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京女子圖鑒丨華為孟晚舟都不敢苟同的職場真相,你居然信了?

生活畢竟不是拍電視劇, 職場中也從來沒有那麼多的“貴人相助”。

這兩天, 又有一部現象級職場電視劇刷爆朋友圈, 同樣引起了無數在北上廣打拼的年輕女孩子的討論和爭議。

其實對於職場電視劇, 一開始觀眾就不應該報太大的期望, 畢竟為了符合“努力拼搏就會有回報”這種正能量主題和觀點, 主人公最後都免不得要“開掛”。

所以, 在看《北京女子圖鑒》之前, 很多人以為終於有一部真正反映北上廣女性職場題材的電視劇了, 結果開播沒多久, 就發現劇情還是朝著瑪麗蘇偶像劇的發展一去不復返。

但有句話不得不說, 生活畢竟不是拍電視劇, 職場中也從來沒有那麼多的“貴人相助”。

尤其是在女性非常多的會計職場中, 真正能比的上陳可的開掛程度的, 或許連“華為公主”孟晚舟都不敢苟同。

三個例子

反襯出會計職場的現實

很多人在看到陳可初到北京,

被高額的房租、擁擠的地鐵、失敗的面試卷入絕望時, 都有一種很強的代入感, 想到了自己初到北京打拼的模樣。 但放到會計職場中, 陳可的每一次“逆境求生”都是會計人要奮鬥很久才有希望做到的事情。

1、學歷, 是求職的第一道法門

陳可的幾次求職, 都是在“貴人相助”下實現的晉升和跨越。 初到北京寄住在老同學王濤家裡, 在王濤表現出了內心的齷齪想法時, 陳可毅然離開王濤家, 關門的同時又轉身問之前介紹的工作還算不算。

後來又在丟了第一份工作之後, 憑藉剛認識不久的吳總, 成功找到了新的工作。

而現實中, 沒有幾個人能一直憑藉如此的人脈一路順風順水。 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華為公主”孟晚舟, 也是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 初入華為時做的還是總機轉接和檔列印等工作。

1998年拿到華中科技大學管理碩士學位後, 才從行政轉到財務, 開始自己後期的財務運營和管理之路。 從2003年起, 孟晚舟負責建立全球統一的華為財務組織, 並在2005年到2009年期間,

主導建立了5個財務共用中心。

經過在華為20多年的打拼, 一步步走到今天華為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的位子。

尤其是現在社會, 像陳可一樣的大學畢業生比比皆是, 沒有一個名校畢業的學歷, 沒有985碩士畢業的背景, 在求職中需要經歷的坎坷, 遠不止陳可經歷的那般簡單。

2、 證書, 是升職加薪的必經之路

工作以後, 大多數人想的都是如何快速的升職加薪, 讓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 當然, 陳可確實是做到了, 但是她的限量版手錶、包包, 上千塊的內衣, 皆是出自富二代男朋友之手。

甚至, 為了趕時間陪男朋友去應酬, 她對遲到的客戶大發脾氣, 稱客戶浪費了自己的時間, 然後轉頭離去, 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但現實中, 無數普通的會計人拿著5千塊的工資加班到晚上十點, 為了一個表格或者是一個資料被上司批評的狗血淋頭。 稍微有點時間, 他們想的不是出去玩, 而是趕緊考證提升自己的實力, 一步步慢慢的往上爬。

反觀我們財會行業的幾大非常著名的CFO, 阿裡巴巴首席財務官武衛、搜狐CFO余楚媛等等, 無一不是手握幾張含金量極高的財經證書,從一個事務所小小的審計員,一步步打拼到了今天。

3、實力,是征服職場的最好籌碼

陳可的開掛之處還在於,在自己失去住所的時候,就有年輕貌美的女上司讓她住到自己家裡,而且,貴重的墨鏡和包包可以隨便用。

只是因為一句“看見你就好像看見了年輕時的我”。

如果現實中,上司和員工都是這樣的關係的話,那北上廣的求職者估計已經把每一條馬路都堵死了。

其實,在北京和上海的早高峰地鐵裡擠一圈,就會發現有無數穿著時髦,打扮漂亮的女孩子,左手拎著包,右手拎著午飯,晃晃悠悠的擠在人群中,一面怕被人踩髒了高跟鞋,一面怕被人擠翻了帶的午飯。

但只要走進公司,從來沒有人在意你在地鐵裡經歷了什麼。

哪怕你晚上加班到10點,回到家後還有無數的CPA課程等著你去看,無數的財務報表等著你去處理,老闆只關心你給公司創造了哪些價值,帶來了哪些利益。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四大的員工說,一次出差路上,他們經理隨口問他們,晚上加班回去一般都幾點休息。他們就說大概12點,本以為這個時間已經很晚了,結果他們經理說,你們這麼早就睡了,不學到晚上一兩點,哪能考得出CPA啊。

雖然覺得有點殘酷,但說白了,這才是職場的真相。尤其是在競爭這麼激烈的會計行業,四大的員工尚且如此努力,有幾個小會計能有像陳可一般開掛的能力。

02

職場中

財務人必須明白的晉升法則

其實,所謂的職場潛規則大都大同小異,真正能撬動潛規則的,就是職場人自身具備的能力和職業素質。明白了自己所處的行業的晉升法則,並為此付出自己的全力,才是大多數職場人晉升最快的捷徑。

拋開陳可的自帶光芒屬性,把目光放回到自己所處的行業之中就能發現,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才是自己從底層向高層晉升的不二法則。

而在會計職場中,從出納到財務總監,往往中間的每一步都不容忽視。即便是很多從會計師事務所直接跳槽到企業做財務經理的人中,他們也經歷了在事務所從審計助理,到審計員、高級審計員等一步步的發展。

我們以晉升最快、前途相對比較好的會計師事務所員工為例,根據調查資料顯示,從一名小審計到事務所合夥人,一般需要13年左右的時間。做到事務所合夥人之後,可以直接跳到大企業做財務總監,進而再一步步向首席財務官,也就是CFO不斷發展。

而事務所的這13年工作時長和積累的經驗,放到企業中起碼相當於普通財務人至少15年的工作時長。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財務人明明知道事務所很苦,卻還是要去事務所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的原因。

包括去年,我們採訪的6位高頓CPA六科學霸,其中有4位都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還有一位想從政府會計轉到事務所工作。與他們而言,在事務所用更多的工作時長,去換取未來在企業更好的晉升,是一件非常公平的事情。

03

拼人脈背後

要有自己的實力

當然,我們並不否認人脈是我們成功路上的一大捷徑,甚至對很多人來講,人脈可以改變自己的職業生涯,讓自己的人生從此發生改變。

但在人脈背後,或者是自己根本沒有人脈的時候,如果沒有相應的實力去襯托自己的野心,就會變成一件看起來非常可笑的事情。

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華為公主”孟晚舟,很多人都在說,如果她不是任正非的女兒,她也不會這麼快當上華為的副董事長,但是認真審視孟晚舟的學歷和工作背景,其實並不比當下的任何一位出名的CFO差。

換成其他任何一位名校出身的財會專業碩士,在華為打拼二十幾年,也有很大的可能會坐到孟晚舟今天這個位子。當她帶領著華為的財務團隊在全球搭建華為財務組織,讓這個組織能夠低成本、高效率運行時,她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任正非這個名字所能賦予的價值。

誠然,在北上廣這樣的城市打拼,“潛規則”必不可少,但如何看透這些“潛規則”背後的本質,保持自己的初心一直努力,才是真正值得每一個職場人去深思的事情。

▎高頓原創文章,首發註冊會計師(ID:gaoduncpa),作者小七,高頓財經簽約專欄作者。高頓網校整理發佈。

無一不是手握幾張含金量極高的財經證書,從一個事務所小小的審計員,一步步打拼到了今天。

3、實力,是征服職場的最好籌碼

陳可的開掛之處還在於,在自己失去住所的時候,就有年輕貌美的女上司讓她住到自己家裡,而且,貴重的墨鏡和包包可以隨便用。

只是因為一句“看見你就好像看見了年輕時的我”。

如果現實中,上司和員工都是這樣的關係的話,那北上廣的求職者估計已經把每一條馬路都堵死了。

其實,在北京和上海的早高峰地鐵裡擠一圈,就會發現有無數穿著時髦,打扮漂亮的女孩子,左手拎著包,右手拎著午飯,晃晃悠悠的擠在人群中,一面怕被人踩髒了高跟鞋,一面怕被人擠翻了帶的午飯。

但只要走進公司,從來沒有人在意你在地鐵裡經歷了什麼。

哪怕你晚上加班到10點,回到家後還有無數的CPA課程等著你去看,無數的財務報表等著你去處理,老闆只關心你給公司創造了哪些價值,帶來了哪些利益。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四大的員工說,一次出差路上,他們經理隨口問他們,晚上加班回去一般都幾點休息。他們就說大概12點,本以為這個時間已經很晚了,結果他們經理說,你們這麼早就睡了,不學到晚上一兩點,哪能考得出CPA啊。

雖然覺得有點殘酷,但說白了,這才是職場的真相。尤其是在競爭這麼激烈的會計行業,四大的員工尚且如此努力,有幾個小會計能有像陳可一般開掛的能力。

02

職場中

財務人必須明白的晉升法則

其實,所謂的職場潛規則大都大同小異,真正能撬動潛規則的,就是職場人自身具備的能力和職業素質。明白了自己所處的行業的晉升法則,並為此付出自己的全力,才是大多數職場人晉升最快的捷徑。

拋開陳可的自帶光芒屬性,把目光放回到自己所處的行業之中就能發現,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才是自己從底層向高層晉升的不二法則。

而在會計職場中,從出納到財務總監,往往中間的每一步都不容忽視。即便是很多從會計師事務所直接跳槽到企業做財務經理的人中,他們也經歷了在事務所從審計助理,到審計員、高級審計員等一步步的發展。

我們以晉升最快、前途相對比較好的會計師事務所員工為例,根據調查資料顯示,從一名小審計到事務所合夥人,一般需要13年左右的時間。做到事務所合夥人之後,可以直接跳到大企業做財務總監,進而再一步步向首席財務官,也就是CFO不斷發展。

而事務所的這13年工作時長和積累的經驗,放到企業中起碼相當於普通財務人至少15年的工作時長。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財務人明明知道事務所很苦,卻還是要去事務所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的原因。

包括去年,我們採訪的6位高頓CPA六科學霸,其中有4位都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還有一位想從政府會計轉到事務所工作。與他們而言,在事務所用更多的工作時長,去換取未來在企業更好的晉升,是一件非常公平的事情。

03

拼人脈背後

要有自己的實力

當然,我們並不否認人脈是我們成功路上的一大捷徑,甚至對很多人來講,人脈可以改變自己的職業生涯,讓自己的人生從此發生改變。

但在人脈背後,或者是自己根本沒有人脈的時候,如果沒有相應的實力去襯托自己的野心,就會變成一件看起來非常可笑的事情。

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華為公主”孟晚舟,很多人都在說,如果她不是任正非的女兒,她也不會這麼快當上華為的副董事長,但是認真審視孟晚舟的學歷和工作背景,其實並不比當下的任何一位出名的CFO差。

換成其他任何一位名校出身的財會專業碩士,在華為打拼二十幾年,也有很大的可能會坐到孟晚舟今天這個位子。當她帶領著華為的財務團隊在全球搭建華為財務組織,讓這個組織能夠低成本、高效率運行時,她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任正非這個名字所能賦予的價值。

誠然,在北上廣這樣的城市打拼,“潛規則”必不可少,但如何看透這些“潛規則”背後的本質,保持自己的初心一直努力,才是真正值得每一個職場人去深思的事情。

▎高頓原創文章,首發註冊會計師(ID:gaoduncpa),作者小七,高頓財經簽約專欄作者。高頓網校整理發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