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2018年,變革中的北海

2018年4月12日, 在北海市舉辦的“新時代·新北海”在北海新聞發佈廳順利舉行。 北海市新聞辦向當場的媒體和嘉賓介紹了北海全市一年來經濟社會各領域取得的成就。

一年來, 廣西北海市深入學習貫徹習積極踐行“打造向海經濟”的重要思想, 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效、實踐經驗和發展啟示, 首先來看北海是如何寫好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廣西新篇章的重要遵循的。

(一)【第一站】海上絲綢之路之韻

◆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

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前身為合浦縣博物館, 館區占地面積1330平方米, 總建築面積4100平方米, 總投資800多萬元。 館內建築有仿漢石闕大門、漢墓保護展示廳、主體中心文物陳列廳、辦公樓、保安宿舍樓等仿漢代風格建築, 是區內唯一以漢文化展示為主的遺址類博物館。

一件件當地出土的文物, 見證了合浦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早期始發港的歷史。

◆合浦漢墓群

漢代墓葬群。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合浦縣廉州鎮東南郊望牛嶺、風門嶺、寶塔山和東北郊堂排一帶。 大部分保存有高大的土堆。 自70年代以來, 已發掘400餘座。

出土文物上萬件。 墓室分土坑和磚室兩種。 墓室除放置棺具的主室外, 有的還有耳室或側室。 墓道多數為斜坡式, 個別為階梯式。

◆大浪古城遺址、草鞋村遺址

大浪古城遺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石灣鎮大浪村, 是漢代大型聚落遺址, 對“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具有考古研究價值。

大浪古城邊長220米左右, 占地面積約為50000平方米, 出土屬西漢早中期的泥質陶和夾質陶等文物及兩座墓葬, 填補合浦縣漢墓早中期的缺環。 2009年, 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核定並公佈為第六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 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第二站】“向海經濟”重中之重——鐵山港

鐵山港區因千古良港而得名, 是桂東南地區最重要的出海通道, 擁有眾多優良港口, 鐵山港區還是北海市的重要工業基地。

鐵山港有區位優勢,發展前景廣闊,將來是北部灣經濟區一個重要依託。要建設好北部灣港口,打造好向海經濟。我們常說要想富先修路,在沿海地區要想富也要先建港。

◆中石化——北海煉化

中國石化北海煉化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海煉化)地處廣西北海市鐵山港區臨海工業區,是中國石化在西南地區唯一的煉化企業。

北海煉化目前擁有12套主要生產裝置以及汙水處理、餘熱回收等44套輔助系統。總部還配套建設了320萬方原油商業儲備庫、北海至南寧成品油管道工程以及湛江至鐵山港原油管道工程。

北海煉化原油加工能力為500萬噸/年,聚丙烯生產能力為20萬噸/年,主要產品包括:成品油、石油焦、硫磺、聚丙烯、苯、液化石油氣、石腦油等,是廣西最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

◆北海天然氣

中石化北海液化天然氣(LNG)項目是由中國石化和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公司共同投資建設,包括一座可以接卸8至26.6萬方LNG船舶的專用碼頭和4座16萬m3儲罐及工藝處理設施。接收站的主要功能為接卸來自澳大利亞的LNG,然後經過儲罐存儲、工藝設施氣化外輸以供應下游用戶用氣需求。專案一期設計年接卸能力為300萬噸,約合40.5億立方米。

2017年,北海LNG接收站安全接卸16艘LNG船舶,累計接卸LNG107萬噸。為廣西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大量清潔能源,為廣西的環境保護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三)【第三站】金海灣紅樹林保護區

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是我國極富濱海濕地風情和漁家文化內涵的黃金景點。位於北海市區東南方約15公里處,與素有“天下第一灘”之稱的國家4A級景區北海銀灘一脈相連。

整個景區面積約6000畝,紅樹林門景區、紅樹林生態觀光區和疍家民俗園區等三部分組成。區內擁有一片3000多畝的 “海上森林”——紅樹林,百種鳥類、昆蟲、貝類、魚、蝦、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棲息,是我國罕見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景區具有獨特、稀有的自然景觀,屬濱海自然美地帶,是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共生的代表,金海灣紅樹林最具特色的是紅樹林觀光區和疍家體驗趕海區,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能抗風抵浪,素有“海上森林”、“海岸衛士”之稱,是國家級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

保護區內的紅樹林連片寬闊,高低錯落,特別是不多見的紅海欖純林,年久樹高,盤根錯節,千姿百態,枝繁葉茂,碧綠滴翠,為林內和附近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發育、生長、棲息、避敵場所,其大量的凋落物又為海洋生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

保護區內處處可看到樹下蟹爬魚躍,樹上鷺翔鷗飛、蜂鳴蝶舞,構成了濱海濕地豐富的生物鏈,保持著北海濱海濕地的生態平衡,潮漲潮落,風景迷人。

在這裡可欣賞群鶩飛天,藍天碧海,紅日白沙的詩意畫卷,詩人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千古名句在這裡可得到驗證。

◆紅樹林景區2017年主要建設

1.2017年共接待遊客37.67萬,比2016年23.16萬人次,增加14.83萬人次,增幅62.65%;

2.生態環境保護、提升生態品質;

3.加強文明旅遊工作

4.便民項目建設發展;

5.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四)海濱濕地公園(馮家江流域)——水環境治理

“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要堅持節約優先、自然恢復作為基本方針,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基本目標,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品質的增長點、成為展現美麗形象的發力點”。為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加快營造“三大生態”的工作部署,北海市開展生態立市行動,啟動並加快推進濱海國家濕地公園(馮家江流域)水環境治理專案,並提出了“治水、造景、促城”六字建設思路。

馮家江流域濕地公園建設前

馮家江流域濕地公園建設後(效果圖)

馮家江流域濕地公園建設後(效果圖)

鐵山港有區位優勢,發展前景廣闊,將來是北部灣經濟區一個重要依託。要建設好北部灣港口,打造好向海經濟。我們常說要想富先修路,在沿海地區要想富也要先建港。

◆中石化——北海煉化

中國石化北海煉化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海煉化)地處廣西北海市鐵山港區臨海工業區,是中國石化在西南地區唯一的煉化企業。

北海煉化目前擁有12套主要生產裝置以及汙水處理、餘熱回收等44套輔助系統。總部還配套建設了320萬方原油商業儲備庫、北海至南寧成品油管道工程以及湛江至鐵山港原油管道工程。

北海煉化原油加工能力為500萬噸/年,聚丙烯生產能力為20萬噸/年,主要產品包括:成品油、石油焦、硫磺、聚丙烯、苯、液化石油氣、石腦油等,是廣西最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

◆北海天然氣

中石化北海液化天然氣(LNG)項目是由中國石化和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公司共同投資建設,包括一座可以接卸8至26.6萬方LNG船舶的專用碼頭和4座16萬m3儲罐及工藝處理設施。接收站的主要功能為接卸來自澳大利亞的LNG,然後經過儲罐存儲、工藝設施氣化外輸以供應下游用戶用氣需求。專案一期設計年接卸能力為300萬噸,約合40.5億立方米。

2017年,北海LNG接收站安全接卸16艘LNG船舶,累計接卸LNG107萬噸。為廣西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大量清潔能源,為廣西的環境保護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三)【第三站】金海灣紅樹林保護區

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是我國極富濱海濕地風情和漁家文化內涵的黃金景點。位於北海市區東南方約15公里處,與素有“天下第一灘”之稱的國家4A級景區北海銀灘一脈相連。

整個景區面積約6000畝,紅樹林門景區、紅樹林生態觀光區和疍家民俗園區等三部分組成。區內擁有一片3000多畝的 “海上森林”——紅樹林,百種鳥類、昆蟲、貝類、魚、蝦、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棲息,是我國罕見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景區具有獨特、稀有的自然景觀,屬濱海自然美地帶,是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共生的代表,金海灣紅樹林最具特色的是紅樹林觀光區和疍家體驗趕海區,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能抗風抵浪,素有“海上森林”、“海岸衛士”之稱,是國家級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

保護區內的紅樹林連片寬闊,高低錯落,特別是不多見的紅海欖純林,年久樹高,盤根錯節,千姿百態,枝繁葉茂,碧綠滴翠,為林內和附近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發育、生長、棲息、避敵場所,其大量的凋落物又為海洋生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

保護區內處處可看到樹下蟹爬魚躍,樹上鷺翔鷗飛、蜂鳴蝶舞,構成了濱海濕地豐富的生物鏈,保持著北海濱海濕地的生態平衡,潮漲潮落,風景迷人。

在這裡可欣賞群鶩飛天,藍天碧海,紅日白沙的詩意畫卷,詩人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千古名句在這裡可得到驗證。

◆紅樹林景區2017年主要建設

1.2017年共接待遊客37.67萬,比2016年23.16萬人次,增加14.83萬人次,增幅62.65%;

2.生態環境保護、提升生態品質;

3.加強文明旅遊工作

4.便民項目建設發展;

5.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四)海濱濕地公園(馮家江流域)——水環境治理

“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要堅持節約優先、自然恢復作為基本方針,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基本目標,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品質的增長點、成為展現美麗形象的發力點”。為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加快營造“三大生態”的工作部署,北海市開展生態立市行動,啟動並加快推進濱海國家濕地公園(馮家江流域)水環境治理專案,並提出了“治水、造景、促城”六字建設思路。

馮家江流域濕地公園建設前

馮家江流域濕地公園建設後(效果圖)

馮家江流域濕地公園建設後(效果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