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如何實現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型?工信部回應

中新經緯用戶端4月25日電 25日, 國新辦就2018年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舉行發佈會。 工業和資訊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陳因在發佈會上表示,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 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和重點, 工信部將從四個方面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升級的適應性, 加快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步伐。

有媒體在發佈會上提問稱, 目前中國應該算是製造大國, 但是依然稱不上製造強國, 有很多東西我們能設計出來, 但是我們無力把它製造出來, 請問工信部針對這種局面, 有沒有什麼具體的解決辦法來對此加以改善。

陳因回應稱,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製造強國建設,

全面開展品質提升行動, 來一場中國製造的品質革命。

陳因表示,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 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和重點。 工信部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著眼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 努力提高製造業供給體系品質, 不斷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升級的適應性, 加快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步伐。

一是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 增強中高端供給能力。 統籌推進“中國製造2025”五大工程, 實施新材料產業“摺子工程”, 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 大力培育新動能。 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全面提升先進製造業品質優勢。

二是加強製造業品質品牌建設。

在已開展消費品“三品”專項行動、裝備製造業品質品牌提升專項行動的基礎上, 2018年起在原材料行業開展品質提升專項行動。

三是以培育高端綠色消費帶動供給品質提升。 推動資訊消費擴大升級, 制定發佈資訊消費發展指南, 深化國家資訊消費試點示範城市創建, 推動智慧家居、可穿戴設備、虛擬顯示、區塊鏈等熱點產品及服務創新研發。

四是營造有利於提高製造業供給品質的良好環境。 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對新技術新業態採取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監管模式。 落實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政策措施。 圍繞製造業發展的重點領域, 創新人才培養引進方式,

完善人才激勵機制,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建立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指標體系、政策體系和評價體系, 創新和完善制度環境。 (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 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