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著名物理學家介紹,來看看這些站在物理界頂端的牛人

極客數學幫著名物理學家介紹, 來看看這些物理界頂端的牛人們, 為了物理這門學科的發展做出了怎麼樣的貢獻。 來看看今天極客數學幫整理的著名物理學家介紹吧。

斯蒂芬·威廉·霍金

霍金(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 男, 出生於英國牛津, 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 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

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 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1963年, 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 當時, 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 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

1965年, 23歲時他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

1973年, 他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 發現黑洞會像天體一樣發出輻射, 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品質成反比, 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 而溫度卻越變越高, 最後以爆炸而告終。 黑洞輻射或霍金輻射(包括de Sitter空間中的霍金輻射)的發現具有極其基本的意義,

它將廣義相對論、量子場論和熱力學統一在一起, 其為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論。

1980年以後, 霍金的興趣轉向了量子宇宙論, 提出了能解決宇宙第一推動問題的無邊界條件。 2004年7月, 他承認了自己原來的“黑洞悖論”觀點是錯誤的。 《時間簡史》的副題是從大爆炸到黑洞。 史蒂芬·威廉·霍金認為他一生的貢獻是在經典物理的框架裡, 證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點的不可避免性, 黑洞越變越大, 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裡, 他指出, 黑洞因輻射而越變越小, 大爆炸的奇點不斷被量子效應所抹平, 而且整個宇宙空間正是起始於此。 理論物理學的細節在未來的20年中還會有變化, 但就觀念而言,

已經相當完備了。

楊振寧

楊振寧, 1922年10月1日出生於安徽合肥,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中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 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瞭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 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2年, 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1944年, 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

1945年, 獲穆藕初獎學金 , 赴美留學;

1948年, 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任芝加哥大學講師、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

1955年, 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教授;

1966年, 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長;

1986年, 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1998年, 任清華大學教授;

2017年, 恢復中國國籍;

2018年, 任西湖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貢獻。 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闢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此外,楊振寧推動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的成立。

埃爾溫·薛定諤

埃爾溫·薛定諤(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發展了分子生物學。維也納大學哲學博士。蘇黎世大學、柏林大學和格拉茨大學教授。在都柏林高級研究所理論物理學研究組中工作17年。因發展了原子理論,和狄拉克共獲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又於1937年榮獲馬克斯·普朗克獎章。

1887年埃爾溫·薛定諤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附近的埃德伯格。在薛定諤幼年時期,他深受叔本華的影響,因此,他廣泛閱讀叔本華的作品,他的一生對色彩理論、哲學、東方宗教深感興趣。特別是印度教。

1898年進入了文理高中,從1906年至1910年在維也納大學學習物理與數學並在1910年取得博士學位。此後在維也納物理研究所工作,他當時的同事包括弗蘭茨·瑟拉芬·埃克斯納,弗雷德里希·哈瑟諾爾和柯勞什。在大學期間薛定諤還同園藝家弗朗茨·弗利摩爾保持了很神秘的友誼。

1926年薛定諤提出其波動方程時已39歲,在這一點上,他倒是與其柏林大學的前任普朗克不無相似。在短短不到五個月時間裡,一連發表了六篇論文,不僅建立起波動力學的完整框架,系統地回答了當時已知的實驗現象,而且證明了波動力學與海森伯矩陣力學在數學上是等價的,令整個物理學界為之震驚(狄拉克也單獨的證明了這個結論)。

頗有諷刺意味的是,儘管為革命性的量子力學作出了基礎性的貢獻,薛定諤本人的初衷卻是恢復微觀現象的經典解釋;而更令人稱絕的是,薛定諤本人坦承他的科學工作,常常並非是獨創性的,但他總能敏銳地抓住一些人的創新性觀念,加以系統的構建和發揮,從而構成第一流的理論:波動力學來自德布羅意,《生命是什麼》來自玻爾和德爾布呂克,而“薛定諤的貓”則來自愛因斯坦。

1926年他提出著名的薛定諤方程,為量子力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方程的提出只是稍晚於沃納·海森堡的矩陣力學學說,此方程至今仍被認為是絕對的標準,它使用了物理學上所通用的語言即微分方程。這使薛定諤一舉成名,他還在同年證明了自己的波動力學是與海森堡和玻恩的矩陣力學在數學上是等價的。

以上就是極客數學幫整理的有關於著名物理學家介紹,來看看這些站在物理界頂端的牛人的全部內容了。

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闢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此外,楊振寧推動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的成立。

埃爾溫·薛定諤

埃爾溫·薛定諤(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發展了分子生物學。維也納大學哲學博士。蘇黎世大學、柏林大學和格拉茨大學教授。在都柏林高級研究所理論物理學研究組中工作17年。因發展了原子理論,和狄拉克共獲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又於1937年榮獲馬克斯·普朗克獎章。

1887年埃爾溫·薛定諤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附近的埃德伯格。在薛定諤幼年時期,他深受叔本華的影響,因此,他廣泛閱讀叔本華的作品,他的一生對色彩理論、哲學、東方宗教深感興趣。特別是印度教。

1898年進入了文理高中,從1906年至1910年在維也納大學學習物理與數學並在1910年取得博士學位。此後在維也納物理研究所工作,他當時的同事包括弗蘭茨·瑟拉芬·埃克斯納,弗雷德里希·哈瑟諾爾和柯勞什。在大學期間薛定諤還同園藝家弗朗茨·弗利摩爾保持了很神秘的友誼。

1926年薛定諤提出其波動方程時已39歲,在這一點上,他倒是與其柏林大學的前任普朗克不無相似。在短短不到五個月時間裡,一連發表了六篇論文,不僅建立起波動力學的完整框架,系統地回答了當時已知的實驗現象,而且證明了波動力學與海森伯矩陣力學在數學上是等價的,令整個物理學界為之震驚(狄拉克也單獨的證明了這個結論)。

頗有諷刺意味的是,儘管為革命性的量子力學作出了基礎性的貢獻,薛定諤本人的初衷卻是恢復微觀現象的經典解釋;而更令人稱絕的是,薛定諤本人坦承他的科學工作,常常並非是獨創性的,但他總能敏銳地抓住一些人的創新性觀念,加以系統的構建和發揮,從而構成第一流的理論:波動力學來自德布羅意,《生命是什麼》來自玻爾和德爾布呂克,而“薛定諤的貓”則來自愛因斯坦。

1926年他提出著名的薛定諤方程,為量子力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方程的提出只是稍晚於沃納·海森堡的矩陣力學學說,此方程至今仍被認為是絕對的標準,它使用了物理學上所通用的語言即微分方程。這使薛定諤一舉成名,他還在同年證明了自己的波動力學是與海森堡和玻恩的矩陣力學在數學上是等價的。

以上就是極客數學幫整理的有關於著名物理學家介紹,來看看這些站在物理界頂端的牛人的全部內容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