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土豪吃雞裝備新選項,華碩剛發的 4K 144Hz 電競顯示器瞭解一下

前一段時間, 我被我司某常姓編輯忽悠買了一台 144Hz 顯示器, 自此也走上了 144 之路。

面對著超高的刷新率, 我雖然還是沒能吃一把雞, 但每次手握 98k 之時, 我都覺得自己玩的不是遊戲, 而是電競。

不斷被未知敵人擊殺的我反復尋找原因, 我發現我缺的或許是一台高解析度的顯示器。 4K + 144Hz 的配方在我腦海中時常閃過, 但是不停檢索京東, 我還是找不到助我「大吉大利」的神器。

雖然宏碁在去年發佈了 Predator X27 , 但由於種種原因遲遲未能量產上市。 直至今天華碩終於解決了量產問題, 將這台 4K、144Hz 的頂級電競顯示器 PG27UQ 擺在了世人的眼前, 當然還有令人窒息的價格:19999 元, 非常的華碩。

除了 3840 x 2160 的解析度, 144Hz 的刷新率, PG27UQ 還支持 NVIDIA 的 G-SYNC HDR, 這也就意味著通過HDR高動態範圍色彩的顯示, 這款顯示器可以帶來更寬色域、更豐富色彩、更高對比的顯示效果。

據瞭解, PG27UQ 採用了友達提供的 27 英寸 IPS 量子點面板。 官方表示能夠覆蓋 100% sRGB、99% Adobe RGB 色域、96% DCI-P3, 同時還支持 1000nits 的最高亮度。 這樣的色域表現, 也足以滿足中低階攝影愛好者使用。

華碩出廠的顯示器都會有兩次校色, 出廠是就會進行一遍校色, 廠商會出具相關保證書給消費者。 後期使用一段時間, 消費者可以選擇返廠校色。 這方面的可靠性有蜘蛛校色提供支援。

對於玩家而言, 需要指出的是, 由於頻寬所限, 你只能通過 DP1.4 介面實現 4K、144Hz 的傳輸, 除了兩個 DP1.4 介面外, 顯示器還標配了 1 個 HDMI 2.0 。

目前這樣的配置表現已然屬於華碩顯示器產品陣營中的旗艦翹楚, 你需要知道的是, 想要驅動這塊螢幕, 你還需要一張頂級的顯卡。

如果你覺得 4K 版本太貴, 沒關係, 華碩還拿出了 2K 版本的 PG27VQ 。 該顯示器依然維持在了 27 英寸的大小, 採用了 1800R 曲率面板, 解析度 2560×1440。 刷新率高達 165 Hz , 回應時間做到了 1ms , 同樣支援英偉達的 G-Sync 技術。 官方售價為 6499 元。

剛才提到攝影, 除了電競, 今天華碩還帶來了一款重磅專業級顯示器 PA32UC, 這款顯示器尺寸擴大到了 32 英寸, 解析度達到了符合其定位的 4K, 色域方面達到了驚人的 99.5% Adobe RGB、95% DCI-P3和 100% sRGB 色彩空間, 色准值 △E<2。 同樣是最高 1000nits 的亮度, 並有出色的 HDR 性能表現。

介面方面值得點贊,機身擁有一個支持 40Gps 傳送速率的雷電 3 介面和一個可提供 60W 電源的 Type-C 介面。作為生產力工具的存在,出色的性能也意味著不菲的價格:21999 元。和兩款電競顯示器不同的是,這台專業級機器主要針對的是影像工作者這類的專業群體。

那作為一個硬體小白,究竟該怎麼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顯示器?

廠商教你買顯示器,27 英寸是「黃金尺寸」

在我們編輯部,大家筆記本外接顯示器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至於買多大尺寸、多少分別率的顯示器,經常看法不一。

在華碩看來,對於個人普通用戶而言,27 寸是一個比較適合的尺寸,而市場表現佐證了這個看法,目前華碩銷量前十的機型有 8 款是 27 寸的。

選好了一個適合你的尺寸,接下來就是解析度。華碩認為,2K 解析度在 27 英寸屏上表現得會相對舒適,對於普通辦公,4K 則會顯得字體過小了,體驗反倒不好。

簡單概括,辦公並不需要太高的解析度,而對於遊戲或者專業領域,高刷新率和 4K 就非常有必要了。當然,前提是你的主機硬體設定足以驅動這樣的一塊顯示器。現在華碩的產品已經在 27 英寸這個尺寸上全面覆蓋了從辦公到遊戲和專業級。

未來華碩還會繼續推進 5K、8K 更高的解析度,但目前絕大部分的主機硬體還不能驅動更高級的顯示裝置。人對於顯示器解析度的追求是沒有盡頭

我們能造出一台既能修圖也能電競的顯示器,但是我們還不想

作為一個癡迷遊戲的攝影愛好者,我一直希望有一台能夠兼顧遊戲和修圖的顯示器。

華碩表示:“我們有能力造出來。”先是一盆熱水,接著就是透心涼:“但我們目前沒有量產的計畫。”

多用途多功能,既能滿足遊戲還能用來修圖,這樣的顯示器需要高昂的成本,而這些成本勢必要由消費者買單。與此同時,這樣的細分市場並不明顯(像我這樣的畢竟少數),而且所需面板也還沒有被量產,華碩說有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沒有充足的市場情景下,廠家不敢貿然下注。未來,隨著技術和成本下降,市場逐步明朗前提下,華碩會去嘗試做這些事情。

介面方面值得點贊,機身擁有一個支持 40Gps 傳送速率的雷電 3 介面和一個可提供 60W 電源的 Type-C 介面。作為生產力工具的存在,出色的性能也意味著不菲的價格:21999 元。和兩款電競顯示器不同的是,這台專業級機器主要針對的是影像工作者這類的專業群體。

那作為一個硬體小白,究竟該怎麼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顯示器?

廠商教你買顯示器,27 英寸是「黃金尺寸」

在我們編輯部,大家筆記本外接顯示器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至於買多大尺寸、多少分別率的顯示器,經常看法不一。

在華碩看來,對於個人普通用戶而言,27 寸是一個比較適合的尺寸,而市場表現佐證了這個看法,目前華碩銷量前十的機型有 8 款是 27 寸的。

選好了一個適合你的尺寸,接下來就是解析度。華碩認為,2K 解析度在 27 英寸屏上表現得會相對舒適,對於普通辦公,4K 則會顯得字體過小了,體驗反倒不好。

簡單概括,辦公並不需要太高的解析度,而對於遊戲或者專業領域,高刷新率和 4K 就非常有必要了。當然,前提是你的主機硬體設定足以驅動這樣的一塊顯示器。現在華碩的產品已經在 27 英寸這個尺寸上全面覆蓋了從辦公到遊戲和專業級。

未來華碩還會繼續推進 5K、8K 更高的解析度,但目前絕大部分的主機硬體還不能驅動更高級的顯示裝置。人對於顯示器解析度的追求是沒有盡頭

我們能造出一台既能修圖也能電競的顯示器,但是我們還不想

作為一個癡迷遊戲的攝影愛好者,我一直希望有一台能夠兼顧遊戲和修圖的顯示器。

華碩表示:“我們有能力造出來。”先是一盆熱水,接著就是透心涼:“但我們目前沒有量產的計畫。”

多用途多功能,既能滿足遊戲還能用來修圖,這樣的顯示器需要高昂的成本,而這些成本勢必要由消費者買單。與此同時,這樣的細分市場並不明顯(像我這樣的畢竟少數),而且所需面板也還沒有被量產,華碩說有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沒有充足的市場情景下,廠家不敢貿然下注。未來,隨著技術和成本下降,市場逐步明朗前提下,華碩會去嘗試做這些事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