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頑疾 開出良藥 5月1日起建築垃圾不能再“任性”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 建築垃圾增長迅速, 2016年, 濟南市市區因工程建設、拆遷、裝飾裝修產生的建築垃圾多達3000萬噸, 給市容環境衛生和生態資源保護帶來巨大壓力。

濟南市城管局副局長韓軍介紹, 《條例》是濟南市出臺的關於建築垃圾管理的第一部條例, 通過立法的方式來解決建築垃圾治理問題, 是濟南城管走向制度化、法制化必由的路。

《濟南市城市建築垃圾管理條例》從籌畫醞釀到正式出臺,

前後經歷了近10年時間。 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室副主任張瑞介紹, 《條例》去年10月份進行了初審, 市人大常委會初審之後發現, 這裡面的問題比較複雜,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決定, 第一次採取了隔次審議。 2018年的2月份, 提交市人大常委會進行第二次審議。

在四個月的隔次審議期間, 相關部門形成了10萬字研究資料和調研報告, 進一步完善了對《條例》進行了進一步完善。

2018年2月27號, 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該《條例》, 決定報請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審議。 2018年3月29號, 省十三屆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該《條例》。

張瑞介紹, 《條例》把握了三個方面的大問題, 一是按照環境保護進行通盤考慮和解決, 二是把建築垃圾消納場定位為城市基礎設施之一, 三是加大今後濟南市的建築垃圾綜合化利用問題。

《條例》的出臺,填補了濟南市建築垃圾法制化治理的空白。市城管局副局長韓軍介紹,過去城市建築垃圾的管理,是依靠檔、依靠規範來進行治理,《條例》正式實施之後,整個城市建築垃圾的管理就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道路。

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室副主任張瑞還介紹到,《條例》是有史以來最為系統、最為全面、最為徹底的制度性的安排,會起到非常重要和積極的規範引導作用。

《條例》的出臺,填補了濟南市建築垃圾法制化治理的空白。市城管局副局長韓軍介紹,過去城市建築垃圾的管理,是依靠檔、依靠規範來進行治理,《條例》正式實施之後,整個城市建築垃圾的管理就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道路。

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室副主任張瑞還介紹到,《條例》是有史以來最為系統、最為全面、最為徹底的制度性的安排,會起到非常重要和積極的規範引導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