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氣滯不通,便秘腹脹,簡單兩招,讓你氣定神閑

“氣痹者, 愁思喜怒過多, 則氣結於上, 久而不消則傷肺, 肺傷則生氣漸衰, 則邪氣愈勝, 留於上則胸腹痹而不能食, 注於下則腰腳重而不能行, 攻于左則左不遂, 沖於右則右不仁, 貫於舌則不能言, 遺於腸中則不能溺, 壅而不散則痛, 流而不聚則麻。 ”

——《中藏經·論氣痹》

主持人:吳韋葶 導演:戴瑋 攝像:武政國 陳 勇 趙 迪 李仇豪

中醫認為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 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生命的基本物質, 除氣之外, 尚有血、津液、精等, 但血、津液和精等, 也還是由氣所化生的。

人的情緒對氣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如果長期情志過激, 就會導致人體氣血紊亂, 臟腑陰陽失調, 也容易患上氣痹。 例如生活中常見的腹脹, 便秘, 或者胸悶等都是氣痹的典型症狀。

嘉賓介紹

王彤

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骨傷推拿科主任

動作示範

01

揉按合穀

取虎口合穀穴, 揉三按一, 重複十五至二十次為宜。

合穀穴, 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 能夠較好地疏通腸胃氣的運行, 促進腸胃蠕動, 氣的消散。

合穀穴取穴方法一

用大拇指指間橫紋, 對準另一手虎口, 然後拇指自然落下, 指尖處就是合穀穴。

合穀穴取穴方法二

虎口張開, 然後拇指微微併攏, 肌肉隆起的最高點, 就是合穀穴。

02

按摩天樞

取腹部天樞穴, 以拇指點按, 揉三按一。

雙手重疊, 掌心覆蓋天樞, 繞臍中旋轉摩擦, 順時針逆時針各二十至三十圈。

或經臍中橫抹兩側天樞,從左至右往返摩擦。

重點穴位

天樞穴,是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是大腸之募穴,是陽明脈氣所發,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

天樞穴取穴方法

天樞穴位於肚臍旁開兩寸,三個手指並起放在肚臍旁邊,中節指橫紋盡頭是天樞穴,兩側各一個。

功 效

疏氣解鬱

緩解氣痹不適

禁 忌

身體虛弱、大病初愈者、

孕中孕後、經期女性,請謹慎按壓

編輯:yii、簡致、蒙小度

或經臍中橫抹兩側天樞,從左至右往返摩擦。

重點穴位

天樞穴,是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是大腸之募穴,是陽明脈氣所發,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

天樞穴取穴方法

天樞穴位於肚臍旁開兩寸,三個手指並起放在肚臍旁邊,中節指橫紋盡頭是天樞穴,兩側各一個。

功 效

疏氣解鬱

緩解氣痹不適

禁 忌

身體虛弱、大病初愈者、

孕中孕後、經期女性,請謹慎按壓

編輯:yii、簡致、蒙小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