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是基因?它藏有那些資訊?

1953年4月25日, 沃森和克裡克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 提出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種雙螺旋結構模式。 去氧核糖核酸就是DNA, 它是構成基因的主要成分。 那麼, 什麼是基因呢?

我們在土壤裡撒下了南瓜種子, 生長成熟後, 我們就收穫到南瓜。 為什麼撒下南瓜的種子, 不會收到西瓜呢?原來這都是由生物界遺傳特性所決定的, 用什麼樣的植物種子, 只能長這樣植物, 而決不會長成別的。

生物界這種奇妙的遺傳特徵, 是隱藏在細胞核裡, 一種肉眼看不見、手摸不著的東西——基因所決定的。 因此, 先從基因, 這個名詞說起。

基因是英文gene的音譯, 它是丹麥科學家詹森取的名, 是指生物細胞內有遺傳能力的物質, 中文的意思是遺傳的基本因素, 是貯存特定遺傳信息的功能單位, 生物就靠基因這個“法寶”, 代代相傳, 生生不息。

基因包含在細胞核的染色體裡。 染色體只有在細胞分裂時,

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 細胞分裂時, 首先是染色體的分裂, 再導致細胞核和細胞的分裂。

染色體是由去氧核糖核酸(又名DNA)和蛋白質這二樣東西組成的。 蛋白質在裡面, 去氧核糖核酸包在外面, 好像一團棉球, 被很長很長的繩子環繞起來一樣。

去氧核糖核酸和普通有機化合物一樣, 是由碳、氫、氧、氮等元素組成, 有很長很長的分子鏈, 形狀像我們常吃的脆麻花或油條。 它能像西遊記裡孫悟空那樣有分身術, 能一變二, 二變四, 四變八……從而導致細胞按原樣複製出各式各樣的器官, 所以, 染色體的分裂, 實質上就是去氧核糖核酸的分裂。

所謂基因, 就是去氧核糖核酸分子長鏈上具有遺傳能力的片段, 它藏有遺傳信息。 正是它, 向細胞發出各種“命令”, 指揮生物按一定方式發育、繁殖、衰老, 直至死亡。 例如, 一個植物開什麼花, 結什麼果, 什麼時候開花, 什麼時候結果, 也都由基因決定。

雖然基因有點“頑固”, 但它還是可以改變的, 一旦生物受到環境劇烈的或長期的影響, 就會引起去氧核糖核酸分子的某種變化,

導致基因的突變, 從而使生物體發生變化, 這就是生物的變異, 也就是生物進化的一種過程。 由單細胞到人類, 就是經歷數十億年, 經過無數次遺傳變異的結果。

在不同生物細胞中, 基因的含量也不同, 低等生物基因就少, 高等動植物基因就多。 一般說來, 細菌只有幾百個基因;高等動植物就有成千上萬個基因;人類最多, 約有五萬多個基因。

對一切生物來說, 基因可分二大類, 一類叫結構基因, 它是表達生物特性的;另一類叫控制基因, 它是控制基因的基因, 例如, 植物開什麼顏色、什麼樣子的花是由結構基因決定的, 至於什麼時候開花, 則由控制基因決定了。

電子顯微鏡的發展, 使人們大開眼界,

能進一步認清基因的廬山真面目。 電子顯微鏡能把各種基因拍成照片, 供人們研究。 人們不僅已經知道基因的分子長度、大小、排列次序、空間構型等, 並且已成功地用一種特殊的手術刀——內切割酶, 對基因進行剪裁和移植。 以改變生物的遺傳性, 叫生物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美國科學家卡拉那曾成功地用人工辦法合成了有活性的酵母基因。 我國科學家也于1979年合成有71個核苷酸的核酸。 這給人類控制生物的遺傳提供了光輝的前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