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以後出門不需要帶身份證了?身份證將迎來四大變化,惠及你我!

對於每個人來說, 生活中最重要的證件就是身份證了。 然而, 關於身份證所帶來的麻煩, 新聞上並不少見:小小的卡片稍有不慎便會丟失, 於是有人名下突然多了個銀行帳戶、丟失的身份證被人拿去買車、去銀行開個戶頭卻發現身份證號碼被人佔用……每每遇到這樣的事, 當事人都是叫苦不迭。 不過今後, 此類情況有望得到有效遏制, 因為身份證將迎來重大變化, 你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方便。

電子版身份證上線

去政務大廳辦事, 在酒店辦入住, 去車站買票時, 突然發現身份證忘帶……這些需要證明“我是我”的煩心事,

以後不用再發愁了。 因為, 支付寶祭出了一個“逆天”的新功能。

4月17日, 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可信身份認證平臺(CTID)認證的電子身份證——“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簡稱“網證”)首次亮相支付寶, 正式在衢州、杭州、福州三個城市的多個場景試點。

01

什麼是“網證”?

“網證”即電子版身份證, 是基於居民身份證、採用活體人臉識別技術的可信身份認證, 為公安部一所與各地公安機關合作聯合推出的身份證網上應用憑證。 是將公民個人身份, 通過人臉識別的生物技術手段比對後, 在手機應用上生成的電子證件。

無論是去年底廣州首發的“微信身份證”或此前武漢推出的“電子證照卡包”及南寧發佈的“電子身份證”, 還是剛上線的支付寶電子身份證, 都屬於“網證”的範疇。

02

“網證”有什麼用?

“網證”的出現對於互聯網的互信互認將發揮巨大作用, 它將解決互聯網身份認證問題, 實現線上線下身份認證統一, 有效解決了三個線上難題:“我就是我”“我在辦”“我還活著”。

“網證”可用於線上、線下政務服務以及旅館業登記、物流寄遞等眾多要求實名制的應用場景。

有了“網證”後, 人們可隨時隨地證明“我就是我, 是我在辦”。

03

怎樣開通電子身份證?

電子身份證的領取非常便捷, 打開支付寶 “卡包→證件”, 根據提示完成“刷臉”等相關身份認證, 證明是本人, 就可以擁有自己的“網證”了。

使用時, 打開網證二維碼, 通過掃一掃就可以證明“我是我”。

04

哪裡能用到電子身份證?

目前, 支付寶電子身份證在政務辦事、酒店入住和買車票這三個老百姓常會碰到的生活場景同時進行試點。 具體的試點範圍為:衢州市行政服務中心自助機、福州客運北站自助售票機、杭州某智慧酒店。

而廣州居民使用的“網證”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 兩種版本的身份證“網證”應用場景有所不同。

“輕量版”適用於一些僅需簡單證明“我就是我”的場景, 比方說網吧實名制登記等;“升級版”則適用於一些需要嚴格規範認證的場景, 比如工商註冊登記等。

“網證”是“互聯網+警務服務”的新探索, 讓證明“我是我”進入新階段。 以後, 再也不用為證明“我是我”而發愁了!未來, “網證”有望逐步推廣到全國更多地方、更多領域。

05

有了“網證”,再也用不到實體身份證了?

不是的。“網證”不能替代實體身份證,但基於易保管、易攜帶、多重密碼保障等特點,“網證”的使用非常安全,其實能大大降低證件丟失的概率和被人冒用的可能性。

住酒店、坐高鐵、坐飛機、買票、銀行開卡……隨著使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未來“網證”有可能取代身份證影本。

06

如果手機丟了怎麼辦?

“網證”安全嗎,手機丟了怎麼辦,會被盜用嗎?對於這些用戶最關心的問題,權威回答是這樣的:

警方

傳統的身份證一旦丟失,就存在被不法分子冒用的風險。“網證”為此專門設置了自動刪除功能。

一旦用戶手機丟失,用戶只需在其他任一手機上登陸微信,原手機微信上的“網證”就會自動刪除。用戶還可以去可信身份證受理點重新“刷證”,用二代身份證晶片再辦一個新“網證”,舊“網證”自動作廢。

支付寶

因此即便手機丟失,“網證”被冒用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使用“網證”時,使用者需要先通過指紋或者刷臉驗證,證明是本人後才能進入到網證頁面,在打開二維碼時,還要再次刷臉驗證。即使手機丟了,別人要想用你的“網證”,須先通過“手機密碼+支付寶登錄密碼”打開你的支付寶,再通過“指紋驗證+刷臉驗證”打開網證二維碼,總共需要過四關。

因此可以說,被冒用的可能性極低。

“電子身份”手機卡來了

另外一種身份證的新形勢,是被稱為電子身份證“手機卡”的SIMeID貼膜卡。

4月14日,全國首張SIMeID貼膜卡,在江西共青城發放。簡單來說,SIMeID貼膜卡就是把你的身份證標識,變成手機卡的樣子,貼進手機裡,就可以便捷地進行身份驗證了。這是一套專屬網路身份識別系統,真實個人資訊將通過編碼被虛擬化。當你在使用時,不需要在網上提交詳細的個人資訊,就能方便地進行網上交易。這將極大降低資訊被盜用的風險,保障你的個人隱私和財產權益。

01

電子身份證標識是啥?有何特點?

電子身份標識,簡稱eID,通俗點來說,eID就是公民在網路上的一個身份標識。它既不是明文的身份資訊,也不是像身份證那樣的證件。 未來,當你使用載有eID的銀行卡或手機卡進行交易時,網站後臺可以線上辨別eID的真偽和有效性,不用再保存使用者的身份資訊!

使用搭載了eID的銀行卡或智慧手機時,不需要在網上提交自己的姓名、住址、電話、身份證號碼等個人資訊,就能方便地進行網上交易。

電子身份證標識有哪些新作用?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工作人員表示,eID載入手機卡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包括不動產權自助查詢、食藥檢查等方面,eID都將大顯身手。它不是像身份證那樣的實物證件,也不是明文的身份資訊。它是一個小晶片,可以搭載在任何一個銀行卡、社保卡等卡片裡,甚至可以定制成手環,戴在手上都沒問題。使用了eID後,以後如果掉了身份證,再也不擔心不法分子作祟!因為它是具有唯一性,需要聯網由機構統一認證。一旦申領了新的卡片,舊的就會被直接註銷。此外,由於eID具有PIN碼,別人撿到也用不了。

此次公安部將向共青城市發放5萬張SIMeID貼膜卡。借助這張卡,市民可享受包括“港澳通行證線上二次簽注”、“戶政夫妻網上投靠落戶”、“交通違法線上學習”等服務。到今年年底,該市187項行政許可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的近一半可納入eID政務服務範疇,讓“一次不跑”成為可能。

網路詐騙將更好地被杜絕

理論上,一旦身份證eID化後,個人資訊將沒有黑市買賣的意義存在,而網路詐騙分子詐騙的錢也將直接劃入對應的身份證帳戶當中,而讓網路詐騙分子失去詐騙工具。

專家表示,靠傳統身份證進行身份驗證的時代即將成為過去,把數位身份載入在手機SIM卡中,全新的線上身份資訊驗證,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身份證丟失,別怕!

名下突然多了個銀行帳戶、丟失身份證被人拿去買車、去銀行開個戶頭卻發現身份證號碼被人佔用……遇到這些事該咋辦?

很多人都有遇到身份證不小心丟失的情況,未來丟失身份證將再也不用擔心。近日,央行祭出大招,宣佈將開展失效居民身份證資訊和非居民身份證件資訊核查。

自2018年4月9日起,在天津市、山西省、福建省的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開展失效居民身份證資訊核查試點工作;在上海市、福建省、深圳市、珠海市的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開展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和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的資訊核查試點工作。

央行表示,下一步將總結試點經驗,不斷擴大聯網核查業務範圍,提升系統運行能力,逐步將試點推廣到全國。

什麼是“失效居民身份證資訊”?

根據央行發佈的通知,這裡的失效身份證就是指丟了、掛失了、過期了或者其他情況失效了的身份證。

如銀行核查的是個人已向公安機關申報丟失的居民身份證,聯網核查系統將回饋“證件已掛失”;如個人因姓名變更、證件損壞、登記項錯誤、有效期滿等原因已到公安機關換領了新證,而銀行核查的證件仍為舊證的,聯網核查系統將回饋“證件已失效”。

根據通知,目前此次核查尚處試點階段:將首先在客戶辦理單位和個人銀行結算帳戶開立、變更、撤銷時進行,辦理其他業務時無需進行失效居民身份證資訊和非居民身份證件資訊核查。

央行有關負責人指出,一般情況下,個人持舊居民身份證辦理銀行業務的,銀行會拒絕辦理業務。這是因為,當前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中用於轉移非法資金的銀行帳戶,大部分是不法分子利用已掛失或者已失效的居民身份證冒名開立的帳戶。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聯網核查作為銀行審核個人身份的手段之一,結果僅作參考,銀行不能僅以聯網核查結果作為唯一依據,拒絕為客戶辦理業務,應當結合實際情況綜合判斷,決定是否採取進一步核實措施以及是否繼續為客戶辦理相關業務。對於客戶以虛假身份證件或者冒用他人證件騙取開戶或辦理其他業務的,銀行還應向公安機關報案。

首次辦理身份證不用再繳20元工本費了

日前,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自4月1日起,停征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工本費。記者從省公安廳獲悉,省公安廳4月5日已給各市公安機關下發貫徹執行該決定的通知,全面實施這一惠民政策。民警提醒,中小學生以及還沒辦理過身份證的居民,可以到附近轄區派出所免費辦理第一張身份證。

據悉,根據這一惠民政策,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不用再繳納20元工本費。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包括以下5種情形:未滿16周歲首次申領的;年滿16周歲首次申領的;港澳臺同胞遷入內地定居首次申領的;華僑回國定居首次申領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加入或恢復中國國籍首次申領的。

05

有了“網證”,再也用不到實體身份證了?

不是的。“網證”不能替代實體身份證,但基於易保管、易攜帶、多重密碼保障等特點,“網證”的使用非常安全,其實能大大降低證件丟失的概率和被人冒用的可能性。

住酒店、坐高鐵、坐飛機、買票、銀行開卡……隨著使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未來“網證”有可能取代身份證影本。

06

如果手機丟了怎麼辦?

“網證”安全嗎,手機丟了怎麼辦,會被盜用嗎?對於這些用戶最關心的問題,權威回答是這樣的:

警方

傳統的身份證一旦丟失,就存在被不法分子冒用的風險。“網證”為此專門設置了自動刪除功能。

一旦用戶手機丟失,用戶只需在其他任一手機上登陸微信,原手機微信上的“網證”就會自動刪除。用戶還可以去可信身份證受理點重新“刷證”,用二代身份證晶片再辦一個新“網證”,舊“網證”自動作廢。

支付寶

因此即便手機丟失,“網證”被冒用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使用“網證”時,使用者需要先通過指紋或者刷臉驗證,證明是本人後才能進入到網證頁面,在打開二維碼時,還要再次刷臉驗證。即使手機丟了,別人要想用你的“網證”,須先通過“手機密碼+支付寶登錄密碼”打開你的支付寶,再通過“指紋驗證+刷臉驗證”打開網證二維碼,總共需要過四關。

因此可以說,被冒用的可能性極低。

“電子身份”手機卡來了

另外一種身份證的新形勢,是被稱為電子身份證“手機卡”的SIMeID貼膜卡。

4月14日,全國首張SIMeID貼膜卡,在江西共青城發放。簡單來說,SIMeID貼膜卡就是把你的身份證標識,變成手機卡的樣子,貼進手機裡,就可以便捷地進行身份驗證了。這是一套專屬網路身份識別系統,真實個人資訊將通過編碼被虛擬化。當你在使用時,不需要在網上提交詳細的個人資訊,就能方便地進行網上交易。這將極大降低資訊被盜用的風險,保障你的個人隱私和財產權益。

01

電子身份證標識是啥?有何特點?

電子身份標識,簡稱eID,通俗點來說,eID就是公民在網路上的一個身份標識。它既不是明文的身份資訊,也不是像身份證那樣的證件。 未來,當你使用載有eID的銀行卡或手機卡進行交易時,網站後臺可以線上辨別eID的真偽和有效性,不用再保存使用者的身份資訊!

使用搭載了eID的銀行卡或智慧手機時,不需要在網上提交自己的姓名、住址、電話、身份證號碼等個人資訊,就能方便地進行網上交易。

電子身份證標識有哪些新作用?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工作人員表示,eID載入手機卡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包括不動產權自助查詢、食藥檢查等方面,eID都將大顯身手。它不是像身份證那樣的實物證件,也不是明文的身份資訊。它是一個小晶片,可以搭載在任何一個銀行卡、社保卡等卡片裡,甚至可以定制成手環,戴在手上都沒問題。使用了eID後,以後如果掉了身份證,再也不擔心不法分子作祟!因為它是具有唯一性,需要聯網由機構統一認證。一旦申領了新的卡片,舊的就會被直接註銷。此外,由於eID具有PIN碼,別人撿到也用不了。

此次公安部將向共青城市發放5萬張SIMeID貼膜卡。借助這張卡,市民可享受包括“港澳通行證線上二次簽注”、“戶政夫妻網上投靠落戶”、“交通違法線上學習”等服務。到今年年底,該市187項行政許可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的近一半可納入eID政務服務範疇,讓“一次不跑”成為可能。

網路詐騙將更好地被杜絕

理論上,一旦身份證eID化後,個人資訊將沒有黑市買賣的意義存在,而網路詐騙分子詐騙的錢也將直接劃入對應的身份證帳戶當中,而讓網路詐騙分子失去詐騙工具。

專家表示,靠傳統身份證進行身份驗證的時代即將成為過去,把數位身份載入在手機SIM卡中,全新的線上身份資訊驗證,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身份證丟失,別怕!

名下突然多了個銀行帳戶、丟失身份證被人拿去買車、去銀行開個戶頭卻發現身份證號碼被人佔用……遇到這些事該咋辦?

很多人都有遇到身份證不小心丟失的情況,未來丟失身份證將再也不用擔心。近日,央行祭出大招,宣佈將開展失效居民身份證資訊和非居民身份證件資訊核查。

自2018年4月9日起,在天津市、山西省、福建省的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開展失效居民身份證資訊核查試點工作;在上海市、福建省、深圳市、珠海市的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開展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和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的資訊核查試點工作。

央行表示,下一步將總結試點經驗,不斷擴大聯網核查業務範圍,提升系統運行能力,逐步將試點推廣到全國。

什麼是“失效居民身份證資訊”?

根據央行發佈的通知,這裡的失效身份證就是指丟了、掛失了、過期了或者其他情況失效了的身份證。

如銀行核查的是個人已向公安機關申報丟失的居民身份證,聯網核查系統將回饋“證件已掛失”;如個人因姓名變更、證件損壞、登記項錯誤、有效期滿等原因已到公安機關換領了新證,而銀行核查的證件仍為舊證的,聯網核查系統將回饋“證件已失效”。

根據通知,目前此次核查尚處試點階段:將首先在客戶辦理單位和個人銀行結算帳戶開立、變更、撤銷時進行,辦理其他業務時無需進行失效居民身份證資訊和非居民身份證件資訊核查。

央行有關負責人指出,一般情況下,個人持舊居民身份證辦理銀行業務的,銀行會拒絕辦理業務。這是因為,當前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中用於轉移非法資金的銀行帳戶,大部分是不法分子利用已掛失或者已失效的居民身份證冒名開立的帳戶。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聯網核查作為銀行審核個人身份的手段之一,結果僅作參考,銀行不能僅以聯網核查結果作為唯一依據,拒絕為客戶辦理業務,應當結合實際情況綜合判斷,決定是否採取進一步核實措施以及是否繼續為客戶辦理相關業務。對於客戶以虛假身份證件或者冒用他人證件騙取開戶或辦理其他業務的,銀行還應向公安機關報案。

首次辦理身份證不用再繳20元工本費了

日前,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自4月1日起,停征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工本費。記者從省公安廳獲悉,省公安廳4月5日已給各市公安機關下發貫徹執行該決定的通知,全面實施這一惠民政策。民警提醒,中小學生以及還沒辦理過身份證的居民,可以到附近轄區派出所免費辦理第一張身份證。

據悉,根據這一惠民政策,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不用再繳納20元工本費。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包括以下5種情形:未滿16周歲首次申領的;年滿16周歲首次申領的;港澳臺同胞遷入內地定居首次申領的;華僑回國定居首次申領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加入或恢復中國國籍首次申領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