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至賢可以到什麼程度?趙襄子無恤竟能做到這些

趙襄子打敗智瑤之後, 智瑤的家臣豫讓想為智瑤報仇, 就化妝成罪人, 帶著匕首混到了趙襄子的宮中打掃廁所, 準備行刺趙襄子。

趙襄子上廁所的時候, 忽然心動不安, 派人搜索, 抓獲了豫讓。 隨從準備殺了他, 但趙襄子卻說:“智伯死無後, 而此人欲為報仇, 真義士也, 吾謹避之耳。 ”認為豫讓是個義士, 就把他放了, 還說自己小心躲避他就好了。

豫讓回去後, 用漆塗身, 弄成一個癩瘡病人, 還吞火炭把嗓音弄啞。 他在街上乞討, 連他妻子都認不出來。 有個朋友認出他來, 感歎說:“以子之才, 臣事趙孟, 必得近幸。 子乃為所欲為, 顧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報仇, 不亦難乎!”就說以豫讓的才幹投靠趙襄子, 必然得到重用, 到時候殺他易如反掌。 然而, 豫讓卻說:“既已委質為臣, 而又求殺之, 是二心也。 凡吾所為者, 極難耳。 然所以為此者, 將以愧天下後世之為人臣懷二心者也。

”身為人臣再去刺殺, 就說懷有二心。 他這樣做, 就說為了讓天下和後世身為人臣而懷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

趙襄子乘車出行, 豫讓潛伏在橋下再次準備行刺。 趙襄子到了橋前, 馬突然受驚, 派人搜查附近, 又抓獲了豫讓, 便把他殺了。

趙襄子因為趙簡子沒有立哥哥伯魯為繼承人, 自己雖然有五個兒子, 都沒有立為繼承人, 而是立了伯魯的兒子趙浣。 趙襄子死後, 他的弟弟趙恒子驅逐趙浣, 自立為國君, 但是即位一年就死了。 趙家人說, 趙恒子繼位本來就不是趙襄子的本意, 便殺了趙恒子的兒子, 迎回了趙浣, 就是後來的趙獻子。

這裡順帶想普及一下戰國的爵位。

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中爵位, 是王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在秦始皇稱帝之前,

天子稱王, 比如周幽王, “烽火戲諸侯”那個。 周朝把全國分成很多塊, 這些“塊”就是諸侯國, 比如韓國、魏國、秦國等等, 這些“塊”的領導人, 根據爵位一般稱公、侯、伯或者子。 比如齊桓公、秦穆公等等, 智瑤稱“智伯”, 爵位比較高, 所以比起韓魏趙那些“子”, 力量要強大很多。 簡單的說, 大的諸侯一般稱“公”, 小的就叫侯、伯、子、男。 男也有, 歷史記載的就比較少了, 畢竟爵位確實已經很低了, 不容易被記載, 《春秋》中記載了一個許國, 其領導人被成為“男”。

有習慣用微信公眾號的朋友, 請微信搜索關注“小白讀資治通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