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樣本丨富陽鄉鎮生態環境報告制度火了!今年將在全省推廣

富陽探索實施一年多的鄉鎮生態環境報告制度成為全省樣本。 近日, 省環保廳發佈資訊, “全面建立生態環境狀況報告制度”已被列入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2017年工作計畫, 由省環保廳牽頭負責。 全省“全面建立生態環境狀況報告制度”改革工作也已全面啟動。

鄉鎮生態環境報告制度的煉成

2015年底, 富陽在全省範圍內首創鄉鎮生態環境品質報告制度, 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必須採用召開生態環境品質報告會的形式, 每年不少於一次, 作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專題報告, 向社會通報環境品質和生態改善情況。

吃頭口水的淥渚鎮

淥渚鎮是建材之鄉, 也是全區礦山、碼頭的主要分佈地, 產業結構給生態保護和環境整治帶來的壓力很大, 道路髒、揚塵大, 過去群眾反映最集中的就是環境污染問題。

實行生態環境報告制度後的淥渚鎮蓮橋村

為了更加明確擔負的環保目標任務, 2016年3月, 淥渚鎮梳理出鎮、村、企業三級生態環保責任清單, 並與全鎮13個行政村、91家企業簽訂了生態環保目標責任書。

淥渚鎮的這份村級環保責任清單總分100分, 內容有13項任務指標, 根據工作重要性確定相應分值。 整合巡防隊資源, 建立村級環保志願者隊伍, 黨支部分擔環保監督並互相監督……村級生態環保責任清單推行後, 各行政村都要將環保村級責任寫入村規民約。

2015年底, 淥渚鎮在全省鄉鎮中率先公開作鄉鎮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報告。

2016年3月, 淥渚鎮作為富陽生態責任清單試點鄉鎮之一, 建立了村、企業、鄉鎮三級生態責任清單, 簽訂三級生態環保目標責任書, 建立三級環保聯絡員隊伍。

2016年以來, 富陽各鄉鎮陸續落實生態責任報告制度, 向轄區百姓報告環保工作開展情況。

在區人大常委會的推動下, 鄉鎮(街道)人大加強對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 並明確在年中鄉鎮人代會、街道政情報告會上, 聽取生態環境專題報告。

鄉鎮主要負責人每年至少報告一次

《富陽區鄉鎮街道生態環境品質報告制度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規定, 鄉鎮(街道)生態環境品質報告參與者包括鄉鎮黨委、政府(黨工委、街道辦事處), 本區域“兩代表一委員”、各村級組織和其他各界社會代表。

對於報告次數,

《辦法》明確, 原則上每年不少於一次, 但每季和半年度要對環保目標責任落實情況進行分析、跟蹤, 傾聽群眾意見, 接受群眾監督。 遇特殊情況隨時報告。

《辦法》明確, 鄉鎮(街道)生態環境品質報告原則上採用召開生態環境品質報告會的形式, 環節必須包括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作生態環境品質報告, 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意見建議徵詢, 黨委、政府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工作滿意度測評, 黨委、政府表態發言。

為便於操作實施, 《辦法》結合鄉鎮特點, 沒有硬性規定面對面的現場提問, 而是讓各鄉鎮(街道)結合實際情況, 設置與會代表現場提問政府解答、企業或村民代表表態發言等環節。

同時要求鄉鎮(街道)必須廣泛徵求社會各界對改善轄區內環境品質和做好生態環保工作的意見建議。 收集後及時梳理,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落實整改措施。較突出的問題和較集中的意見建議應列入下階段生態環保工作重點。

這一制度讓鄉鎮(街道)從配合環保工作,逐步成為生態環保工作中的主角,解決環保監管“最後一公里”問題。為了實現鄉鎮(街道)生態環境品質報告制度的實效最大化,富陽環保局還將報告制度的實施情況納入年度生態環保考核體系,將環保責任鏈延伸到村企(社區)一級,把生態環保任務落到最基層。同時,細分生態環保任務,改變以前環保工作局限在一人或一部門的情況,做到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現場解決問題,爭取環保小問題不出村,一般問題不出鄉鎮、不出街道。2016年,區環保局共受理各類環境信訪、舉報2328件,較2015年下降35%。

浙江省今年將全面推廣

浙江省此項改革,是根據《環境保護法》有關規定,結合富陽區對鄉鎮(街道)年度生態環境報告制度的探索實踐,將報告內容拓展到生態環保重點工作和重大環境問題,將實施範圍延伸到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層面,實現省、市、縣、鄉鎮(街道)四級生態環境狀況報告制度全覆蓋。

生態環境品質報告制度的實施,意味著鄉鎮各辦公室要對分管工作範圍內的環保工作一管到底,環保責任向鄉鎮、村、企業層層延伸。這項制度實施以來,富陽區從部門到鄉鎮,從村民到企業,每個人的生態環保理念、工作方式,都悄然發生了變化。

收集後及時梳理,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落實整改措施。較突出的問題和較集中的意見建議應列入下階段生態環保工作重點。

這一制度讓鄉鎮(街道)從配合環保工作,逐步成為生態環保工作中的主角,解決環保監管“最後一公里”問題。為了實現鄉鎮(街道)生態環境品質報告制度的實效最大化,富陽環保局還將報告制度的實施情況納入年度生態環保考核體系,將環保責任鏈延伸到村企(社區)一級,把生態環保任務落到最基層。同時,細分生態環保任務,改變以前環保工作局限在一人或一部門的情況,做到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現場解決問題,爭取環保小問題不出村,一般問題不出鄉鎮、不出街道。2016年,區環保局共受理各類環境信訪、舉報2328件,較2015年下降35%。

浙江省今年將全面推廣

浙江省此項改革,是根據《環境保護法》有關規定,結合富陽區對鄉鎮(街道)年度生態環境報告制度的探索實踐,將報告內容拓展到生態環保重點工作和重大環境問題,將實施範圍延伸到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層面,實現省、市、縣、鄉鎮(街道)四級生態環境狀況報告制度全覆蓋。

生態環境品質報告制度的實施,意味著鄉鎮各辦公室要對分管工作範圍內的環保工作一管到底,環保責任向鄉鎮、村、企業層層延伸。這項制度實施以來,富陽區從部門到鄉鎮,從村民到企業,每個人的生態環保理念、工作方式,都悄然發生了變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