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軍“炸彈之母”首次投入實戰 威力僅次核武器但更殘酷

圖為美軍“GBU-43”重型雲爆彈, 也是美國軍火庫中威力最大的非核武器, 2017年4月13日, 美軍在阿富汗境內首次將這款炸彈投入實戰, 一架MC-130特種戰飛機向武裝分子基地投下了這枚GBU-43溫壓彈,

據悉, 此次空襲取得了“空前戰果”, 方圓幾百米範圍內的目標全部被消滅。 GBU-43又被稱為“炸彈之母”, 是美軍從2003年開始研發的新型溫壓彈, 該炸彈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高溫高壓, 在爆心周圍製造局部真空, 同時燒毀周邊的一切目標, 爆炸範圍內的所有生物就算沒有暴露在外, 也將陷入真空缺氧狀態而窒息而死。 美軍在上世紀60年代的越戰中首次投入溫壓彈, 世界各主要大國包括中國在內都在研發類似武器。

這並非是近年來首次溫壓彈首次實戰, 不久之前, 俄羅斯就在敘利亞戰場首次將“ODAB-500PM”重型溫壓彈投入實戰, 這款炸彈有著“炸彈之父”的綽號, 比美國“炸彈之母”的威力還要大。 據介紹, ODAB-500PM內裝7.1噸新型高爆炸藥, 雖然小於GBU-43的8.2噸裝藥, 但是由於採用了納米科技等先進技術, 爆炸威力反而達到美炸彈的4倍, 此外, 俄羅斯雲爆彈還採用了兩級引爆的新技術, 在炸彈投向地面後, 首先發生第一次爆炸將彈體炸向空中,

然後在半空中第二次引爆, 對地面目標進行無差別攻擊。 由於“炸彈之父”實在太重, 俄羅斯主要使用圖-160戰略轟炸機投擲, 而美軍則主要採用由C-130運輸機改造的MC-130特種戰飛機投擲。

軍事專家表示, 美軍此次在阿富汗使用的GBU-43雲爆彈重9.5噸, 可攜帶8.2噸H6型高爆炸藥,

混合了黑索金、TNT炸藥和鋁熱劑, 這種炸藥由澳大利亞首創, 最早是用於水下爆破, 如水雷、深水炸彈和魚雷等, 此外, 該炸彈的外殼是一層薄薄的鋁制外殼, 能夠最大限度發揮爆炸的威力。 GBU-43安放在MC-130貨艙中特製的投放平臺中, 使用減速降落傘投擲, 通過GPS和慣性陀螺儀制導和控制俯仰, 採用固定翼和柵格翼保持穩定。 基本上, 投擲這種巨型溫壓彈的要求和投擲核武器類似, 飛行員在扔下炸彈後需要迅速拉升離開爆炸區, 以避免被爆炸的巨大衝擊波誤傷。

雖然巨型溫壓彈的爆炸威力驚人, 但由於其不會產生核武器附帶的核污染和核輻射, 因此美俄等國對其十分青睞, 專家表示, 雖然對環境產生的副作用較小, 但由於溫壓彈的爆炸殺傷效果太過殘酷, 因此國際上一直有聲音呼籲禁用溫壓彈, 據此前對俄羅斯在敘利亞使用的溫壓彈進行效果評估, 發現死亡人員大多被致命衝擊波破壞內部組織, 或因生物缺氧而窒息而死, 死狀非常殘酷。 但是由於這種武器對於消滅堅固工事或堡壘中的敵人十分有效, 堪稱“清潔原子彈”,因此美俄對其十分青睞。事實上,不僅美國,包括中國、英國和法國等大國也在研發各自的溫壓彈,像中國在俄羅斯“什米爾-2”基礎上研製的PF97型單兵雲爆彈,對堅固目標的破壞威力比155毫米榴彈炮還要大。

堪稱“清潔原子彈”,因此美俄對其十分青睞。事實上,不僅美國,包括中國、英國和法國等大國也在研發各自的溫壓彈,像中國在俄羅斯“什米爾-2”基礎上研製的PF97型單兵雲爆彈,對堅固目標的破壞威力比155毫米榴彈炮還要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