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以嶄新精神狀態答好新的時代答卷

編者按 時代是出卷人, 人民是閱卷人, 我們是答卷人。 邁向新時代, 開啟新征程。 面對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 奮力開創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新局面的歷史使命, 必須要以新的精神風貌、新的奮鬥姿態、新的發展理念、新的改革舉措, 大力弘揚“跨越發展、爭創一流;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精神, 進一步激發全市廣大幹部群眾抓工作、謀發展、促跨越的巨大熱情, 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各項決策部署在昆明落地生根, 回答好新的時代答卷。 本期理論版組織一組稿件, 就如何更好地弘揚“跨越發展、爭創一流;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精神,

以嶄新精神狀態答好新的時代答卷展開論述。

作好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答卷

祝 島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保障全體人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 實現共同富裕, 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一個標誌性指標。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党的莊嚴承諾”, 打贏脫貧攻堅戰, 確保脫貧品質, 如期實現全面目標, 是昆明乃至雲南必須打贏的新時代第一場硬仗。

需要清醒地認識到, 自十八大以來, 我國脫貧攻堅戰雖取得驕人的成績, 但要完成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既定目標,

依舊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以我省為例, 截至2017年11月份, 雲南還有447萬貧困人口、88個貧困縣, 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 而且現有的貧困大多分佈在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的地區, 扶貧物件也主要是殘疾人、孤寡老人、長期患病者, 以及文化水準低、缺乏自我謀生能力的貧困人口。 另外還要努力防止返貧這個老大難問題。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必須強化領導責任。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 全靠車頭帶。 只有領導層把脫貧摘帽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最嚴格的硬性要求和最強烈的責任擔當, 才能杜絕“數位脫貧”“被脫貧”等一切形式主義。 也只有認真落實“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五級書記抓扶貧”責任制,

對各級組織的扶貧責任進行細分和明確, 一村一支脫貧攻堅隊、一戶一名脫貧責任人, 有壓力才有動力, 在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 才能堅定信心、眾志成城, 激發幹事創新活力。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定要繡好精准扶貧這朵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扶貧開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首先要有一個好思路、好路子。 要堅持從實際出發, 因地制宜, 理清思路、完善規劃、找准突破口。 要做到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 宜開發生態旅遊, 則搞生態旅遊……”精准扶貧其實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 一個是針對扶貧物件, 要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幫扶, 從貧困人口本身的需求、困難和問題出發,

尋找相應的科學、合理的解決對策;一個是針對扶貧主體, 做到精准管理、精准考核, 以“零容忍”態度嚴懲扶貧領域腐敗行為, 確保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應建立扶貧長效機制。 扶貧, 說到底是讓貧困群眾有一種全新的生活態度, 生產生活方式方面也進行大變革, 改變那種封閉、保守、落後的生存理念, 積極擁抱變化、擁抱時代。 換句話說, 扶貧涉及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方方面面, 農村要想與城市接軌、與時代接軌, 離不開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等各種要素支撐, 真正的扶貧應該是農村危房改造、產業發展、勞動力轉移就業、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全方位扶貧。 而這顯然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以“久久為功, 功成不必在我”之精神, 建立扶貧長效機制。 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返貧問題, 返貧問題的出現, 不僅會使以往的扶貧成就付之東流, 而且會讓返貧人口陷入十分沮喪甚至絕望的境地。 解決之策除了構建一個足以兜底的社會保障系統, 也應該從扶智與扶志上做文章, 增強貧困人口的內生“造血”動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 一個不能掉隊。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不僅是責任和使命, 也是工作作風、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的檢驗。 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從思想和行動上與黨中央的部署決策保持一致, 弘揚“跨越發展、爭創一流;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精神, 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集中的投入、更加精細的工作,交出人民滿意的時代答卷。(作者為碩士,昆明日報特約評論員)

作好深化改革開放的答卷

楊 敏

中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也是昆明市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的四十年。四十年來,昆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邁向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昆明要回顧成就、思考得失、堅定信心,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向出一條適合自己、高品質的發展道路,提交更完美的答卷。

四十年來,昆明人齊心協力,攻堅克難,銳意進取,一次次向時代提交了新的答卷。經濟發展方面,目前全市經濟社會呈現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品質效益有了顯著提升,發展動能有了新亮點,經濟活力有了新增強。以2017年為例,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57.6億元,增長9.7%;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9788元、13698元,分別增長8.3%、9.1%;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脫貧攻堅戰也取得了歷史性進步,目前貧困人口轉移就業3.9萬人,8.1萬貧困人口脫貧,128個貧困村出列。

改革開放向前邁進,昆明有了新的城市發展定位——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面對這一宏偉藍圖,昆明舉全市之力,抓緊實施“一樞紐”“四中心”“三品牌”的建設,目前已取得一些成績。如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示範城市建設取得新突破,晉紅、宜澄、易武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昆明與滇中城市的互聯互通水準進一步提升。通過舉辦南博會、國際旅交會等活動,加速建設經濟貿易中心,同時也積極推動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落戶昆明,加速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的建設也通過與其他城市締結友好城市、擴大開放程度而取得不小進展。同時還借助當前技術發展新浪潮中的機遇,堅持開放思維,加快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設。

另外,為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昆明市不斷奮鬥,展開環境整治、狠抓滇池治理,深化河長制,建立“四級河長五級治理體系”,實現河道、管網清淤常態化,讓滇池污染的存量不斷減少。通過一系列創建文明城市的活動,提升了城市的品牌效益。

儘管成績突出,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還有很多短板,如發展不平衡、經濟總量不大、發展速度慢、服務業不優等。滿足人民需求方面還有很大差距,如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等問題還有缺口。幹部工作作風和營商環境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在制度支持上存在滯後現象,導致改革與發展不能得到特別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支援等。

要解決這些問題,只有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才能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體制;只有擴大開放,才能讓昆明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核心區。唯有抓住機遇,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等發展戰略,才能實現高品質跨越式發展。

具體來說,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加快經濟改革,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大力發展新興科技產業和服務業。緊抓國家發展機遇。尋找昆明經濟的新增長點,更好地與國內發展融合,與國際發展接軌。第二,緊抓城市建設,提升影響力。一座城可以有多個標籤,如花都、歷史文化名城、文明城市等。昆明應該多發掘自身潛力,在新時代下發揮自己在各個領域的優勢,全方位打造自己的名片。在改善基礎設施的同時,也要注重軟實力的培育,如國際交流方面、人才創新方面等,為城市發展的硬體和軟體都要注入新的活力。第三,堅持問題導向,對症下藥,確保改革目的與未來發展戰略高度統一,改革舉措與未來發展策略高度融合。同時落實責任制,建立長期監督機制,從制度上保證改革措施不落空。

未來,在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基礎上,昆明有信心向時代和人民交出更滿意的答卷。(作者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碩士,昆明日報特約評論員)

作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答卷

李彥龍

早在2008年11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雲南考察工作時就指出,雲南擁有天然良好的自然環境、自然風光等自然條件,又長期注重加強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生態環境比較好,希望雲南努力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排頭兵。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再次希望雲南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因此,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希望,是時代賦予雲南的光榮使命,把雲南的生態環境治理好、保護好、建設好,作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答卷,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期待、黨中央的重托。

作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答卷,必須把生態環境治理好。著眼於多還生態環境“舊賬”,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切實把生態環境治理好,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前提和基礎。把生態環境治理好,一是要充分認識生態環境治理的緊迫性和艱巨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二是把滇池治理作為頭等大事,扎實推進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以全面深化河長制為保障,以生態環境治理專案為抓手,不斷加大環境治理資金投入力度,確保滇池全湖水質持續改善;三是加強雲龍水庫等水源區保護治理,完成清水海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移民搬遷工作,確保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同時,還必須持續開展陽宗海、牛欄江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確保昆明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

作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答卷,必須把生態環境保護好。著眼於不欠生態環境“新帳”,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切實把生態環境保護好,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路徑和保障。把生態環境保護好,一是要像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那樣,“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要把保護好生態環境作為生存之基、發展之本,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二是要處理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切實實現經濟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並重、同步,以生態環境容量和環境承載力佈局產業,調整、優化和升級產業結構,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三是要用制度機制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保障,建立健全生態紅線制度、責任追究制度,並嚴格落實領導幹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

作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答卷,必須把生態環境發展好。著眼於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嚮往,著眼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質生態環境需求,切實把生態環境建設好,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根本目標和價值取向。把生態環境建設好,一是要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逐步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二是要大力發展生態(綠色)經濟,既要痛下決心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和技術,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產業,更要立足雲南的生態優勢做大做強生態產業。三是必須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使之成為建設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重要導向和約束。(作者為省委黨校副教授、博士,昆明日報特約評論員)

作好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答卷

溪 瀛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綱挈領的重大戰略判斷,也是今年全國兩會以及市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代表委員們討論的高頻詞。

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是我國經濟在經歷30多年高速增長之後,為突破結構性矛盾和資源環境瓶頸,實現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高品質、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放眼全國,成都、合肥等地已積極出臺政策落實高品質發展要求,貴陽、長沙等地更有針對性地為當地特色產業高品質發展獻計獻策。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昆明將交出怎樣的新時代合格答卷?

推動高品質跨越發展,首先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面對高品質發展的新時代之考,雲南提出了打造“綠色能源牌”“綠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昆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和生態資源優勢,決定了昆明也必須走綠色發展、科學跨越之路。為此,昆明應加快形成促進綠色發展的政策導向和體制機制,學會向綠色能源求“新”要“強”,打好本土產品身上的“綠色招牌”、守護好昆明的好山好水,讓春城的青山綠水成為世人嚮往的“快樂老家”。

推動高品質跨越發展,要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高品質發展要求不斷提供更新、更好的商品和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和不斷升級的需求。為此,昆明圍繞發展定位,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實施方案》,著力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脫貧攻堅、生態環境、人才儲備、科技創新、教育衛生等七個方面補齊短板,以進一步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

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要以創新為支撐,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在“創新型雲南”建設邁開實質性步伐的同時,昆明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建立金磚國家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昆明—萬象科技創新中心,對高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和技能人才實行“零門檻”落戶,確保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5%等一系列具體舉措和發展目標。未來,昆明有望形成以新技術、新人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徵的創新發展環境。

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要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昆明的城市戰略定位。地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大湄公河次區域、泛珠三角經濟圈“三圈”交匯點的昆明,已經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和深化對外開放的前沿。把握高品質跨越式發展大勢,昆明應進一步突出省會帶動作用,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借鑒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樣本,建設好滇中城市經濟圈;運用好長江經濟帶的聯動機制,做好產業承接轉移工作;以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高端裝備製造業為主要抓手,補齊全省高品質發展的產業“短板”;立足自身發展實際,加快建設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

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是新時代的一場大考,考試的鐘聲已經敲響,要做好這份答卷,必須以綠色理念為引領、以供給體系為主攻方向、以創新發展為支撐、以國家和城市的戰略需求為動力,歸根到底,要把人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作為檢驗發展品質的最終尺規。為此,昆明要把增進市民的福祉作為高品質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交出新時代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合格答卷。(作者為經濟分析師、碩士,昆明日報特約評論員)

作好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答卷

朱靜雅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雲南時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就是搞好民族團結,雲南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昆明市作為雲南省省會,作為雲南省發展的火車頭,更是要在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過程中,唱好民族團結進步的這一宏大主題,在嚴格執行國家民族政策的同時,也必須要將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作為昆明市改革發展穩定的重頭戲。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要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雲南是一個多民族省份,昆明市也下轄了石林彝族自治縣、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三個少數民族聚居區,能否堅持好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民族政策,不單是對憲法規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係”的維護,也能對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起到更好的推動作用,更是切切實實對本市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

十九大報告中認為應當“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因而要將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工作做好做扎實,首先是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宗教觀和我黨促進民族團結工作的歷史與成效進行大力宣傳,讓民族同胞瞭解我黨我國的相關民族政策,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工作,促進國家統一,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因此,在作好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答卷之時,也一定要創新民族地區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利用網路新媒體與傳統的報紙、廣播、黑板報等形式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增強民族群眾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在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過程中,還必須要堅持走群眾路線,立足基層實際,使我們的示範工作能夠落到個體,落到實處,體現出每一個民族同胞的現實需求。群眾路線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線,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昆明市擁有彝族、白族、苗族、傈僳族等多種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也有建立在共同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基礎上各自不同的發展需求和目標。因此,針對不同的民族群眾,也應當採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這就需要我們在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過程中,能夠真真正正地讓我們的工作代表民族群眾,為群眾謀利益,將建設發展與各個民族自身需求緊密聯繫起來,才能使我們的事業取得長足的發展和不斷的勝利。

同時,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還必須要堅持榜樣的先鋒模範作用,以榜樣的力量來拉動整體區域的提升和深化。我黨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一直重視榜樣文化的建設,榜樣是一種建立在文化制度和意識形態屬性之上的精神力量,能夠為後進者提供發展的借鑒、鼓勵和動力。2017年,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命名了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雲南省共有9家單位入圍,而石林縣成為昆明市唯一一個上榜的示範區,其建立的領導責任機制、經費保障機制、目標考核機制、監督檢查機制、協調合作機制、輿論宣傳機制以及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培育等方法措施,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行性,值得學習。

作好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答卷,是昆明市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過程中和在堅持党的領導的過程中,所能凝聚的齊心協力團結奮鬥的強大力量。只有實現了民族團結進步,昆明市才能更好地開創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的新局面,才能在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方面貢獻出更強大的昆明力量。(作者為雲南財經大學講師、雲南大學在讀博士,昆明日報特約評論員)

作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答卷

李祉瑤

時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是答卷人。

作好一份份答卷,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廣泛凝聚人民群眾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生問題,保障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兜牢民生底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當前,昆明正在加快推進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努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群眾福祉獲得新改善,齊心協力為推動跨越發展奮力前行。要不驕不躁,保持清醒,既要肯定已取得的民生改善成績,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仍然存在的不足。

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靠的是實力,由此必須加大創新發展的力度,進一步深化改革,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特別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發展是解決民生問題的有效途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過程說到底就是創新發展的過程,通過創新發展和深化改革挖潛力、增效益、提高實力,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支撐。政府工作報告對保障和改善民生再加碼,實則就是需要創新發展、深化改革再深入,效益和實力大提高。

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守住底線、突出重點”。當前,我市正著力建立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業、工傷保險制度,加大對低保、五保、殘疾人等群體的救助力度,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切實“守住底線”、織牢民生安全的“網底”。同時,要“突出重點”,側重抓好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要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推進醫療保險付費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

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優化就業創業環境,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每年高校畢業生幾百萬人,要開發更多就業崗位,實施不間斷的就業創業服務,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比例。加大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幫扶力度,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做好淘汰落後產能職工安置和再就業工作。統籌農村轉移勞動力、退役軍人等就業工作。努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使勞動者生活更加體面、更有尊嚴。

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與創新發展並非是兩條平行線,而是相輔相成交叉在一起。在獲得效益的前提下,拿出一部分錢來用在人民群眾身上,為人民群眾解決熱點難點,排憂解難,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增強,將進一步激發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以主人翁的姿態,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轉化為動力,投身于創新創業中。將進一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由此又為民生的改善增加籌碼,循環往復,不斷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地推進創新發展。

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市,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大力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強化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嚴密防範、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使刑事案件下降,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要全面抓好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工作。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我們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把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的心思和精力凝聚到改革發展和幹事創業上來,樹立跨越之志、昂揚奮進之心,比學趕超、奮勇爭先,滿懷激情爭創一流,眾志成城推動跨越,以新的精神風貌、新的奮鬥姿態、新的發展理念、新的改革舉措,實現雲南高品質跨越式發展,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交出無愧於新時代的雲南答卷!(作者為昆明日報特約評論員)

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集中的投入、更加精細的工作,交出人民滿意的時代答卷。(作者為碩士,昆明日報特約評論員)

作好深化改革開放的答卷

楊 敏

中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也是昆明市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的四十年。四十年來,昆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邁向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昆明要回顧成就、思考得失、堅定信心,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向出一條適合自己、高品質的發展道路,提交更完美的答卷。

四十年來,昆明人齊心協力,攻堅克難,銳意進取,一次次向時代提交了新的答卷。經濟發展方面,目前全市經濟社會呈現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品質效益有了顯著提升,發展動能有了新亮點,經濟活力有了新增強。以2017年為例,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57.6億元,增長9.7%;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9788元、13698元,分別增長8.3%、9.1%;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脫貧攻堅戰也取得了歷史性進步,目前貧困人口轉移就業3.9萬人,8.1萬貧困人口脫貧,128個貧困村出列。

改革開放向前邁進,昆明有了新的城市發展定位——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面對這一宏偉藍圖,昆明舉全市之力,抓緊實施“一樞紐”“四中心”“三品牌”的建設,目前已取得一些成績。如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示範城市建設取得新突破,晉紅、宜澄、易武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昆明與滇中城市的互聯互通水準進一步提升。通過舉辦南博會、國際旅交會等活動,加速建設經濟貿易中心,同時也積極推動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落戶昆明,加速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的建設也通過與其他城市締結友好城市、擴大開放程度而取得不小進展。同時還借助當前技術發展新浪潮中的機遇,堅持開放思維,加快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設。

另外,為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昆明市不斷奮鬥,展開環境整治、狠抓滇池治理,深化河長制,建立“四級河長五級治理體系”,實現河道、管網清淤常態化,讓滇池污染的存量不斷減少。通過一系列創建文明城市的活動,提升了城市的品牌效益。

儘管成績突出,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還有很多短板,如發展不平衡、經濟總量不大、發展速度慢、服務業不優等。滿足人民需求方面還有很大差距,如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等問題還有缺口。幹部工作作風和營商環境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在制度支持上存在滯後現象,導致改革與發展不能得到特別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支援等。

要解決這些問題,只有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才能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體制;只有擴大開放,才能讓昆明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核心區。唯有抓住機遇,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等發展戰略,才能實現高品質跨越式發展。

具體來說,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加快經濟改革,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大力發展新興科技產業和服務業。緊抓國家發展機遇。尋找昆明經濟的新增長點,更好地與國內發展融合,與國際發展接軌。第二,緊抓城市建設,提升影響力。一座城可以有多個標籤,如花都、歷史文化名城、文明城市等。昆明應該多發掘自身潛力,在新時代下發揮自己在各個領域的優勢,全方位打造自己的名片。在改善基礎設施的同時,也要注重軟實力的培育,如國際交流方面、人才創新方面等,為城市發展的硬體和軟體都要注入新的活力。第三,堅持問題導向,對症下藥,確保改革目的與未來發展戰略高度統一,改革舉措與未來發展策略高度融合。同時落實責任制,建立長期監督機制,從制度上保證改革措施不落空。

未來,在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基礎上,昆明有信心向時代和人民交出更滿意的答卷。(作者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碩士,昆明日報特約評論員)

作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答卷

李彥龍

早在2008年11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雲南考察工作時就指出,雲南擁有天然良好的自然環境、自然風光等自然條件,又長期注重加強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生態環境比較好,希望雲南努力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排頭兵。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再次希望雲南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因此,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希望,是時代賦予雲南的光榮使命,把雲南的生態環境治理好、保護好、建設好,作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答卷,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期待、黨中央的重托。

作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答卷,必須把生態環境治理好。著眼於多還生態環境“舊賬”,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切實把生態環境治理好,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前提和基礎。把生態環境治理好,一是要充分認識生態環境治理的緊迫性和艱巨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二是把滇池治理作為頭等大事,扎實推進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以全面深化河長制為保障,以生態環境治理專案為抓手,不斷加大環境治理資金投入力度,確保滇池全湖水質持續改善;三是加強雲龍水庫等水源區保護治理,完成清水海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移民搬遷工作,確保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同時,還必須持續開展陽宗海、牛欄江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確保昆明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

作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答卷,必須把生態環境保護好。著眼於不欠生態環境“新帳”,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切實把生態環境保護好,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路徑和保障。把生態環境保護好,一是要像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那樣,“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要把保護好生態環境作為生存之基、發展之本,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二是要處理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切實實現經濟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並重、同步,以生態環境容量和環境承載力佈局產業,調整、優化和升級產業結構,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三是要用制度機制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保障,建立健全生態紅線制度、責任追究制度,並嚴格落實領導幹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

作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答卷,必須把生態環境發展好。著眼於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嚮往,著眼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質生態環境需求,切實把生態環境建設好,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根本目標和價值取向。把生態環境建設好,一是要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逐步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二是要大力發展生態(綠色)經濟,既要痛下決心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和技術,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產業,更要立足雲南的生態優勢做大做強生態產業。三是必須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使之成為建設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重要導向和約束。(作者為省委黨校副教授、博士,昆明日報特約評論員)

作好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答卷

溪 瀛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綱挈領的重大戰略判斷,也是今年全國兩會以及市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代表委員們討論的高頻詞。

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是我國經濟在經歷30多年高速增長之後,為突破結構性矛盾和資源環境瓶頸,實現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高品質、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放眼全國,成都、合肥等地已積極出臺政策落實高品質發展要求,貴陽、長沙等地更有針對性地為當地特色產業高品質發展獻計獻策。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昆明將交出怎樣的新時代合格答卷?

推動高品質跨越發展,首先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面對高品質發展的新時代之考,雲南提出了打造“綠色能源牌”“綠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昆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和生態資源優勢,決定了昆明也必須走綠色發展、科學跨越之路。為此,昆明應加快形成促進綠色發展的政策導向和體制機制,學會向綠色能源求“新”要“強”,打好本土產品身上的“綠色招牌”、守護好昆明的好山好水,讓春城的青山綠水成為世人嚮往的“快樂老家”。

推動高品質跨越發展,要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高品質發展要求不斷提供更新、更好的商品和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和不斷升級的需求。為此,昆明圍繞發展定位,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實施方案》,著力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脫貧攻堅、生態環境、人才儲備、科技創新、教育衛生等七個方面補齊短板,以進一步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

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要以創新為支撐,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在“創新型雲南”建設邁開實質性步伐的同時,昆明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建立金磚國家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昆明—萬象科技創新中心,對高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和技能人才實行“零門檻”落戶,確保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5%等一系列具體舉措和發展目標。未來,昆明有望形成以新技術、新人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徵的創新發展環境。

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要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昆明的城市戰略定位。地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大湄公河次區域、泛珠三角經濟圈“三圈”交匯點的昆明,已經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和深化對外開放的前沿。把握高品質跨越式發展大勢,昆明應進一步突出省會帶動作用,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借鑒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樣本,建設好滇中城市經濟圈;運用好長江經濟帶的聯動機制,做好產業承接轉移工作;以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高端裝備製造業為主要抓手,補齊全省高品質發展的產業“短板”;立足自身發展實際,加快建設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

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是新時代的一場大考,考試的鐘聲已經敲響,要做好這份答卷,必須以綠色理念為引領、以供給體系為主攻方向、以創新發展為支撐、以國家和城市的戰略需求為動力,歸根到底,要把人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作為檢驗發展品質的最終尺規。為此,昆明要把增進市民的福祉作為高品質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交出新時代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合格答卷。(作者為經濟分析師、碩士,昆明日報特約評論員)

作好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答卷

朱靜雅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雲南時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就是搞好民族團結,雲南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昆明市作為雲南省省會,作為雲南省發展的火車頭,更是要在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過程中,唱好民族團結進步的這一宏大主題,在嚴格執行國家民族政策的同時,也必須要將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作為昆明市改革發展穩定的重頭戲。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要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雲南是一個多民族省份,昆明市也下轄了石林彝族自治縣、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三個少數民族聚居區,能否堅持好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民族政策,不單是對憲法規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係”的維護,也能對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起到更好的推動作用,更是切切實實對本市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

十九大報告中認為應當“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因而要將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工作做好做扎實,首先是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宗教觀和我黨促進民族團結工作的歷史與成效進行大力宣傳,讓民族同胞瞭解我黨我國的相關民族政策,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工作,促進國家統一,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因此,在作好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答卷之時,也一定要創新民族地區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利用網路新媒體與傳統的報紙、廣播、黑板報等形式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增強民族群眾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在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過程中,還必須要堅持走群眾路線,立足基層實際,使我們的示範工作能夠落到個體,落到實處,體現出每一個民族同胞的現實需求。群眾路線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線,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昆明市擁有彝族、白族、苗族、傈僳族等多種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也有建立在共同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基礎上各自不同的發展需求和目標。因此,針對不同的民族群眾,也應當採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這就需要我們在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過程中,能夠真真正正地讓我們的工作代表民族群眾,為群眾謀利益,將建設發展與各個民族自身需求緊密聯繫起來,才能使我們的事業取得長足的發展和不斷的勝利。

同時,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還必須要堅持榜樣的先鋒模範作用,以榜樣的力量來拉動整體區域的提升和深化。我黨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一直重視榜樣文化的建設,榜樣是一種建立在文化制度和意識形態屬性之上的精神力量,能夠為後進者提供發展的借鑒、鼓勵和動力。2017年,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命名了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雲南省共有9家單位入圍,而石林縣成為昆明市唯一一個上榜的示範區,其建立的領導責任機制、經費保障機制、目標考核機制、監督檢查機制、協調合作機制、輿論宣傳機制以及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培育等方法措施,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行性,值得學習。

作好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答卷,是昆明市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過程中和在堅持党的領導的過程中,所能凝聚的齊心協力團結奮鬥的強大力量。只有實現了民族團結進步,昆明市才能更好地開創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的新局面,才能在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方面貢獻出更強大的昆明力量。(作者為雲南財經大學講師、雲南大學在讀博士,昆明日報特約評論員)

作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答卷

李祉瑤

時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是答卷人。

作好一份份答卷,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廣泛凝聚人民群眾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生問題,保障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兜牢民生底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當前,昆明正在加快推進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努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群眾福祉獲得新改善,齊心協力為推動跨越發展奮力前行。要不驕不躁,保持清醒,既要肯定已取得的民生改善成績,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仍然存在的不足。

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靠的是實力,由此必須加大創新發展的力度,進一步深化改革,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特別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發展是解決民生問題的有效途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過程說到底就是創新發展的過程,通過創新發展和深化改革挖潛力、增效益、提高實力,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支撐。政府工作報告對保障和改善民生再加碼,實則就是需要創新發展、深化改革再深入,效益和實力大提高。

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守住底線、突出重點”。當前,我市正著力建立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業、工傷保險制度,加大對低保、五保、殘疾人等群體的救助力度,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切實“守住底線”、織牢民生安全的“網底”。同時,要“突出重點”,側重抓好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要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推進醫療保險付費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

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優化就業創業環境,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每年高校畢業生幾百萬人,要開發更多就業崗位,實施不間斷的就業創業服務,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比例。加大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幫扶力度,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做好淘汰落後產能職工安置和再就業工作。統籌農村轉移勞動力、退役軍人等就業工作。努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使勞動者生活更加體面、更有尊嚴。

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與創新發展並非是兩條平行線,而是相輔相成交叉在一起。在獲得效益的前提下,拿出一部分錢來用在人民群眾身上,為人民群眾解決熱點難點,排憂解難,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增強,將進一步激發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以主人翁的姿態,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轉化為動力,投身于創新創業中。將進一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由此又為民生的改善增加籌碼,循環往復,不斷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地推進創新發展。

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市,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大力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強化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嚴密防範、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使刑事案件下降,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要全面抓好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工作。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我們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把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的心思和精力凝聚到改革發展和幹事創業上來,樹立跨越之志、昂揚奮進之心,比學趕超、奮勇爭先,滿懷激情爭創一流,眾志成城推動跨越,以新的精神風貌、新的奮鬥姿態、新的發展理念、新的改革舉措,實現雲南高品質跨越式發展,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交出無愧於新時代的雲南答卷!(作者為昆明日報特約評論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