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周年—向勞動者致敬!記杭州公共自行車系統“十個一”

2018-05-01 09:34

1、第一個建成的公共自行車服務點

2008年4月25日, 杭州公共自行車第一個服務點“蘇堤南口"調試成功, 並於5月1日投入試運營。 作為西湖景區的代表性服務點之一, 蘇堤南口服務點自投入運營以來, 每當節假日總是一車難求。 如今, 蘇堤南口服務點日均租用量可達到850人次, 節假日更是達到2118人次。

2、第一輛公共自行車

編號為800001的自行車是杭州公共自行車系統的第一輛自行車, 於2008年5月1日, 隨著第一批2800輛自行車正式在西湖邊投入使用。 2012年, 隨著首批投放的公共自行車光榮退役, 800001歷經7000餘次奔波後, 將疲憊與傷痕化作勳章,

在維修保養後, 入“住"中國低碳科技館, 成為了該館永久性“鎮館"藏品, 向公眾展示, 成為城市普及低碳知識、宣導低碳生活方式的使者。

3、第一個租用公共自行車的市民

2008年5月1日, 杭州公共自行車剛剛上路的第一天, 在吳山廣場服務點, 迎來了第一位使用者。 市民姚浦華先生,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向小紅車的工作人員租借了一輛小紅車, 成為了杭州公共自行車的首位使用者。 從此, 便成為了“小紅車"的忠實粉絲。 十年來, 姚先生共租用公共自行車7981次, 騎行路徑遍佈全市, 累計租用時間約1995.2小時(119712分鐘)。

4、第一個公共自行車志願服務總隊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杭州現代城市美的一大體現, 是隨處可見的交相輝映的紅色街景——小紅帽與小紅車。

2011年4月, 杭州市公共自行車志願服務總隊正式成立, 由全國勞模、全國道德模範、杭州市功勳志願者孔勝東擔任名譽總隊長。 總隊按照“覆蓋網格化、管理精細化、隊伍多樣化、服務常態化"的工作原則, 在景區、市區200個主要公共自行車亭常態化開展公共自行車志願服務, 先後榮獲浙江省及杭州市優秀志願服務專案等稱號, 並多次獲得省市媒體報導。

總隊主要開展租還諮詢、車輛清潔、車況檢查、車輛維修、旅遊指南發放及相關知識宣傳等志願服務。 7年多來, 共計3000餘名志願者參與服務達9.5萬餘人次, 服務時數長逾761600小時。 總隊既有來自中國計量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杭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杭州交通職業高級中學等10多所學校的學生,

也有社會招募的專業維修人士。 這些活躍在公共自行車亭的小紅帽們, 用他們的實際行動給予這個城市春風般的溫暖, 為杭州共建共用“生活品質之城", 推進城市旅遊國際化, 建設獨特韻味世界名城做出了積極貢獻。

5、第一個公共自行車鎖止器打造者

2008年, 當杭州決定建設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時, 打造一款足夠智慧化、時尚化的鎖止器便成了其中的關鍵。 當時, 距離公共自行車試運行僅剩40多天, 而有關鎖止器的全部資料就只有一張圖片。 時任金通汽車修理公司第一車間主任的姚國方聯合公交各分公司的技術人員接下了這個近乎不可能的任務。

從3月16日成立研發小組到3月26日完成第一代自行車鎖止器的生產樣機,

姚國方與其團隊進過反復調研、論證、改進, 最終為杭州公共自行車的試運行打下了關鍵一役。 而這一款鎖止器也被命名為“姚國方鎖止器"。

6、第一個實現對外技術輸出的省會級城市

以杭州為原點, 十年來, 中國城市公共自行車已經在全國形成了一張浩瀚的網, 而太原, 無疑是其中極為閃亮的一點。

太原公共自行車項目自2012年開通以來, 截止2017年底, 已開通服務點1285個, 投入自行車4.1萬輛, 租用量達6.41億人次, 免費租用率平均達到98.76% 。 作為“杭州模式"輸出的第一個省會級城市, 太原不僅在運營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模式, 更做到了多項全國第一, 贏得龍城百姓的交口稱讚。

7、中國第一個公共自行車行業協會成立

“獨學而無友, 則孤陋而寡聞"。 2008年5月1日,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公共自行車專案——杭州公共自行車項目投入試運行。 8年後, 全國已有420多個城市和區域建設了公共自行車專案, 但由於一直缺乏一個交流合作的機制和平臺, 大多處於單打獨鬥的狀況。 正是在此背景下, 2016年11月18日, 全國各地城市公共自行車運營管理、技術支援、配套單位齊聚杭州, 共同見證了中國城市公共自行車工作委員會的成立。 工作委員會的成立, 為城市間公共自行車運營管理經驗的交流, 行業間公共自行車技術服務的創新搭建了一個嶄新的平臺。

牢記使命, 不忘初心。 工作委員會自成立以來, 以提供安全、有序、便捷、開放、創新的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與運營為己任, 團結全國公共自行車從業者,優化服務、創新技術,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宣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解決城市公交“最後一公里"問題,不斷為市民提供綠色出行服務,推動中國公共自行車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8、第一家上市掛牌的中國城市公共自行車企業

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是杭州公共自行車的承建企業,與杭州公共自行車公司一道為公共自行車的發展保駕護航。在多年的發展中,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帶著杭州公共自行車先進的研發經驗和服務意識將公共自行車的服務版圖拓寬到了全中國200多個城市,使數千萬市民享受到現代慢行交通服務系統帶來的便捷和舒適。

2015年11月16日,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新三板掛牌,成為全國公共自行車行業首家新三板上市掛牌企業。

9、第一部由杭州起草的公共自行車國家級行業標準

國內公共自行車行業若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需有一個統一的規則和秩序,這個規則和秩序就是標準化。作為國內公共自行車行業的領跑者,杭州公共自行車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在累積了多年的建設與運營經驗之後,與杭州市標準化研究院共同成立了項目組,聯合起草公共自行車服務管理國家標準。

2016年8月29日,通過總結提煉杭州市國家城市公共自行車服務標準化試點實踐經驗,兼顧不同地區城市建設規模、發展水準、管理體制、個性需求等諸多因素編制而成的《城市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規範》(GB/T32842-2016)國家標準,正式由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佈,並於2017年3月1日開始實施。這份標準的實施,在保證各地運營模式多樣化、本土化的基礎上,最大程度防止貿易壁壘,促進技術合作,説明改進產品、過程和服務。

10、“杭州模式"第一個海外輸出國家

2017年,“杭州模式"走出國門,走進馬來西亞,落地吉隆玻征陽城——這個以打造關注宜居、綠色的智慧城市為宗旨的馬來西亞重點專案,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小紅車"。征陽城公共自行車項目自2017年1月啟動,3月建設完成,4月投入運營。首期共3個服務點,70個高橫樑鎖止器, 55輛自行車。車輛紅黑配色,與“杭州小紅車"一脈相承。產品上,經過更新反覆運算,達到行業內前沿水準,使用起來更加順暢。項目投運後,運行穩定,深受當地民眾歡迎。

團結全國公共自行車從業者,優化服務、創新技術,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宣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解決城市公交“最後一公里"問題,不斷為市民提供綠色出行服務,推動中國公共自行車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8、第一家上市掛牌的中國城市公共自行車企業

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是杭州公共自行車的承建企業,與杭州公共自行車公司一道為公共自行車的發展保駕護航。在多年的發展中,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帶著杭州公共自行車先進的研發經驗和服務意識將公共自行車的服務版圖拓寬到了全中國200多個城市,使數千萬市民享受到現代慢行交通服務系統帶來的便捷和舒適。

2015年11月16日,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新三板掛牌,成為全國公共自行車行業首家新三板上市掛牌企業。

9、第一部由杭州起草的公共自行車國家級行業標準

國內公共自行車行業若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需有一個統一的規則和秩序,這個規則和秩序就是標準化。作為國內公共自行車行業的領跑者,杭州公共自行車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在累積了多年的建設與運營經驗之後,與杭州市標準化研究院共同成立了項目組,聯合起草公共自行車服務管理國家標準。

2016年8月29日,通過總結提煉杭州市國家城市公共自行車服務標準化試點實踐經驗,兼顧不同地區城市建設規模、發展水準、管理體制、個性需求等諸多因素編制而成的《城市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規範》(GB/T32842-2016)國家標準,正式由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佈,並於2017年3月1日開始實施。這份標準的實施,在保證各地運營模式多樣化、本土化的基礎上,最大程度防止貿易壁壘,促進技術合作,説明改進產品、過程和服務。

10、“杭州模式"第一個海外輸出國家

2017年,“杭州模式"走出國門,走進馬來西亞,落地吉隆玻征陽城——這個以打造關注宜居、綠色的智慧城市為宗旨的馬來西亞重點專案,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小紅車"。征陽城公共自行車項目自2017年1月啟動,3月建設完成,4月投入運營。首期共3個服務點,70個高橫樑鎖止器, 55輛自行車。車輛紅黑配色,與“杭州小紅車"一脈相承。產品上,經過更新反覆運算,達到行業內前沿水準,使用起來更加順暢。項目投運後,運行穩定,深受當地民眾歡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