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正在被什麼人瓜分

這兩天看到城市資料團的一些資料, 有點小感慨, 一些內容想要和大家分享下

城市資料團和上海電信一起對寬頻+手機的資料進行分析, 總體量為寬頻用戶500萬, 手機用戶800萬, 本質上是對上海居民大比例抽樣

而通過他們的籍貫、年齡等相關資料剖析, 我們看到的是這樣赤裸裸真實的上海

01

首先, 上海是誰的上海

毫無疑問, 上海依然是上海人的上海, 抽樣中上海的比例超過60%

但是換句話來說, 上海也是全國的上海, 接近40%的外來人口比例構成, 極大的豐富了上海城市的人群豐富性

而且從比例上可以看出, 依然是比較均衡的, 不同的城市都有佔據, 沒有出現絕對的壟斷或者大比例, 可以看出上海在全國人民心中的魅力是均衡的

上海是上海人的上海, 那麼上海的活力來自誰創造

這個海納百川的城市, 一直以來以年輕活力對外呈現, 而從年齡資料可以看出

很顯然, 上海的年輕活力並非來自上海人

如果只是單純的上海人, 這可能是一個極度老齡化的城市, 晚婚晚育以及生活模式決定了上海人目前的平均年齡結構非常的高, 如果沒有外來人口的補充, 這個城市的活力程度會下降很多

這也符合任何一個大城市的發展節奏, 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 土著資產富足但是現金流的相對緊張讓他們更加願意守財, 這樣高壓的生活節奏驅動老齡化加速

而城市的資產魅力反方向吸引外來的年輕人進入淘金, 從而形成一定程度的對沖

02

什麼成為衡量上海資產的重要標識

這個資料就很明顯了, 直接來看第四檔的資料, 輪整體資產的經濟能力, 上海人一定是上海最有錢的, 其中核心構成就是房產價值

這是這個城市給到土著的紅利, 而這樣的紅利也慢慢改變土著的消費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 上海人雖然房子最有錢, 但卻不是愛買車或者頻繁換手機的

這種捆綁負載的昂貴資產, 也驅使上海人在消費端變得相對保守

所以換句話來說, 房產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一道護城河

他界定了不同人的家庭資產, 潛意識裡也影響著一些人的消費觀

另外稍微有點赤裸的是, 房產這個維度, 也在篩選外地人

有接近25%的四川人、山東人、河南人在來到上海之後,

最後選擇離開

而看他們的房產價值指數, 很不幸, 他們的房產價值排序也是在最後三位

換句話來說, 上海的房子成為很多人邁不過去的一個坎, 買房無望之後, 大量的人選擇離開

這很現實, 但同樣也很真實

外地人中留在上海概率最高的是浙江人和江蘇人, 而他們的房產價值同樣是排在上海之後的二三名

很顯然, 越過之後都選擇在上海紮根

另外有趣的是, 浙江人和江蘇人也是所有外地人裡面年齡最大的, 換句話來說, 他們進入上海的時間點也是最晚的

對於他們來說, 進入上海的時候自身可能已經帶著一定程度的資產, 相比較空手打拼的其他外地年輕人來說, 大資料表明他們留下的概率會更高

03

最後來看下不同的人都住在上海什麼地方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首先對於上海人來說,兩極化非常嚴重,要麼住在上海市中心,要麼就是絕對的遠郊

這本質上也符合上海地緣發展的傳統

浦西市中心過去有大量的原住民,很顯然他們依然沒有搬離市中心,還是牢牢的掌握著上海最昂貴的資產

另外,生活在南匯、青浦、崇明的老上海人,他們也沒有搬離區域的打算,我聽過一個朋友這麼和我說,一個朋友南匯人,家裡拆遷了很有錢,但是就是不願意搬到市中心來,還是選擇在南匯買個小別墅繼續住著

問過一些在南匯青浦做房地產開發的朋友,也得到差不多的結論,這裡項目後面賣的,也絕大部分是周邊的老上海人

那外地人都住在上海什麼區域

從分佈圖可以看出,外地人在松江、嘉定和浦東區域有大量的分佈,但是很關鍵的一點就是:絕大部分的外地人還沒有進入上海核心區域

依然處於上海的週邊

這可能就構成上海的獨特畫面,雖然海納百川,但是本質上房產強行的把這兩類人分割開來。

這聽上去很魔幻,但是在大資料的背景下卻顯得這麼的真實

04

最後再來看兩張圖

這是上海地鐵通勤壓力

這是上海公車通勤壓力

再結合外地人在上海居住分佈圖,一起來看的時候我分外的感慨

上海40%的外地人,每天來回3個小時在路途的奔波,為了就是在上海努力、奮鬥然後紮根穩定

有成功的,在這裡買房,有失敗的,最後選擇離開上海

一個個小紅點背後都有各種各樣的故事,而所有的故事彙聚在一起就變成了今天這個大資料

說實話這可能就是上海有魅力的地方,有人勇往直前的來,有人半路放手,有人徘徊有人惆悵,正是因為不同人對上海都有不同的選擇,這也構建了上海有魅力的地方

不知道你從哪裡來,生活在上海的哪裡,來上海又是為了什麼。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想要瓜分上海的,或許僅僅是為了在這立足而已

不論如何,大愛上海

ps:僅談論大資料現象,不帶任何情緒,希望大家冷靜看待

pps:以上資料,除了最後一張,都來自於城市資料團微信公眾號,最後一張來自網路,我實在找不到出處

以上為正文,來自盧俊

如果你對於房子,買房有一些問題想要點對點溝通,歡迎加我們的購房小秘書小樹莓的個人微信:lujun-0426真叫盧俊工作室一直和你保持密切溝通

如果還有時間,可以隨機點擊藍色字體看看

看到啥都是緣分

如果你是曾經看過真叫盧俊的地產觀的朋友們,可以搜索並重新關注微信公眾號真叫盧俊,這裡有他和他的地產觀。如果方便的話麻煩也和別人說下,真叫盧俊現在在這裡,感謝感謝

03

最後來看下不同的人都住在上海什麼地方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首先對於上海人來說,兩極化非常嚴重,要麼住在上海市中心,要麼就是絕對的遠郊

這本質上也符合上海地緣發展的傳統

浦西市中心過去有大量的原住民,很顯然他們依然沒有搬離市中心,還是牢牢的掌握著上海最昂貴的資產

另外,生活在南匯、青浦、崇明的老上海人,他們也沒有搬離區域的打算,我聽過一個朋友這麼和我說,一個朋友南匯人,家裡拆遷了很有錢,但是就是不願意搬到市中心來,還是選擇在南匯買個小別墅繼續住著

問過一些在南匯青浦做房地產開發的朋友,也得到差不多的結論,這裡項目後面賣的,也絕大部分是周邊的老上海人

那外地人都住在上海什麼區域

從分佈圖可以看出,外地人在松江、嘉定和浦東區域有大量的分佈,但是很關鍵的一點就是:絕大部分的外地人還沒有進入上海核心區域

依然處於上海的週邊

這可能就構成上海的獨特畫面,雖然海納百川,但是本質上房產強行的把這兩類人分割開來。

這聽上去很魔幻,但是在大資料的背景下卻顯得這麼的真實

04

最後再來看兩張圖

這是上海地鐵通勤壓力

這是上海公車通勤壓力

再結合外地人在上海居住分佈圖,一起來看的時候我分外的感慨

上海40%的外地人,每天來回3個小時在路途的奔波,為了就是在上海努力、奮鬥然後紮根穩定

有成功的,在這裡買房,有失敗的,最後選擇離開上海

一個個小紅點背後都有各種各樣的故事,而所有的故事彙聚在一起就變成了今天這個大資料

說實話這可能就是上海有魅力的地方,有人勇往直前的來,有人半路放手,有人徘徊有人惆悵,正是因為不同人對上海都有不同的選擇,這也構建了上海有魅力的地方

不知道你從哪裡來,生活在上海的哪裡,來上海又是為了什麼。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想要瓜分上海的,或許僅僅是為了在這立足而已

不論如何,大愛上海

ps:僅談論大資料現象,不帶任何情緒,希望大家冷靜看待

pps:以上資料,除了最後一張,都來自於城市資料團微信公眾號,最後一張來自網路,我實在找不到出處

以上為正文,來自盧俊

如果你對於房子,買房有一些問題想要點對點溝通,歡迎加我們的購房小秘書小樹莓的個人微信:lujun-0426真叫盧俊工作室一直和你保持密切溝通

如果還有時間,可以隨機點擊藍色字體看看

看到啥都是緣分

如果你是曾經看過真叫盧俊的地產觀的朋友們,可以搜索並重新關注微信公眾號真叫盧俊,這裡有他和他的地產觀。如果方便的話麻煩也和別人說下,真叫盧俊現在在這裡,感謝感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