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話劉若英:你只想到《後來》,但她說《後來的我們》唱著好多情歌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見習記者 沈傑群

這是48歲的劉若英頭一回做導演, 愛“奶茶”的人會一如既往陪伴和支持, 但觀眾不是第一次看青春愛情片, 眼睛早被那麼多好片子養“毒”了。 電影《後來的我們》五一檔上映後, 輿論風向和專業評價都會對這位元導演班“新同學”不留情面的, 即使她以往在其他班都是最討人喜歡的女生。

劉若英向我們感慨, 拍《後來的我們》, 她思考最多的一件事是:只要你真心誠意, 就是會有遺憾, 除非你根本不在乎那段情感。 “如果在乎就會有遺憾, 因為在乎你就會覺得, 是不是做得不夠好。 ”

“正因為這樣, 我會更加珍惜現在, 因為我覺得不是每一次都能夠讓自己全力以赴、奮不顧身, 不是每次都有機會的。 ”瞧瞧, 這句話說得多劉若英。

一輩子做個演好戲唱好歌的女藝人不夠嗎?不夠。 劉若英註定不是個容易定義的“圈裡人”。 她的人生胃口太豐富,

在你們盤點新花旦新熱搜時, 人家不聲不響, 在伏案寫作的路上跑了好遠, 現在又願意開拓新跑道:當導演是啥獨特滋味, 劉若英為什麼不試試?

井柏然形容, 真正的劉若英像一本書。 “她的成長經歷、愛情故事、事業的起伏……構成了每一個章節, 累積成她的智慧與厚度。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斜杠青年’, 歌手/演員/作家是劉若英的‘斜杠’。 而在2017年的秋天, 我化身為她的符號, 參與了“劉若英/導演”的誕生。 ”

伴隨電影上映, 近期劉若英的同名電影書《後來的我們》也出版了, 收錄了她新創作的18篇隨筆以及電影原著小說。 電影的故事, 原本叫作“過年, 回家”, 來自她2011年《我的不完美》一書中, 替臺灣人阿志與淑芳寫的信, 一個關於有情人漂泊和錯過的故事。

到了2018年, 高雄美濃的阿志變成北京的見清, 淑芳變成小曉。

劉若英很在乎寫作這件事, 很多人想像不到的在乎。

我以前最初讀到她的《一個人的KTV》、《生日快樂》等, 感覺奶茶精心打理著執於愛情的花園。 語言文字是因為那樣一個人的存在才擁有意義,

這是某個年紀的她和我們喜歡的。

劉若英曾在《東方早報》文化版開設過個人專欄“奶茶鋪”, 在《一廂情願》聊起對報紙的情分 :“我們家每天有六份報紙……大清早, 家裡的副官會把報童送來的報紙, 用熨斗一頁頁燙過一遍, 不是為了平整, 而是如此加工, 可不讓報上的油墨髒了祖父的手。 ”

一字一句極富神聖儀式感的描寫, 分明透露著文字在劉若英的心頭分量。 文末她認真寫道:“不管往好的或往壞的方向發展, 報紙還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不為別的, 就為了那溫度。 人在冷卻, 但還沒冷卻到不在乎這種溫度。 ”

螢屏銀幕之外, 劉若英懷揣著一個倔強守舊的文字江湖。 在作家圈, 儘管排不上一流的坐席, 而在浮躁的演藝圈,

她堅持認真寫下一點點發自肺腑的文字。

劉若英是一個很謹慎很謙卑的寫作者, 她告訴我們, 自己每寫完一段話, 通常先分享給無關這個事情的一兩個朋友, 看他們覺得好不好看, 感不感動。 然後給裡面提及名字的人, 跟他們確認她這樣寫有沒有問題。 “最後給經紀人跟團隊校稿,因為我會錯字連篇。”

身為井柏然眼中無敵的“斜杠青年”,寫作這件事發生在怎樣的場合?劉若英回答我的疑問:“我通常是在酒店寫東西,晚上收工回去寫,有時候是在家裡兒子睡著的時候寫東西,現在都是在車上寫。”

包括拍攝電影《後來的我們》,站到全場最忙的位置上,劉若英也要堅持用文字記錄。

劉若英認為“做導演”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和體驗,所以在籌備的時候,就萌生了做一本電影書的念頭。“但是當時並不知道後期會這麼忙。結果後來一邊做後期,比如他們在修後期的東西,我就一邊寫,然後晚上再寫寫。其實就是挖了一個坑給自己跳。”

她固執覺得,如果當時不記錄,後來都會忘記。

“我很尊重書的創作,我對書非常緊張的。但我覺得這個電影書更適合在電影上映之後再看,會更有感覺,所以在前期我就沒有做那麼多的宣傳,我相信在電影上映之後,大家看了電影,一定更懂得書中的感受。”

而第一次做導演,也要拍自己親筆寫的故事。這個決定是張一白促成的。

“很多人找過我,很多劇本丟給了我,但似乎他(張一白)最相信我能講好故事,他也聽得懂我的幽默與酸楚,在我的猶豫與不安中,他堅持了這念頭。”

這一句“我願意試試看”又經歷了好久。“從短文到劇本,從臺北到北京,他聽我說我想說的故事,而他總是有答案。北漂,就是那個答案。”

那麼做導演的人生初體驗是怎樣的?

“以前當演員,殺青後就走人。現在殺青,一部電影才完成一半。如果你要問我做導演跟演員的不同,我想細數起來可以寫三本書。”

劉若英說,早在10年前,“張姐”張艾嘉就已經鼓勵她可以往幕後發展。劉若英回憶當時自己內心是膽怯與抗拒的,“我看著如張姐這樣有才華的女導演如此辛苦,心想,好好的演員不做,誰要去做導演啊?哈哈!更何況,演戲對我來說都已是令人如此戰戰兢兢的艱巨的任務,我怎麼還有餘力可以做導演呢?”

不得不感歎張艾嘉的眼光,她瞭解劉若英,她先看到了後來的劉若英。

張一白說:“最後一裡路,爬也要爬過去。”在電影正式“交卷”前一天,劉若英說,現在她就剩下最後一口氣,要把這件事情堅持做完,否則前面所有團隊那麼多的努力就浪費了。

“他們跟我在一起的那些畫面一直在我的腦海裡,即便他們沒有在我的身邊,在這一路的路演過程中,我手機都會不斷地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加油和打氣。”

很多觀眾都自動把《後來的我們》和劉若英的成名曲《後來》綁定。劉若英解釋電影完全不是那首歌的延伸,還是基於她的短篇作品《過年,回家》。

劉若英說,是在辛苦摸索著電影名稱的過程中,五月天的新歌給了靈感,歌詞中提到:“只期待後來的你能快樂,那就是後來的我最想的,後來的我們依然走著,只是不再並肩了,朝各自的人生追尋了。”

“這不正是見清與小曉的戀情主題曲嗎?也是無數分手男女對對方後來的期許。”

“《後來的我們》跟《後來》這首歌是沒有關係的。在做的過程中,我發現愛情其實就這麼幾件事。”劉若英感歎,情歌唱來唱也就這麼幾件事,對大家可能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後來》,但這部電影,是她很多歌的總和。

後來的見清與小曉終究是錯過了,留存無限的想念,以及對“如果當時”未盡的想像。

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對成全自我的渴望,是每段愛情悲劇的根源,但也是我們看清自己,認識自己的開始。

必須承認,每當告別一個人,再遇見下一個人時,我們能給予愛情的東西就越來越少。但我們依然會感謝往昔的相遇,以及繼續和有緣人相愛下去,而不是無動於衷。

我們問劉若英,你覺得現在自己成了當初希望成為的人嗎?

她如是回答:有時候我會想,後來的我會是什麼樣子,可是我每天想的都不一樣。有時候,我就想什麼都不幹,有時候覺得我好像可以做一點事情。所以後來我會變成什麼樣,或者我有沒有成為我想變的那個樣子,其實那個答案一直在變。但不變的就是,我一直很希望自己能夠保有初衷,然後做一個誠實的人。

中青線上北京4月30日電

責編:董志成

“最後給經紀人跟團隊校稿,因為我會錯字連篇。”

身為井柏然眼中無敵的“斜杠青年”,寫作這件事發生在怎樣的場合?劉若英回答我的疑問:“我通常是在酒店寫東西,晚上收工回去寫,有時候是在家裡兒子睡著的時候寫東西,現在都是在車上寫。”

包括拍攝電影《後來的我們》,站到全場最忙的位置上,劉若英也要堅持用文字記錄。

劉若英認為“做導演”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和體驗,所以在籌備的時候,就萌生了做一本電影書的念頭。“但是當時並不知道後期會這麼忙。結果後來一邊做後期,比如他們在修後期的東西,我就一邊寫,然後晚上再寫寫。其實就是挖了一個坑給自己跳。”

她固執覺得,如果當時不記錄,後來都會忘記。

“我很尊重書的創作,我對書非常緊張的。但我覺得這個電影書更適合在電影上映之後再看,會更有感覺,所以在前期我就沒有做那麼多的宣傳,我相信在電影上映之後,大家看了電影,一定更懂得書中的感受。”

而第一次做導演,也要拍自己親筆寫的故事。這個決定是張一白促成的。

“很多人找過我,很多劇本丟給了我,但似乎他(張一白)最相信我能講好故事,他也聽得懂我的幽默與酸楚,在我的猶豫與不安中,他堅持了這念頭。”

這一句“我願意試試看”又經歷了好久。“從短文到劇本,從臺北到北京,他聽我說我想說的故事,而他總是有答案。北漂,就是那個答案。”

那麼做導演的人生初體驗是怎樣的?

“以前當演員,殺青後就走人。現在殺青,一部電影才完成一半。如果你要問我做導演跟演員的不同,我想細數起來可以寫三本書。”

劉若英說,早在10年前,“張姐”張艾嘉就已經鼓勵她可以往幕後發展。劉若英回憶當時自己內心是膽怯與抗拒的,“我看著如張姐這樣有才華的女導演如此辛苦,心想,好好的演員不做,誰要去做導演啊?哈哈!更何況,演戲對我來說都已是令人如此戰戰兢兢的艱巨的任務,我怎麼還有餘力可以做導演呢?”

不得不感歎張艾嘉的眼光,她瞭解劉若英,她先看到了後來的劉若英。

張一白說:“最後一裡路,爬也要爬過去。”在電影正式“交卷”前一天,劉若英說,現在她就剩下最後一口氣,要把這件事情堅持做完,否則前面所有團隊那麼多的努力就浪費了。

“他們跟我在一起的那些畫面一直在我的腦海裡,即便他們沒有在我的身邊,在這一路的路演過程中,我手機都會不斷地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加油和打氣。”

很多觀眾都自動把《後來的我們》和劉若英的成名曲《後來》綁定。劉若英解釋電影完全不是那首歌的延伸,還是基於她的短篇作品《過年,回家》。

劉若英說,是在辛苦摸索著電影名稱的過程中,五月天的新歌給了靈感,歌詞中提到:“只期待後來的你能快樂,那就是後來的我最想的,後來的我們依然走著,只是不再並肩了,朝各自的人生追尋了。”

“這不正是見清與小曉的戀情主題曲嗎?也是無數分手男女對對方後來的期許。”

“《後來的我們》跟《後來》這首歌是沒有關係的。在做的過程中,我發現愛情其實就這麼幾件事。”劉若英感歎,情歌唱來唱也就這麼幾件事,對大家可能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後來》,但這部電影,是她很多歌的總和。

後來的見清與小曉終究是錯過了,留存無限的想念,以及對“如果當時”未盡的想像。

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對成全自我的渴望,是每段愛情悲劇的根源,但也是我們看清自己,認識自己的開始。

必須承認,每當告別一個人,再遇見下一個人時,我們能給予愛情的東西就越來越少。但我們依然會感謝往昔的相遇,以及繼續和有緣人相愛下去,而不是無動於衷。

我們問劉若英,你覺得現在自己成了當初希望成為的人嗎?

她如是回答:有時候我會想,後來的我會是什麼樣子,可是我每天想的都不一樣。有時候,我就想什麼都不幹,有時候覺得我好像可以做一點事情。所以後來我會變成什麼樣,或者我有沒有成為我想變的那個樣子,其實那個答案一直在變。但不變的就是,我一直很希望自己能夠保有初衷,然後做一個誠實的人。

中青線上北京4月30日電

責編:董志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