, 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廣州代表團一場連著一場, 共會見了27家世界知名企業和機構負責人, 其中大多數為國際知名企業的董事長或首席執行官。

一年前, 廣州即閃耀於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70多位全球500強“掌門人”參會, 近一半與廣州代表團深度互動、尋求合作。

攜手周邊城市共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 成為廣深雙城的前瞻部署和務實行動。 2017年, 深圳市在博鼇亞洲論壇舉行投資合作交流會。 今年, “新時代·新廣州·新機遇”推介會走進博鼇。

英國滙豐集團行政總裁范甯說, 滙豐集團2017年年報的封面照片,是一張廣州的全景照。“廣州代表了中國的新經濟,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依託廣州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這是巨大的商業機遇。”范寧說,他們已決定在廣州建設滙豐大學,“將為現代銀行業培養未來的高管”。

德國西門子公司管委會成員奈柯說,粵港澳大灣區將比肩紐約、東京、三藩市三大世界級灣區,是中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發動機。“如今的西門子正向一家軟體企業轉型,我們能把軟硬體結合得很好,我們希望與廣州在‘工業4.0’領域加強合作,為大灣區中小製造業企業的轉型升級賦能”。

廣深將在大灣區城市群中扮演關鍵的“共用者”角色,優良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將助其最大程度地實現功能發揮,進而提升大灣區的整體競爭力。

去年底,深圳市召開投資推廣重大專案簽約大會,英國ARM(中國)總部等36個重大專案集中簽約。截至目前,累計在深圳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已達280家。

深圳前海正向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目標邁進。前海在全國首創“對境外高端和緊缺人才個稅超過15%的部分給予補貼”,已累計發放個稅補貼1.35億元。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認為,這些政策都將有效推動人才在粵港澳大灣區快速流動和高效配置。

作為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廣州南沙在大灣區中扮演著平臺建設者角色。短期,南沙灣全力打造粵港澳三地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推動高端服務業集聚;中期,慶盛區域承載高端研發功能,導入香港科技大學等優質創新資源;長期,萬頃沙區域定位為粵港澳深度合作區,踐行新發展理念,全方位推進產城融合發展。

蹄疾而步穩,廣深這一對超強城市組合,正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扮演至關重要的“發動機”角色,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記者觀察

廣州高校入深 深圳企業入穗

廣深“共贏版圖”迅速擴大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中山大學第七附屬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教育醫療中心,廣州的基礎創新、人才培養優勢正與深圳深度融合。與此同時,以華為、騰訊為代表的深圳創新企業正加快佈局廣州,搶抓廣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機遇期和視窗期。廣州高校入深,深圳企業入穗的背後,是廣深“共贏版圖”迅速擴大。

 名校入深瞄準新興產業設置學科

今年3月,華南理工大學相關負責人圍繞華工廣州國際校區建設工作,赴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騰訊全球新總部濱海大廈、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等地走訪調研,溝通合作事宜,學習建設與管理經驗。

早在2015年,深圳市政府便與華南理工大學、美國羅格斯大學簽署合作辦學備忘錄,三方將在深合作創辦創新學院。

作為全省的“創新大腦”,廣州擁有豐富的科教人才資源、良好的科技研發實力,能為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援。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已相繼與深圳建立了合作,成為支撐引領深圳經濟社會發展、輻射粵港澳大灣區及亞太地區的高層次創新人才重要培養基地。

目前,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已建成9個學院,重點佈局“新工科”(主要瞄準新興產業專業,如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機器人、雲計算等,也包括傳統工科專業的升級改造)和醫科學院及專業,服務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廣州高校資源進入深圳,還體現在醫療健康領域。下個月,中山大學第七附屬醫院將正式開業。這是中山大學在深圳的首家直屬附屬醫院,將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華南片區單體規模最大的醫院,醫院已於2017年7月試營業。

今年10月底,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坪山)一期專案計畫將啟用試運營。目前,深圳尚無市屬公立口腔專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坪山)的建設將填補這一空白。

作為大灣區的文化教育醫療中心,廣州集中了全省最優質的醫療資源,在重大疑難病診療方面有優勢,在醫藥科研、醫療及產業發展等方面具有深厚基礎和廣闊發展空間。近年來,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第八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等相繼在深圳設立。

 名企進穗聚焦廣州佈局創新業務

在廣州的優質醫療教育資源輻射帶動深圳的同時,兩地的創新資源也在加速流動和合作。去年,已經在深圳龍崗、東莞松山湖佈局的華為與廣州市白雲區政府簽署合作協定,將共同建設雲計算中心、雲產業運營中心及創新展示中心,以及雲產業發展平臺,打造千億級新一代資訊產業集群。

而定位為中興通訊華南區總部基地、華南區研發中心和行銷中心的中興通訊廣州研究院專案,早在前年就“牽手”天河智慧城——這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其將重點在5G(第五代移動通訊)及未來通訊、自主智慧財產權晶片、智慧城市、雲服務及大資料、新能源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發、打造應用品牌。

而在南沙,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廣州分所也正依託廣州地區的市場優勢、人才資源優勢及區位政策優勢,與當地產、學、研、政、資展開廣泛合作。與此同時,廣州分所的科研成果正在不斷反哺深圳,在產業化的道路上不懈創新。

總部位於深圳的華因康基因(集團)在廣州開設醫學檢測中心,希望加強與華南理工大學這樣的高校合作,設立創新孵化器,打通“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產業化—投向市場”的全鏈條。

近年來,廣深企業在自發進行各類分工。比如騰訊總部在深圳,微信總部卻在廣州,能夠發揮兩地的優勢。在微信的影響下,騰訊也加快了在廣州的佈局。

去年9月,騰訊便與廣州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在互聯網服務當地語系化、產業創新、政務服務、民生應用、大眾創業五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助力廣州“IAB”行動計畫,推動廣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造資訊化示範區。(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 黃偉)

滙豐集團2017年年報的封面照片,是一張廣州的全景照。“廣州代表了中國的新經濟,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依託廣州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這是巨大的商業機遇。”范寧說,他們已決定在廣州建設滙豐大學,“將為現代銀行業培養未來的高管”。

德國西門子公司管委會成員奈柯說,粵港澳大灣區將比肩紐約、東京、三藩市三大世界級灣區,是中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發動機。“如今的西門子正向一家軟體企業轉型,我們能把軟硬體結合得很好,我們希望與廣州在‘工業4.0’領域加強合作,為大灣區中小製造業企業的轉型升級賦能”。

廣深將在大灣區城市群中扮演關鍵的“共用者”角色,優良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將助其最大程度地實現功能發揮,進而提升大灣區的整體競爭力。

去年底,深圳市召開投資推廣重大專案簽約大會,英國ARM(中國)總部等36個重大專案集中簽約。截至目前,累計在深圳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已達280家。

深圳前海正向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目標邁進。前海在全國首創“對境外高端和緊缺人才個稅超過15%的部分給予補貼”,已累計發放個稅補貼1.35億元。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認為,這些政策都將有效推動人才在粵港澳大灣區快速流動和高效配置。

作為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廣州南沙在大灣區中扮演著平臺建設者角色。短期,南沙灣全力打造粵港澳三地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推動高端服務業集聚;中期,慶盛區域承載高端研發功能,導入香港科技大學等優質創新資源;長期,萬頃沙區域定位為粵港澳深度合作區,踐行新發展理念,全方位推進產城融合發展。

蹄疾而步穩,廣深這一對超強城市組合,正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扮演至關重要的“發動機”角色,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記者觀察

廣州高校入深 深圳企業入穗

廣深“共贏版圖”迅速擴大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中山大學第七附屬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教育醫療中心,廣州的基礎創新、人才培養優勢正與深圳深度融合。與此同時,以華為、騰訊為代表的深圳創新企業正加快佈局廣州,搶抓廣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機遇期和視窗期。廣州高校入深,深圳企業入穗的背後,是廣深“共贏版圖”迅速擴大。

 名校入深瞄準新興產業設置學科

今年3月,華南理工大學相關負責人圍繞華工廣州國際校區建設工作,赴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騰訊全球新總部濱海大廈、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等地走訪調研,溝通合作事宜,學習建設與管理經驗。

早在2015年,深圳市政府便與華南理工大學、美國羅格斯大學簽署合作辦學備忘錄,三方將在深合作創辦創新學院。

作為全省的“創新大腦”,廣州擁有豐富的科教人才資源、良好的科技研發實力,能為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援。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已相繼與深圳建立了合作,成為支撐引領深圳經濟社會發展、輻射粵港澳大灣區及亞太地區的高層次創新人才重要培養基地。

目前,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已建成9個學院,重點佈局“新工科”(主要瞄準新興產業專業,如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機器人、雲計算等,也包括傳統工科專業的升級改造)和醫科學院及專業,服務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廣州高校資源進入深圳,還體現在醫療健康領域。下個月,中山大學第七附屬醫院將正式開業。這是中山大學在深圳的首家直屬附屬醫院,將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華南片區單體規模最大的醫院,醫院已於2017年7月試營業。

今年10月底,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坪山)一期專案計畫將啟用試運營。目前,深圳尚無市屬公立口腔專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坪山)的建設將填補這一空白。

作為大灣區的文化教育醫療中心,廣州集中了全省最優質的醫療資源,在重大疑難病診療方面有優勢,在醫藥科研、醫療及產業發展等方面具有深厚基礎和廣闊發展空間。近年來,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第八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等相繼在深圳設立。

 名企進穗聚焦廣州佈局創新業務

在廣州的優質醫療教育資源輻射帶動深圳的同時,兩地的創新資源也在加速流動和合作。去年,已經在深圳龍崗、東莞松山湖佈局的華為與廣州市白雲區政府簽署合作協定,將共同建設雲計算中心、雲產業運營中心及創新展示中心,以及雲產業發展平臺,打造千億級新一代資訊產業集群。

而定位為中興通訊華南區總部基地、華南區研發中心和行銷中心的中興通訊廣州研究院專案,早在前年就“牽手”天河智慧城——這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其將重點在5G(第五代移動通訊)及未來通訊、自主智慧財產權晶片、智慧城市、雲服務及大資料、新能源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發、打造應用品牌。

而在南沙,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廣州分所也正依託廣州地區的市場優勢、人才資源優勢及區位政策優勢,與當地產、學、研、政、資展開廣泛合作。與此同時,廣州分所的科研成果正在不斷反哺深圳,在產業化的道路上不懈創新。

總部位於深圳的華因康基因(集團)在廣州開設醫學檢測中心,希望加強與華南理工大學這樣的高校合作,設立創新孵化器,打通“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產業化—投向市場”的全鏈條。

近年來,廣深企業在自發進行各類分工。比如騰訊總部在深圳,微信總部卻在廣州,能夠發揮兩地的優勢。在微信的影響下,騰訊也加快了在廣州的佈局。

去年9月,騰訊便與廣州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在互聯網服務當地語系化、產業創新、政務服務、民生應用、大眾創業五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助力廣州“IAB”行動計畫,推動廣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造資訊化示範區。(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 黃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