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讀書節特別節目丨夜讀·舊書市場

書香遼寧新征程, 不忘初心助振興。 晚上好, 這裡是遼寧日報新媒體讀書節特別節目。

主播:張爽

我家藏書不少, 這些書大多來自舊書攤。 十幾年間, 我在錦州、朝陽、盤錦、瀋陽等地淘到了很多書籍寶貝。 這些書刊給了我豐富的營養和取之不竭的創作素材, 讓我受益匪淺。

從性價比考慮, 從舊書市場上淘書是划算的。 物有所值是一方面, 淘得自己需要的精品則是巨大的誘惑。 我無意間在舊書市場買過幾十本刊物的“創刊號”,

這些創刊號是一本刊物新生的開始, 然後尋覓這本刊物的來龍去脈, 你會發現很多人生況味叫人感歎。

從書裡感悟人生, 這不正是讀書的意義嗎?

我覺得, 一個城市是不能沒有舊書市場的。

回朝陽, 每到禮拜天我都要去這幾處舊書市場淘書。 幾年下來, 淘得很多珍貴的寶貝。 對我的閱讀和知識儲備大有裨益。

城市的舊書市場從某種角度來講, 是一個城市地方文化的體現。

如果我們居住的城市連一個舊書市場都不存在, 那我們的文化真的就無處安放了。 舊書的價值在於它的流動性和傳承性, 流動說明我們還有人在關注文化, 在推廣閱讀。 而舊書市場的存在, 說明我們的文化血脈並沒有完全斷流。

話可能說得過於武斷, 但至少舊書市場折射了某種文化資訊。 它體現的不僅僅是閱讀表層的問題, 還有更多新舊價值觀的碰撞。

舊書市場是書籍的接力站, 從前輩那裡接過沉甸甸的一份囑託, 我們在活著的歲月裡珍惜, 然後把這些書再轉送給與書有緣的後來人。 那些書的頁碼裡, 有的已經泛黃, 那是目光的凝視, 是歲月的沉澱, 是一種精神的傳承。

我們需要文化, 更需要文化精神的傳承。

作者:李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