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米21把地勤坑到死,成飛殲10為啥這麼好修耐用?只因三大首創設計

二戰時期蘇聯人製造的軍工產品, 似乎總能給人一種“傻大黑粗”的感覺。 這倒不是說人家性能不好, 畢竟我國的航空工業最開始也是從蘇聯援助戰機起步的。 但蘇聯製造的戰機, 就維修和耐用方面, 還真的是一言難盡。 為什麼這麼說呢?

米格-21

也不知道為什麼, 毛子們似乎特別鍾愛給戰機進行“疊羅漢設計”。 什麼是“疊羅漢設計”呢?說白了, 就是你要維修A零件, 就必須先把BCD零件全部拆了才能夠得到。 米格-21就是這種設計的“典範”——它把所有關鍵設備都藏在戰機中部。 這直接導致每次檢查維修時, 都讓地勤工人們欲哭無淚。

米格-21內部設計

這樣做最大也最直接的壞處就是, 檢查得越勤, 損壞的越快。 所以毛子們的戰機, 早就被維修界納入了黑名單。 畢竟, 飛機好不好修, 地勤工人說的算。 如果都設計成“一次性”的戰機, 那對於國家來說, 損耗也太大了。

俄羅斯某戰機維修廠

由我國中航成飛工業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自主研製的單座單發第三代戰鬥機就沒有這樣的顧慮。 雖然我們的戰機製造業也是從蘇聯飛機起步, 但不得不說, 我國自行研製的戰機, 無論從維修程度還是耐用品質上, 都明顯優於蘇聯戰機, 而這一切都源於我們國內首創的三大設計要素。

殲10設計圖

FRACAS系統是基於SharePoint 2010和方蝶工作流2010的故障報告分析糾正措施系統。 我國首次把該系統應用在飛機研發的工作中, 同時還制定了《故障報告、分析與糾正措施實施細則》, 從根源處解決所有故障。 做到“故障歸零”, 嚴禁屢改屢犯。

殲10

除此以外, 在戰機設計初期, 設計師們就會提前按最高要求做出戰機可靠性預測。 畢竟, 戰機設計能不能從想法變為現實, 光靠設計師想像是做不到的, 只有確認了設計的可靠性, 工人們才有使勁的地方。

中航成飛高科技產業園

對此,成飛第一次對殲10使用了國內首例可達性和維修性設計。具體到細節,就是給殲10的戰機艙門設計的多一點、大一點,增設自檢系統,統一優化戰機專用設備艙,使得殲10又好修又耐用。所以從最後的效果來看,我國殲10無論是出動率還是載彈量都比毛子的蘇27優秀。

中航成飛高科技產業園

對此,成飛第一次對殲10使用了國內首例可達性和維修性設計。具體到細節,就是給殲10的戰機艙門設計的多一點、大一點,增設自檢系統,統一優化戰機專用設備艙,使得殲10又好修又耐用。所以從最後的效果來看,我國殲10無論是出動率還是載彈量都比毛子的蘇27優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