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讀書日丨沒想到哇!原來檢察官們都愛看這些書,背後的故事更精彩……

4月23日

第23個世界讀書日來了!

過去半個月來

我們陸續收到了

全國各地檢察官發來的

閱讀感言

書香裡透著濃濃的親情回憶

紙墨間藏著難忘的思辨歷程

學習型檢察官

在閱讀中成長、蛻變、感悟

直到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們精選了23篇

檢察官的“悅讀故事”

一起來分享

那些令人難忘的讀書記憶

殷玥瓛

吉林省琿春林區檢察院

書卷多情似故人

小時候, 讀書是帶著其他因素的被動選擇:背毛澤東詩詞有糖吃,

背成語詞典化解雨天不能出去玩的煩悶。

長大後, 求學工作在外, 讀書成為了我主動尋求的良藥, 它醫的是心境、是思維、是孤獨。 讀書, 讓我時時自省永不滿足的心境;讀書, 啟發我獨立思考的智慧, 和理解世界的思維;讀書, 更給我帶來不被剝奪, 久有樂趣的陪伴。

“漫捲詩書喜欲狂”, 一本好書, 令我讀至入迷兩耳如塞, 這便是讀書帶來的絕美風景。 感謝讀書的良藥, 讓每一個愛它的人, 有情調、有追求、有激情。 讀書, 讓我美麗而有意義地生活。

廖榆良 陳亞都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檢察院

傳承·閱讀

2018年, 是老王在檢察院工作的最後一個年頭, 也是小徐走上檢察崗位的第一年。

負責院裡精神文明建設的老王認為, 書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伴侶”。 “我出生在50年代末期, 成長在魯西南大平原上。 記得兒時, 我就喜歡讀書, 當時的想法特單純, 就覺得讀書很好。 ”老王回憶, 小時候條件苦, 煤油、火柴都是定量供購, 一到晚上讀書、寫作業, 兄弟幾個只能圍在一張小方桌上,

燈頭還不能點得太大, 怕浪費。 如今, 生活條件好了, 保持閱讀的習慣始終沒變。 老王覺得, 雖然現在電子閱讀很便利, 但還是捧著書本閱讀最能給人帶來享受。

老王希望青年人能始終保持閱讀, 不要因為工作太忙而荒廢了閱讀。 作為一名90後巨蟹女, 小徐喜歡一切溫暖的事物, 她說閱讀總能給她帶來很多觸動。 “學習是把萬能鑰匙, 對於檢察工作而言, 自己還需要不斷學習, 充實自己, 才能儘快上手各項工作, 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檢察人。 ” 她堅信閱讀是今後職業道路上的助推器, 會撥開求知途中的薄霧, 在書本中迎來追求知識與真理的愉悅!

雲愉翔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檢察院

相伴

回想兒時, 爺爺坐在他書架旁邊的籐椅上, 手裡拿著一本書, 鼻樑上架著一副老花鏡, 手裡還拿著放大鏡給我講故事, 也許那時候我對故事根本就不感興趣, 但爺爺言傳身教了閱讀的好習慣。

如今, 我也有了自己的寶寶, 生命的延續意味著傳承。 女兒還不會開口說話時, 我就堅持每晚睡前讀故事給她聽。 有一天,當我翻開一本繪本,女兒竟然完完整整地把故事講給我聽,雖然口齒還不太清楚,雖然敘述斷斷續續,但我已感悟到生命成長的神奇,更感受到閱讀的力量,也更加堅定了堅持閱讀的決心。

最後,願每個人都能在閱讀的路上,看到自己不曾遇見的生活。

張月嬌

山東省樂陵市檢察院

願青春不負夢想

蘇軾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這句話很好地闡述了讀書的重要性。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便是俞敏洪老師的《願你的青春不負夢想》,每當細細品讀此書時,都仿佛是與俞敏洪對話,書中的文字直白、淺顯、易懂,讀來能讓人感受到字裡行間滿滿的充實與感動。

任何一個想要改變自己人生和命運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奮鬥。用書中俞敏洪老師的話說,即:“每天都有所成長,讓自己的夢想飛得越來越高!”

願我和所有青年檢察官的青春不負夢想!

馬宇飛

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檢察院

閱讀的距離

很多年前曾讀到石黑一雄的小說《遠山淡影》,那時的我對這種複雜的人生情感並沒有共鳴,只是能粗略地感受到日本文學中對於寂靜、哀傷和悲觀的處理。

伴隨成長和閱讀的積累,後來的我漸漸發現書本與生活的重疊。比如所謂的寂寥和幽玄,是一種將人困頓在戚哀物境之中的美感:在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感覺的清淡,在與志賀直哉《暗夜行路》中無力又無處安放的命運心境,再到在夏目漱石的《三四郎》中,那種淡然而又栩栩如生的細膩與漫不經心。

正如蘇格拉底所說:沒有省思的人生不值得活,因為“省思”,閱讀變得“值得”;因為閱讀,生活也會充滿無限可能。

王玉玥

遼寧省法庫縣檢察院

讀唐詩宋詞,品檢察詩意

讀唐詩宋詞不僅僅是“月色花影”,更多的是“家國情懷”,用詩詞精神不斷追逐法治的夢想。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檢察官的使命和職責就是要為民請命,洗冤除惡,讓世間不再有“匹夫結憤,六月飛霜”的感慨與無奈。

我們牢記初心,我們不忘使命,“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只為人民謀幸福,只為民族謀復興。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檢察機關要用更嚴的紀律、更嚴的規矩來要求自己,秉公執法,清正廉明,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我們要將淡泊寧靜融入生活,更要將敬業執著的精神貫穿於追逐法治夢想的每一次前行。

“在雲裡寫詩,在泥裡生活,在歲月裡灑脫”,詩詞體現著中華文化的悠遠大氣,更是一名檢察幹警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曾垚輝

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檢察院

閱讀“悅”勇敢

為什麼病魔選擇了我?“命運”這個字眼此時對於我來說是多麼無法接受.....

或許是人在虛弱時總是容易胡思亂想,病床上的我一度為事業和家庭間的矛盾感到無力,更為“檢察行政人員”的未來感到憂慮。當躺在病床上的我不能接觸電子產品時,閱讀變成了我最(bèi)好(pò)的選擇。

但也正是那一段閱讀的時光給予我陪伴,為我驅趕無助、混沌和迷茫,讓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我記得有一段話說得特別好,也拿來與和我一樣在成長中迷茫的年輕人共勉:

“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

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你認清朋友的機會;

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是你發現光芒的機會;

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你才能知道誰是你的貴人;

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正在困境中迷茫、不知所措甚至懷疑自我,邁出你的腳步,帶上你的夢想,再勇敢地試一試吧!

梁熙

四川省南部縣檢察院

欣賞生活,詩意棲居

卸下工作一整天的疲憊回到家,我嘗試著換一種方式詩意生活。四月春日尚好,月下倚窗小坐,拾讀的正是黃永武先生的《愛廬小品·生活》。蟲鳴窸窣,一湖星光,此情此景,正合“歲月靜好”之心境。繾綣在書中,身心便有個棲泊處,生命有個安頓處。

如歌歲月,既要絢爛綻放,也要細水長流。

品讀黃先生的美文,切忌牛嚼牡丹,文中那種悠閒、恬適、從容與淡定,處處透著生活的美麗和趣味,需得小心呵護,靜心欣賞。無論寒風苦雨,抑或花香墨痕,甚至洗衣做飯,在黃先生眼裡,只要有一顆天真隨性的閒心,處處都能感受到詩的意境,領悟到禪的機鋒。人活俗世,俗腸少些,美和趣自然就多些。

“如果把生命當作擁有,人生一開始就在失去;如果把生命當作享有,一分一秒,一呼一吸都是幸福。”讀罷合上書本,閉目冥想,便覺人生在世,大多時是在為一些放下不的執念糾纏,卻忽略了身邊的美麗,疏遠了詩意的生活。

抬頭仰望星空,忘卻煩惱,清風仍在,輝月仍在,這便挺好!

仙居檢察團支部

浙江省仙居縣檢察院

讓閱讀成為一種樂趣

閱讀不僅能汲取知識,更能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團員青年是檢察隊伍的生力軍,更需要強大的知識儲備和豐富的精神世界。仙居檢察團支部一直非常重視舉辦各種集體閱讀活動,幫助青年團員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正值第23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我們又組織開展了“春·薦讀”活動,團員們互相推薦好書,一起朗讀美文、分享心得。團員們帶著自己的藏書參加活動,打開心扉,暢所欲言,分享閱讀體會。每一個人選擇書中的一個段落,深情誦讀,用青春的聲音放大文字的力量。

在“驚喜閱讀”環節,大家在“沒有一點點防備”的狀況下,被要求誦讀了所推薦書籍的第23頁第4行,著實讓人又驚又喜。這就是我們仙檢青年有趣的閱讀活動——讓閱讀成為一種樂趣。

婁利

海南省檢察院第二分院

閱讀啟示:人與自然,互融互助

幾年前,我看過一本叫做《沙郡年記》的美國散文集,對書中呼籲“人類與自然界平等互融”的理念印象深刻。我沒有想到的是,幾乎就在我讀完這本書的同時,一件人與自然互融互助的事情就在我的身邊出現了。

我所在的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剛剛組建不久,記得那時,在準備興建辦案辦公綜合樓的地塊上,有一棵數百年樹齡的巨大荔枝樹。如何處理這棵鬱鬱蔥蔥的古樹?一時間難倒了大家。

施工隊給出了兩個選擇:要麼拔樹,要麼換地。選址已經確定,更換必然不現實;而拔掉一棵數百年的參天大樹,則是對自然界的破壞乃至褻瀆。院領導經過研究考察,提出了第三個選擇:挪樹。

古話說“人挪活樹挪死”,為了保證大樹的存活,院領導周密部署,指派後勤部門專人負責,並協調聘請林業專家全程指導。百年大樹被小心翼翼地“連根拔起”,用起重設備轉移到大樓選址不遠處挖好的深坑中重新培土,樹幹由支架牢牢固定,枝葉上掛滿營養液,樹根周圍安裝數個噴灌器定時澆灌。

兩年過去,自然界沒有讓充滿善意的人失望——“搬家”之後的大樹終於長出了新鮮的枝丫,它在新的土壤上站穩了腳跟,重新和大地融為一體。

如今,巨大的荔枝樹蔭成了全院幹警散步納涼的好去處,偶爾也會有幹警在樹下讀書。有個問題我始終沒敢提出,但似乎已經不再重要——不知道當年做決策的領導,是不是也看過那本讓人對自然界陡生敬畏的《沙郡年記》?

石蘭蘭

浙江省東陽市檢察院

閱讀讓我《看見》生命

柴靜在《看見》一書中寫到,“真實是很豐富的,需要有強大的能力才能看到”。作為一名基層檢察院的公訴人,讀到這段話時讓我很有些感觸。

我是一名司法輔助人員,協助員額檢察官辦得最多的是盜竊案。這些案件包羅萬象,有的犯罪嫌疑人還未成年,有的已是白髮蒼蒼,還有的嫌疑人盜竊前科一頁紙都寫不完。提審時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忙聯繫家屬,有人回答,“不知道家人的電話”,有人回答,“不用,聯繫了家裡也不管”。

一直以來,我對盜竊行為耿耿於懷,因為早年我也曾有過錢包被偷的經歷,所以曾堅持認為小偷不值得被寬恕。直至我讀到了《看見》中的這段話——“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的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瞭解和體諒,才能不輕易責難。”

我豁然開朗,沒有一個人生來是壞人,也沒有一個人註定就是罪犯。此後,擺在我面前的,不再是沒有溫度的案卷,而是鮮活的生命和他們令人感慨的經歷。

面對犯罪嫌疑人時,我不再疾言厲色,而是循循善誘,圍繞案情展開訊問的同時,也探究他所處的家庭,他所受的教育,他遇到的困難,分析他誤入歧途的種種因素。我開始變得像唐僧一樣嘮叨,每次提審結束前,總會多說幾句與案情無關的話,真心希望他們能好,哪怕有一個人能聽進去我說的話,就值得!

羅金平

雲南省隴川縣檢察院

法律人的堅持

在我的閱讀經歷中,《洞穴奇案》這本書令我難忘。

書本中各法官的觀點和思辨都圍繞一個離奇案件而展開:五位探險者由於一場山崩被困於洞穴中,水盡糧絕,無法在短時間內獲救。為了維持生存以等待救援,大家決定抽籤吃掉其中一人,犧牲他以救活其他四人。威特摩爾是這一建議的最初提出者,但在決定抽籤前他突然撤回建議。可其他四人執意要抽籤,又恰好不幸抽中了威特摩爾,於是他被犧牲作為其他四位探險者的食物。四位探險者最終被救援隊救了出來,並被指控謀殺罪。

十四位法官陳詞所展現的法學理論和辯論方式,完全不亞於一本精彩的偵探小說。法律自有其局限,道德也並非全能。作者竭力製造的意見平衡,使得這本書所引發的法律哲學思考遠高於實踐指導意義。

法律是否有例外?法律是否在文明狀態才生效?法律是否應該借助於常識的判斷?這種種觀點的交疊之中,我們被推上了思辨的山峰。觀點的跳躍和反復,會給我們帶來啟發的快感。

洞穴奇案雖源於筆端,卻存于現實。所有的法律問題到了最後,都會是關乎人性、關乎生命等終極概念上的討論。法律不僅僅是一個事實和邏輯的判斷,更需要人的理智、情感等諸多因素介入,需要對具體案例做出價值判斷。

一個法律人最厲害的地方不是熟記多少法律,而是解釋法律的能力。但是,如何解釋法律?張明楷教授曾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描述:心中永遠充滿正義,目光不斷往返於刑法規範和生活事實之間。法律權威的適用,要以世事常情和人性作為考量。

羅素曾經說過,支撐我一生的有三樣東西,對正義的追求,對愛的渴望和對人類與生俱來的脆弱所給予的同情心,而這些,應該是我們每一個法律人所共同的堅持。

張群

黑龍江省鶴崗市檢察院

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有人說人生處處有風景,也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我發現,尋找風景、修煉品行的最好方式就是閱讀。在閱讀中感受美好,面對順境逆境,跌宕挫折,尋得一份不慌不亂、寵辱不驚的心境,豈不快哉!

總有一本書,讓你頓悟人生。第一次高考失利讓我挫敗感十足,一向自負的我遭受嚴重打擊,那時的我整天宅在家裡,無所事事。為打發時間,我偶然讀了《肖申克的救贖》:安迪蒙冤入獄,依然最大限度保持尊嚴和優雅,最終實現自我救贖。還有文章優美,傳誦千古的韓愈,他天分奇高,但十年屢試不第,備受挫折,後半生才“開掛”,成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閱讀讓我豁然開朗,走出心理陰霾。現在回想,上天真是公平,高考失利讓我清醒,也讓我通過閱讀學會調節情緒、深度思考人生。

自那以後,不論工作多忙,生活壓力多大,我都非常自律地定期抽出時間閱讀。是閱讀,讓我再遇到感情波動和工作壓力時,都能夠微笑著淡然面對並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因為我知道,世界紛紛擾擾,不確定性太多,只有閱讀能讓自己的內心更加豐盛、強大,不為外界所擾,提高生命的深度和品質。

腹有詩書氣自華,把時間花在閱讀上,你就會收穫你想要的人生!

紀然

天津市寶坻區檢察院

讀書有恆,我們是學習型檢察官

現代人才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做“蓄電池理論”,認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電的時代已經過去,只有成為一塊高效蓄電池,進行不間斷地、持續地充電,才能不間斷地、持續地釋放能量。一個人是這樣,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政黨也是這樣。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學習型政黨,党領導下的檢察機關是學習型機關。天津市寶坻區檢察院秉承“文化育檢”理念,著力打造“書香寶檢”,在全院範圍內大興學習之風、進取之風,幹警們利用業餘時間在院圖書室捧讀好書,他們精益求精地鞏固專業知識,孜孜不倦地吸納文化精華,堅持不懈地提升綜合素養,在閱讀、學習和交流中,放飛思緒、開拓思路、碰撞思想,讓求學審問、慎思篤行成為一種閱讀習慣、生活方式和終生追求。

看——午休時間,我們的檢察官圍坐在一起交流讀書心得。

他說:“當閱讀成為我的生活方式,天天都是讀書日。”

她說:“讀經典才能更加瞭解我們的民族。”

他說:“越讀書越深知生命有限、知識無邊,於是越發有閱讀的緊迫感。”

她說:“我是女人也是檢花,無需香水脂粉,知識是最好的裝點。”

讀書有恆,我們是學習型檢察官;立志高遠,我們將始終捍衛憲法尊嚴,傾知識、獻力量,為人民擎起法治中國的藍天!

馬晶潔

北京市懷柔區檢察院

聽說

聽說人生很短暫,但我們總想感受不同體驗;

那麼,有一個途徑能使你似經古今事,如立天地間;

或許當下很平凡,但我們總想不斷進步和改變;

其實,有一種方式可讓你來學習技能,去借鑒經驗;

似乎成長很孤單,但我們總會不經意發現:

原來,一直有人曾與你同讀一本經典,共悟世間萬千!

王煥娟

安徽省明光市檢察院

做一個勤奮的勞動者

《早晨從中午開始》這本書,是一個愛學習的朋友贈我的。早晨怎麼從中午開始?好奇心促使我迫不急待地開始閱讀。

這本書是路遙先生的創作隨筆,講述創作《平凡的世界》的主要經歷和心路歷程。“早晨從中午開始”說的是路遙先生在創作《平凡的世界》時,幾乎每天寫作到淩晨2、3點,到起床時已經是午飯時間,而這段回憶式的文字是路遙先生在病床上完成的,在文末他說道“我剛跨過四十歲,從人生的歷程來看,生命可以說處在正午時光,完全應該重新喚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這莊嚴的勞動之中。那麼,早晨依然從中午開始。”

從書中可以看到,路遙先生在六年多中扮演著譽滿全身的名人作家,長篇文學作品的嘗試者,一個普通病人等不同的角色。六年的創作幾乎耗盡了路遙的能量,作品完成後四年,他就撒手西去。

在書中,他反復提到“勞動者”這個詞,他當之無愧是創造歷史,構築平凡世界信念大廈的偉大勞動者。一個人如果付出這樣的熱忱與執著,還有什麼事做不成呢?

我們檢察幹警也是一名勞動者,我們可以普通,但一定要勤奮,在檢察事業這塊責任田上奮鬥終生!

梁定博

廣西壯族自治區樂業縣檢察院

回首書香路,盡是崢嶸歲月

我愛早起閱讀,因為像白撿了時間一樣,這是我一天中最安靜、最高效、最愜意的時間,我享受那種腦力激蕩、靈感活躍的感覺。

我愛在溫暖的午後,坐在靠近陽臺的書桌前讀書寫作。陽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背上,萬物生長靠太陽,我亦如此,所以把陽臺當作書房。

我更愛伴著月色秉燭夜讀。我認為知識和書籍是人類最昂貴的寶藏,那是集合了世上無數最牛大腦傾盡才華攢下的,而我此刻,就深深地埋首在這曠世寶藏裡。

生活總是顛沛流離的。我們租房,我們換工作,我們換城市,我們面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而閱讀裡蘊含著的情感,構成了生活的意義。我認為我們的檢察生活也像《卡農》一樣,雖然每天都在重複上班、辦案、提審、開庭、下班、加班的過程,但只要把握住每個案件的細節和差異,品嘗每個當事人背後的故事,享受庭審中每一次的針鋒相對,就也算經歷了不同人生的喜怒哀樂。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喜歡讀書,就相當於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

我愛讀書,這使我拓展了生命的寬度!

趙豔飛

河北省張家口市檢察院

如今這《目送》,讓我體味時光

“卅載綈袍檢尚存,領襟雖破卻余溫,重逢不忍輕移拆,上有慈母舊線痕。”老爸老媽,不敢當面跟你們說:每次回家,從家裡帶回來的東西我都吃不完,但是就算放到變質我也捨不得扔,正如我小時候的東西你們都保存著那樣。

就如《目送》裡所著,我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你們兩個人知道,譬如我的小名,或者我在哪塊石頭上磕破過頭、留下了疤,或者我在幾歲就算出了買七個蹦蹦球需要多少錢,又或者我在哪個醫院取出了塞進鼻孔裡的瓜子……我享受著你們慷慨賜予的生命、時光和情感,卻在你們一次次的目送中也體味到些許的害怕和恐懼:害怕老媽白頭發又多了幾根,恐懼老爸臉上的皺紋又深了幾分。

親愛的老爸老媽,感謝你們這麼多年的養育,教會我吃飯穿衣、走路識字,更教導我陽光生活、知足常樂,他日我為人父母,也會如你們愛我那般去愛他/她。如果你們也如龍應台先生所言,總站在小路的一端,目送著我在小路轉彎的地方漸行漸遠,我想說,不必追,請在小路口呼喚兒的小名,我會在路口回頭、轉彎,再向著你們走來。

最後,祝爸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楊夢文

江西省金溪縣檢察院

書本伴我度過最艱苦的時光

清閒的時候,我喜歡帶著一本書,在綠蔭冉冉的長廊裡徜徉。書是我的精神食糧。

記得高三的時候,我遇上了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然後知道了莊子的淡泊,陶淵明的閒適,知道如何行酒令,如何觀山,如何玩水,如何看雲,如何鑒石,從此便一心嚮往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

一日,正漫遊書海時,被母親責駡,書當然也被“收繳 ”了。但書本伴我度過了求學中那段最艱苦的時光,如果不讀書,我怎能遇見如今更好的自己呢?

王星

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檢察院

公主死後,該如何?

初看書名,只看到《公主之死》,再一看,本書以“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法律史”為副題,便來興趣,讀後,被深深吸引。

孝明帝的姑姑蘭陵長公主性格剛強,無法忍受駙馬劉輝有其他女人,曾因妒忌將懷有駙馬胎兒的婢女處死後還殘忍地開膛剖腹,取出胎兒,塞進草料。兩人因此而冷戰熱吵,終於鬧到攝政的靈太后處。靈太后調查自己小姑和姑丈相處情形,得知兩人水火不容,遂下令二人離婚。一年後,出於公主的請求,靈太后讓公主和駙馬又複合。不久,公主懷孕,然而駙馬卻與兩名平民女子有染,公主最初強忍怒氣,但終還是按捺不住和駙馬發生了衝突。駙馬暴力毆打公主,腹中胎兒夭折,不久後長公主死去,一屍兩命,駙馬畏罪潛逃。公主慘死後,駙馬被朝廷以謀反大逆罪懸賞通緝。

在駙馬潛逃過程中,朝中大臣對駙馬的缺席審判分裂為兩派,一派是由遊牧民族女性統治者所代表的皇權,要求將駙馬和通姦的兩名民婦處死,這兩女的兄長知情不報,也發配敦煌充軍;一派是具有儒家教育背景的漢人和漢化官僚,要求按照父系的家族倫理處理,認為公主已經是駙馬爺劉家的人,駙馬主要的罪過其實是過失殺了自己的骨肉,因此,應當只宣判服勞役。這便是“劉輝毆主傷胎案”,本案沒有京劇《醉打金枝》那麼具有戲劇性,但法律與權力的衝突更為深刻。

公主死後,該如何?由此引發的立法、執法思考,是關鍵所在。靈太后看似快意恩仇將劉輝和通姦民婦判處死刑,實則是借由皇權實現了家族復仇,這在個案上可能會體現出某種實質正義,但這種不受法律監督約束的權力必然會導致系統性的惡法的濫用。從兩派的爭執中可以窺見,兩種利益集團實際上就是兩種“法”的代表,雖然都是在執法,前者不但是專制者“王法”的兇猛家丁,一定意義上還是以靈太后為中心的,女性意識的代表。後者既是父系男權的既得利益集團,也是早已由前輩編撰、形成文本的“王法”的執行者。在這場爭執中,更應該看到父系家庭倫理的建立與女性法律地位的變化,後來,靈太后在一場政變中失勢後,駙馬重新獲得封爵。這似乎說明,女性想要改變命運,總得站在權力運作的樞紐位置。

作者李貞德是中國臺灣的一位女性歷史學家,她在這本書中不但描寫了歷史上形形色色的女性問題,例如通姦、納妾、妻妾地位差異、母權、女人執政與女性意識覺醒等,還順帶寫到了中國臺灣的女性法律現狀,在首章借東晉謝安夫人劉氏之口,道出了女性自身的性別認知,“周公是男子,相為爾,若是周姥撰詩,當無此也。”當然,分析現代社會女性的法律地位情況,在我看來,不能只是分析女性在每種條文和案例中的處境,而必須提高女性運用法律的機會和參加立法的可能性。

我希望每個人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東西,無論是思想史,是法律,還是女性意識。

張寧

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檢察院

重讀《論法的精神》後,我豁然開朗

初入檢察院,我的書生意氣猶在,輾轉於形形色色的案件之中,實務法律運用甚多,忙忙碌碌,卻模糊了法的精神,重拾大家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讀之豁然開朗,且分享之。

法不是生硬的條文,不是靜止的符號,而是起源於事物天性的必然聯繫,與政體、宗教、氣候、經濟等皆有聯繫,且不可脫離。萬物運行皆遵行其法則,自然法、宗教法、教會法、公民法、政治法、萬民法都有各自獨有的物件,不可混為一談。共和政體、君主政體、專制政體都存在一定原則,或是熱愛平等、或是熱衷權位、或是恐懼,法律運行應當因地、因時而立。

法是理性的產物,法的精神必然包含人類對理性的終極理解,理性要求處理好情與法的關係,正如書中所言:法律總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見的。有時候法律走過了頭,而只染上了感情和成見的色彩;有時候就停下來,和感情、成見混合在一起。

閱讀一本好書能讓人在混沌迷茫中猛然清醒,法治建設的種子必然要在理性的土壤中茁壯成長。

張瀟雨

上海市閔行區檢察院

在閱讀中,活出生活全部的細節

普魯斯特有言:獲得智慧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老師傳授,毫無痛苦,一種得自生活本身,充滿痛苦。他認為,得自痛苦的智慧方是真知。就此,他給世人開出的良方便是一部煌煌七卷、數百萬言的《追憶似水年華》。

此書並非一部感歎韶華易逝的感傷回憶錄,而是講述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故事,它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停止生活的浪費、怎樣去領略生活的美妙。普魯斯特式的生活智慧:“別太快”,不重外在的成功,重在對生活的體驗,活出生活全部的細節。

學會用普魯斯特的眼光來看世界:教堂的彩色長窗,河邊的靜謐睡蓮,貢佈雷的美麗山楂花…像普魯斯特那樣喝果汁:沒什麼比果子的顏色轉化成美味更叫人喜歡的了,煮過的果子,仿佛退回到開花的季節,果汁就像春天的果園,呈現出紫紅色,或者像果樹下的和風,無色、清涼,讓人一滴滴呼吸、一滴滴凝視。

如普魯斯特那樣對待生活:沒有什麼是毫無意義的,“一個香皂的廣告也可以像《沉思錄》一樣,令人回味無窮”。

與普魯斯特的思想共振:我們想方設法追憶往事,總是枉費心機,它藏在腦海之外,非智力所能及,它隱蔽在我們意想不到的物體之中,藏匿在其所給予的感覺之中,遇到全憑偶然…人生,經不起半點刪削壓縮,它值得我們仔細推敲、悠長回味。

範曉雯

重慶市渝中區檢察院

攀爬夢想中的未來

都說最好的學區房是自家的書房。兒子“舒克”從懂事時起,每每我們在家看書時,他就總是安安靜靜地坐在旁邊,有時他裝模作樣在一旁翻閱,我和他爸也不戳穿他,只是樂得清靜。沒過多久,他就不滿足於“圍觀”我們閱讀,也不滿足於我們給他講故事,逛書店時開始要求我們給他買書了。

今年除夕,我一個人開車兩小時,帶著3歲的舒克回大足老家,本來還惴惴不安,擔心他會不會因為無聊在車上哭鬧,沒想到一路上他一邊看書,一邊唱歌,自得其樂。

讀書對於我來說,是學習、是充電、是放鬆;對於舒克來說,是模仿、是薰陶、是成長。感謝書籍給我們母子一架共同進步的梯子,去攀爬夢想中的未來。

我愛閱讀。

有一天,當我翻開一本繪本,女兒竟然完完整整地把故事講給我聽,雖然口齒還不太清楚,雖然敘述斷斷續續,但我已感悟到生命成長的神奇,更感受到閱讀的力量,也更加堅定了堅持閱讀的決心。

最後,願每個人都能在閱讀的路上,看到自己不曾遇見的生活。

張月嬌

山東省樂陵市檢察院

願青春不負夢想

蘇軾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這句話很好地闡述了讀書的重要性。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便是俞敏洪老師的《願你的青春不負夢想》,每當細細品讀此書時,都仿佛是與俞敏洪對話,書中的文字直白、淺顯、易懂,讀來能讓人感受到字裡行間滿滿的充實與感動。

任何一個想要改變自己人生和命運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奮鬥。用書中俞敏洪老師的話說,即:“每天都有所成長,讓自己的夢想飛得越來越高!”

願我和所有青年檢察官的青春不負夢想!

馬宇飛

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檢察院

閱讀的距離

很多年前曾讀到石黑一雄的小說《遠山淡影》,那時的我對這種複雜的人生情感並沒有共鳴,只是能粗略地感受到日本文學中對於寂靜、哀傷和悲觀的處理。

伴隨成長和閱讀的積累,後來的我漸漸發現書本與生活的重疊。比如所謂的寂寥和幽玄,是一種將人困頓在戚哀物境之中的美感:在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感覺的清淡,在與志賀直哉《暗夜行路》中無力又無處安放的命運心境,再到在夏目漱石的《三四郎》中,那種淡然而又栩栩如生的細膩與漫不經心。

正如蘇格拉底所說:沒有省思的人生不值得活,因為“省思”,閱讀變得“值得”;因為閱讀,生活也會充滿無限可能。

王玉玥

遼寧省法庫縣檢察院

讀唐詩宋詞,品檢察詩意

讀唐詩宋詞不僅僅是“月色花影”,更多的是“家國情懷”,用詩詞精神不斷追逐法治的夢想。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檢察官的使命和職責就是要為民請命,洗冤除惡,讓世間不再有“匹夫結憤,六月飛霜”的感慨與無奈。

我們牢記初心,我們不忘使命,“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只為人民謀幸福,只為民族謀復興。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檢察機關要用更嚴的紀律、更嚴的規矩來要求自己,秉公執法,清正廉明,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我們要將淡泊寧靜融入生活,更要將敬業執著的精神貫穿於追逐法治夢想的每一次前行。

“在雲裡寫詩,在泥裡生活,在歲月裡灑脫”,詩詞體現著中華文化的悠遠大氣,更是一名檢察幹警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曾垚輝

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檢察院

閱讀“悅”勇敢

為什麼病魔選擇了我?“命運”這個字眼此時對於我來說是多麼無法接受.....

或許是人在虛弱時總是容易胡思亂想,病床上的我一度為事業和家庭間的矛盾感到無力,更為“檢察行政人員”的未來感到憂慮。當躺在病床上的我不能接觸電子產品時,閱讀變成了我最(bèi)好(pò)的選擇。

但也正是那一段閱讀的時光給予我陪伴,為我驅趕無助、混沌和迷茫,讓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我記得有一段話說得特別好,也拿來與和我一樣在成長中迷茫的年輕人共勉:

“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

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你認清朋友的機會;

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是你發現光芒的機會;

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你才能知道誰是你的貴人;

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正在困境中迷茫、不知所措甚至懷疑自我,邁出你的腳步,帶上你的夢想,再勇敢地試一試吧!

梁熙

四川省南部縣檢察院

欣賞生活,詩意棲居

卸下工作一整天的疲憊回到家,我嘗試著換一種方式詩意生活。四月春日尚好,月下倚窗小坐,拾讀的正是黃永武先生的《愛廬小品·生活》。蟲鳴窸窣,一湖星光,此情此景,正合“歲月靜好”之心境。繾綣在書中,身心便有個棲泊處,生命有個安頓處。

如歌歲月,既要絢爛綻放,也要細水長流。

品讀黃先生的美文,切忌牛嚼牡丹,文中那種悠閒、恬適、從容與淡定,處處透著生活的美麗和趣味,需得小心呵護,靜心欣賞。無論寒風苦雨,抑或花香墨痕,甚至洗衣做飯,在黃先生眼裡,只要有一顆天真隨性的閒心,處處都能感受到詩的意境,領悟到禪的機鋒。人活俗世,俗腸少些,美和趣自然就多些。

“如果把生命當作擁有,人生一開始就在失去;如果把生命當作享有,一分一秒,一呼一吸都是幸福。”讀罷合上書本,閉目冥想,便覺人生在世,大多時是在為一些放下不的執念糾纏,卻忽略了身邊的美麗,疏遠了詩意的生活。

抬頭仰望星空,忘卻煩惱,清風仍在,輝月仍在,這便挺好!

仙居檢察團支部

浙江省仙居縣檢察院

讓閱讀成為一種樂趣

閱讀不僅能汲取知識,更能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團員青年是檢察隊伍的生力軍,更需要強大的知識儲備和豐富的精神世界。仙居檢察團支部一直非常重視舉辦各種集體閱讀活動,幫助青年團員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正值第23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我們又組織開展了“春·薦讀”活動,團員們互相推薦好書,一起朗讀美文、分享心得。團員們帶著自己的藏書參加活動,打開心扉,暢所欲言,分享閱讀體會。每一個人選擇書中的一個段落,深情誦讀,用青春的聲音放大文字的力量。

在“驚喜閱讀”環節,大家在“沒有一點點防備”的狀況下,被要求誦讀了所推薦書籍的第23頁第4行,著實讓人又驚又喜。這就是我們仙檢青年有趣的閱讀活動——讓閱讀成為一種樂趣。

婁利

海南省檢察院第二分院

閱讀啟示:人與自然,互融互助

幾年前,我看過一本叫做《沙郡年記》的美國散文集,對書中呼籲“人類與自然界平等互融”的理念印象深刻。我沒有想到的是,幾乎就在我讀完這本書的同時,一件人與自然互融互助的事情就在我的身邊出現了。

我所在的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剛剛組建不久,記得那時,在準備興建辦案辦公綜合樓的地塊上,有一棵數百年樹齡的巨大荔枝樹。如何處理這棵鬱鬱蔥蔥的古樹?一時間難倒了大家。

施工隊給出了兩個選擇:要麼拔樹,要麼換地。選址已經確定,更換必然不現實;而拔掉一棵數百年的參天大樹,則是對自然界的破壞乃至褻瀆。院領導經過研究考察,提出了第三個選擇:挪樹。

古話說“人挪活樹挪死”,為了保證大樹的存活,院領導周密部署,指派後勤部門專人負責,並協調聘請林業專家全程指導。百年大樹被小心翼翼地“連根拔起”,用起重設備轉移到大樓選址不遠處挖好的深坑中重新培土,樹幹由支架牢牢固定,枝葉上掛滿營養液,樹根周圍安裝數個噴灌器定時澆灌。

兩年過去,自然界沒有讓充滿善意的人失望——“搬家”之後的大樹終於長出了新鮮的枝丫,它在新的土壤上站穩了腳跟,重新和大地融為一體。

如今,巨大的荔枝樹蔭成了全院幹警散步納涼的好去處,偶爾也會有幹警在樹下讀書。有個問題我始終沒敢提出,但似乎已經不再重要——不知道當年做決策的領導,是不是也看過那本讓人對自然界陡生敬畏的《沙郡年記》?

石蘭蘭

浙江省東陽市檢察院

閱讀讓我《看見》生命

柴靜在《看見》一書中寫到,“真實是很豐富的,需要有強大的能力才能看到”。作為一名基層檢察院的公訴人,讀到這段話時讓我很有些感觸。

我是一名司法輔助人員,協助員額檢察官辦得最多的是盜竊案。這些案件包羅萬象,有的犯罪嫌疑人還未成年,有的已是白髮蒼蒼,還有的嫌疑人盜竊前科一頁紙都寫不完。提審時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忙聯繫家屬,有人回答,“不知道家人的電話”,有人回答,“不用,聯繫了家裡也不管”。

一直以來,我對盜竊行為耿耿於懷,因為早年我也曾有過錢包被偷的經歷,所以曾堅持認為小偷不值得被寬恕。直至我讀到了《看見》中的這段話——“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的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瞭解和體諒,才能不輕易責難。”

我豁然開朗,沒有一個人生來是壞人,也沒有一個人註定就是罪犯。此後,擺在我面前的,不再是沒有溫度的案卷,而是鮮活的生命和他們令人感慨的經歷。

面對犯罪嫌疑人時,我不再疾言厲色,而是循循善誘,圍繞案情展開訊問的同時,也探究他所處的家庭,他所受的教育,他遇到的困難,分析他誤入歧途的種種因素。我開始變得像唐僧一樣嘮叨,每次提審結束前,總會多說幾句與案情無關的話,真心希望他們能好,哪怕有一個人能聽進去我說的話,就值得!

羅金平

雲南省隴川縣檢察院

法律人的堅持

在我的閱讀經歷中,《洞穴奇案》這本書令我難忘。

書本中各法官的觀點和思辨都圍繞一個離奇案件而展開:五位探險者由於一場山崩被困於洞穴中,水盡糧絕,無法在短時間內獲救。為了維持生存以等待救援,大家決定抽籤吃掉其中一人,犧牲他以救活其他四人。威特摩爾是這一建議的最初提出者,但在決定抽籤前他突然撤回建議。可其他四人執意要抽籤,又恰好不幸抽中了威特摩爾,於是他被犧牲作為其他四位探險者的食物。四位探險者最終被救援隊救了出來,並被指控謀殺罪。

十四位法官陳詞所展現的法學理論和辯論方式,完全不亞於一本精彩的偵探小說。法律自有其局限,道德也並非全能。作者竭力製造的意見平衡,使得這本書所引發的法律哲學思考遠高於實踐指導意義。

法律是否有例外?法律是否在文明狀態才生效?法律是否應該借助於常識的判斷?這種種觀點的交疊之中,我們被推上了思辨的山峰。觀點的跳躍和反復,會給我們帶來啟發的快感。

洞穴奇案雖源於筆端,卻存于現實。所有的法律問題到了最後,都會是關乎人性、關乎生命等終極概念上的討論。法律不僅僅是一個事實和邏輯的判斷,更需要人的理智、情感等諸多因素介入,需要對具體案例做出價值判斷。

一個法律人最厲害的地方不是熟記多少法律,而是解釋法律的能力。但是,如何解釋法律?張明楷教授曾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描述:心中永遠充滿正義,目光不斷往返於刑法規範和生活事實之間。法律權威的適用,要以世事常情和人性作為考量。

羅素曾經說過,支撐我一生的有三樣東西,對正義的追求,對愛的渴望和對人類與生俱來的脆弱所給予的同情心,而這些,應該是我們每一個法律人所共同的堅持。

張群

黑龍江省鶴崗市檢察院

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有人說人生處處有風景,也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我發現,尋找風景、修煉品行的最好方式就是閱讀。在閱讀中感受美好,面對順境逆境,跌宕挫折,尋得一份不慌不亂、寵辱不驚的心境,豈不快哉!

總有一本書,讓你頓悟人生。第一次高考失利讓我挫敗感十足,一向自負的我遭受嚴重打擊,那時的我整天宅在家裡,無所事事。為打發時間,我偶然讀了《肖申克的救贖》:安迪蒙冤入獄,依然最大限度保持尊嚴和優雅,最終實現自我救贖。還有文章優美,傳誦千古的韓愈,他天分奇高,但十年屢試不第,備受挫折,後半生才“開掛”,成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閱讀讓我豁然開朗,走出心理陰霾。現在回想,上天真是公平,高考失利讓我清醒,也讓我通過閱讀學會調節情緒、深度思考人生。

自那以後,不論工作多忙,生活壓力多大,我都非常自律地定期抽出時間閱讀。是閱讀,讓我再遇到感情波動和工作壓力時,都能夠微笑著淡然面對並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因為我知道,世界紛紛擾擾,不確定性太多,只有閱讀能讓自己的內心更加豐盛、強大,不為外界所擾,提高生命的深度和品質。

腹有詩書氣自華,把時間花在閱讀上,你就會收穫你想要的人生!

紀然

天津市寶坻區檢察院

讀書有恆,我們是學習型檢察官

現代人才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做“蓄電池理論”,認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電的時代已經過去,只有成為一塊高效蓄電池,進行不間斷地、持續地充電,才能不間斷地、持續地釋放能量。一個人是這樣,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政黨也是這樣。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學習型政黨,党領導下的檢察機關是學習型機關。天津市寶坻區檢察院秉承“文化育檢”理念,著力打造“書香寶檢”,在全院範圍內大興學習之風、進取之風,幹警們利用業餘時間在院圖書室捧讀好書,他們精益求精地鞏固專業知識,孜孜不倦地吸納文化精華,堅持不懈地提升綜合素養,在閱讀、學習和交流中,放飛思緒、開拓思路、碰撞思想,讓求學審問、慎思篤行成為一種閱讀習慣、生活方式和終生追求。

看——午休時間,我們的檢察官圍坐在一起交流讀書心得。

他說:“當閱讀成為我的生活方式,天天都是讀書日。”

她說:“讀經典才能更加瞭解我們的民族。”

他說:“越讀書越深知生命有限、知識無邊,於是越發有閱讀的緊迫感。”

她說:“我是女人也是檢花,無需香水脂粉,知識是最好的裝點。”

讀書有恆,我們是學習型檢察官;立志高遠,我們將始終捍衛憲法尊嚴,傾知識、獻力量,為人民擎起法治中國的藍天!

馬晶潔

北京市懷柔區檢察院

聽說

聽說人生很短暫,但我們總想感受不同體驗;

那麼,有一個途徑能使你似經古今事,如立天地間;

或許當下很平凡,但我們總想不斷進步和改變;

其實,有一種方式可讓你來學習技能,去借鑒經驗;

似乎成長很孤單,但我們總會不經意發現:

原來,一直有人曾與你同讀一本經典,共悟世間萬千!

王煥娟

安徽省明光市檢察院

做一個勤奮的勞動者

《早晨從中午開始》這本書,是一個愛學習的朋友贈我的。早晨怎麼從中午開始?好奇心促使我迫不急待地開始閱讀。

這本書是路遙先生的創作隨筆,講述創作《平凡的世界》的主要經歷和心路歷程。“早晨從中午開始”說的是路遙先生在創作《平凡的世界》時,幾乎每天寫作到淩晨2、3點,到起床時已經是午飯時間,而這段回憶式的文字是路遙先生在病床上完成的,在文末他說道“我剛跨過四十歲,從人生的歷程來看,生命可以說處在正午時光,完全應該重新喚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這莊嚴的勞動之中。那麼,早晨依然從中午開始。”

從書中可以看到,路遙先生在六年多中扮演著譽滿全身的名人作家,長篇文學作品的嘗試者,一個普通病人等不同的角色。六年的創作幾乎耗盡了路遙的能量,作品完成後四年,他就撒手西去。

在書中,他反復提到“勞動者”這個詞,他當之無愧是創造歷史,構築平凡世界信念大廈的偉大勞動者。一個人如果付出這樣的熱忱與執著,還有什麼事做不成呢?

我們檢察幹警也是一名勞動者,我們可以普通,但一定要勤奮,在檢察事業這塊責任田上奮鬥終生!

梁定博

廣西壯族自治區樂業縣檢察院

回首書香路,盡是崢嶸歲月

我愛早起閱讀,因為像白撿了時間一樣,這是我一天中最安靜、最高效、最愜意的時間,我享受那種腦力激蕩、靈感活躍的感覺。

我愛在溫暖的午後,坐在靠近陽臺的書桌前讀書寫作。陽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背上,萬物生長靠太陽,我亦如此,所以把陽臺當作書房。

我更愛伴著月色秉燭夜讀。我認為知識和書籍是人類最昂貴的寶藏,那是集合了世上無數最牛大腦傾盡才華攢下的,而我此刻,就深深地埋首在這曠世寶藏裡。

生活總是顛沛流離的。我們租房,我們換工作,我們換城市,我們面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而閱讀裡蘊含著的情感,構成了生活的意義。我認為我們的檢察生活也像《卡農》一樣,雖然每天都在重複上班、辦案、提審、開庭、下班、加班的過程,但只要把握住每個案件的細節和差異,品嘗每個當事人背後的故事,享受庭審中每一次的針鋒相對,就也算經歷了不同人生的喜怒哀樂。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喜歡讀書,就相當於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

我愛讀書,這使我拓展了生命的寬度!

趙豔飛

河北省張家口市檢察院

如今這《目送》,讓我體味時光

“卅載綈袍檢尚存,領襟雖破卻余溫,重逢不忍輕移拆,上有慈母舊線痕。”老爸老媽,不敢當面跟你們說:每次回家,從家裡帶回來的東西我都吃不完,但是就算放到變質我也捨不得扔,正如我小時候的東西你們都保存著那樣。

就如《目送》裡所著,我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你們兩個人知道,譬如我的小名,或者我在哪塊石頭上磕破過頭、留下了疤,或者我在幾歲就算出了買七個蹦蹦球需要多少錢,又或者我在哪個醫院取出了塞進鼻孔裡的瓜子……我享受著你們慷慨賜予的生命、時光和情感,卻在你們一次次的目送中也體味到些許的害怕和恐懼:害怕老媽白頭發又多了幾根,恐懼老爸臉上的皺紋又深了幾分。

親愛的老爸老媽,感謝你們這麼多年的養育,教會我吃飯穿衣、走路識字,更教導我陽光生活、知足常樂,他日我為人父母,也會如你們愛我那般去愛他/她。如果你們也如龍應台先生所言,總站在小路的一端,目送著我在小路轉彎的地方漸行漸遠,我想說,不必追,請在小路口呼喚兒的小名,我會在路口回頭、轉彎,再向著你們走來。

最後,祝爸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楊夢文

江西省金溪縣檢察院

書本伴我度過最艱苦的時光

清閒的時候,我喜歡帶著一本書,在綠蔭冉冉的長廊裡徜徉。書是我的精神食糧。

記得高三的時候,我遇上了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然後知道了莊子的淡泊,陶淵明的閒適,知道如何行酒令,如何觀山,如何玩水,如何看雲,如何鑒石,從此便一心嚮往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

一日,正漫遊書海時,被母親責駡,書當然也被“收繳 ”了。但書本伴我度過了求學中那段最艱苦的時光,如果不讀書,我怎能遇見如今更好的自己呢?

王星

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檢察院

公主死後,該如何?

初看書名,只看到《公主之死》,再一看,本書以“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法律史”為副題,便來興趣,讀後,被深深吸引。

孝明帝的姑姑蘭陵長公主性格剛強,無法忍受駙馬劉輝有其他女人,曾因妒忌將懷有駙馬胎兒的婢女處死後還殘忍地開膛剖腹,取出胎兒,塞進草料。兩人因此而冷戰熱吵,終於鬧到攝政的靈太后處。靈太后調查自己小姑和姑丈相處情形,得知兩人水火不容,遂下令二人離婚。一年後,出於公主的請求,靈太后讓公主和駙馬又複合。不久,公主懷孕,然而駙馬卻與兩名平民女子有染,公主最初強忍怒氣,但終還是按捺不住和駙馬發生了衝突。駙馬暴力毆打公主,腹中胎兒夭折,不久後長公主死去,一屍兩命,駙馬畏罪潛逃。公主慘死後,駙馬被朝廷以謀反大逆罪懸賞通緝。

在駙馬潛逃過程中,朝中大臣對駙馬的缺席審判分裂為兩派,一派是由遊牧民族女性統治者所代表的皇權,要求將駙馬和通姦的兩名民婦處死,這兩女的兄長知情不報,也發配敦煌充軍;一派是具有儒家教育背景的漢人和漢化官僚,要求按照父系的家族倫理處理,認為公主已經是駙馬爺劉家的人,駙馬主要的罪過其實是過失殺了自己的骨肉,因此,應當只宣判服勞役。這便是“劉輝毆主傷胎案”,本案沒有京劇《醉打金枝》那麼具有戲劇性,但法律與權力的衝突更為深刻。

公主死後,該如何?由此引發的立法、執法思考,是關鍵所在。靈太后看似快意恩仇將劉輝和通姦民婦判處死刑,實則是借由皇權實現了家族復仇,這在個案上可能會體現出某種實質正義,但這種不受法律監督約束的權力必然會導致系統性的惡法的濫用。從兩派的爭執中可以窺見,兩種利益集團實際上就是兩種“法”的代表,雖然都是在執法,前者不但是專制者“王法”的兇猛家丁,一定意義上還是以靈太后為中心的,女性意識的代表。後者既是父系男權的既得利益集團,也是早已由前輩編撰、形成文本的“王法”的執行者。在這場爭執中,更應該看到父系家庭倫理的建立與女性法律地位的變化,後來,靈太后在一場政變中失勢後,駙馬重新獲得封爵。這似乎說明,女性想要改變命運,總得站在權力運作的樞紐位置。

作者李貞德是中國臺灣的一位女性歷史學家,她在這本書中不但描寫了歷史上形形色色的女性問題,例如通姦、納妾、妻妾地位差異、母權、女人執政與女性意識覺醒等,還順帶寫到了中國臺灣的女性法律現狀,在首章借東晉謝安夫人劉氏之口,道出了女性自身的性別認知,“周公是男子,相為爾,若是周姥撰詩,當無此也。”當然,分析現代社會女性的法律地位情況,在我看來,不能只是分析女性在每種條文和案例中的處境,而必須提高女性運用法律的機會和參加立法的可能性。

我希望每個人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東西,無論是思想史,是法律,還是女性意識。

張寧

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檢察院

重讀《論法的精神》後,我豁然開朗

初入檢察院,我的書生意氣猶在,輾轉於形形色色的案件之中,實務法律運用甚多,忙忙碌碌,卻模糊了法的精神,重拾大家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讀之豁然開朗,且分享之。

法不是生硬的條文,不是靜止的符號,而是起源於事物天性的必然聯繫,與政體、宗教、氣候、經濟等皆有聯繫,且不可脫離。萬物運行皆遵行其法則,自然法、宗教法、教會法、公民法、政治法、萬民法都有各自獨有的物件,不可混為一談。共和政體、君主政體、專制政體都存在一定原則,或是熱愛平等、或是熱衷權位、或是恐懼,法律運行應當因地、因時而立。

法是理性的產物,法的精神必然包含人類對理性的終極理解,理性要求處理好情與法的關係,正如書中所言:法律總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見的。有時候法律走過了頭,而只染上了感情和成見的色彩;有時候就停下來,和感情、成見混合在一起。

閱讀一本好書能讓人在混沌迷茫中猛然清醒,法治建設的種子必然要在理性的土壤中茁壯成長。

張瀟雨

上海市閔行區檢察院

在閱讀中,活出生活全部的細節

普魯斯特有言:獲得智慧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老師傳授,毫無痛苦,一種得自生活本身,充滿痛苦。他認為,得自痛苦的智慧方是真知。就此,他給世人開出的良方便是一部煌煌七卷、數百萬言的《追憶似水年華》。

此書並非一部感歎韶華易逝的感傷回憶錄,而是講述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故事,它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停止生活的浪費、怎樣去領略生活的美妙。普魯斯特式的生活智慧:“別太快”,不重外在的成功,重在對生活的體驗,活出生活全部的細節。

學會用普魯斯特的眼光來看世界:教堂的彩色長窗,河邊的靜謐睡蓮,貢佈雷的美麗山楂花…像普魯斯特那樣喝果汁:沒什麼比果子的顏色轉化成美味更叫人喜歡的了,煮過的果子,仿佛退回到開花的季節,果汁就像春天的果園,呈現出紫紅色,或者像果樹下的和風,無色、清涼,讓人一滴滴呼吸、一滴滴凝視。

如普魯斯特那樣對待生活:沒有什麼是毫無意義的,“一個香皂的廣告也可以像《沉思錄》一樣,令人回味無窮”。

與普魯斯特的思想共振:我們想方設法追憶往事,總是枉費心機,它藏在腦海之外,非智力所能及,它隱蔽在我們意想不到的物體之中,藏匿在其所給予的感覺之中,遇到全憑偶然…人生,經不起半點刪削壓縮,它值得我們仔細推敲、悠長回味。

範曉雯

重慶市渝中區檢察院

攀爬夢想中的未來

都說最好的學區房是自家的書房。兒子“舒克”從懂事時起,每每我們在家看書時,他就總是安安靜靜地坐在旁邊,有時他裝模作樣在一旁翻閱,我和他爸也不戳穿他,只是樂得清靜。沒過多久,他就不滿足於“圍觀”我們閱讀,也不滿足於我們給他講故事,逛書店時開始要求我們給他買書了。

今年除夕,我一個人開車兩小時,帶著3歲的舒克回大足老家,本來還惴惴不安,擔心他會不會因為無聊在車上哭鬧,沒想到一路上他一邊看書,一邊唱歌,自得其樂。

讀書對於我來說,是學習、是充電、是放鬆;對於舒克來說,是模仿、是薰陶、是成長。感謝書籍給我們母子一架共同進步的梯子,去攀爬夢想中的未來。

我愛閱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