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EICU病房裡的奪命殺手—百草枯中毒

“今天你管的這個病人很重, 你一定要注意, 病人一般情況差, 情緒也不穩定, 不配合治療也不開口說話!”, 交班護士邊走邊說, 作為一名ICU護士, 見多了太多危重患者, 但這個病人還是讓我心頭一震:監護儀上爆閃的紅色數字是血氧飽和度, 只有56%, 病床上煩躁不安的小夥子只有 25歲, 拒絕無創呼吸機的使用, 其母親和哥哥流著淚勸說都沒有用, 見此情景, 我一般觀察患者一般情況的同時也積極與其溝通, 安慰, 勸解, 說服其配合治療。 最後終於同意繼續配戴無創呼吸機了, 可能是理解了我的意思, 也可能是不忍親人的眼淚,

也有可能壓根是沒有精力了, 然並卵, 監護儀上的數值並沒有預期的升高。

這位小夥子因“發熱伴嘔吐、氣短2天”緊急收住急診監護室(EICU), 目前已經出現了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腎衰竭、急性肝損傷、口腔粘膜多發潰爛。 家人告訴我們, 患者長期外地打工,

一周前剛剛回來, 但基本不與家人交流, 出現發熱後以為感冒就服用感冒藥, 結果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 當地醫院檢查發現患者多個器官功能嚴重衰竭, 病情危重, 原因不清, 急轉我院。 但由於患者情緒低落, 拒絕和任何人交流病情, 眼看的患者症狀的逐步加重和化驗檢查指標的快速惡化, 不明原因的肺纖維化, 多學科會診依然未能明確病因, 做了高大上的CRRT(持續腎臟替代治療, 一種搶救急危重症患者的血液淨化方式)也沒能阻止病情的進一步惡化。 見多識廣的急診科大夫想到了中毒, 讓目前中毒專家們痛心疾首的百草枯。 但當超高的百草枯血濃度檢測化驗單呈現在醫生面前時, 所有人還是倒吸涼氣,
小夥子仍然不開口, 直到聽到“你再不說, 也許再也沒有機會說了”。 小夥子才開始坦陳, 費力的呼吸下斷斷續續的表達了事情經過:一周前自己和女朋友分手了, 想不開, 口服半瓶左右(約30-40ml)百草枯後, 一開始只是嘴巴裡疼, 不能吃喝, 到後來的氣不夠用, 呼吸困難, 感覺到害怕, 想念家人就回來了。 一旁的媽媽和哥哥像是遭遇了晴天霹靂一般, 面部表情扭曲, 軀體僵直, 淚如泉湧, 疑問的眼神盯著醫生, 眼裡有詢問, 有焦急, 還有隱約的期待, 醫生只能默默搖頭, 目前病情至此, 死亡率即使不是100%, 也是99.99%了。

我們清楚地知道接下來他們將會面臨什麼。 大多數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初期表現為口咽及胸腹部燒灼感, 之後隨著百草枯毒性發作, 口腔粘膜、咽喉局部開始潰爛, 疼痛明顯, 不能進食, 咽唾沫都疼, 甚至不想說話, 中毒量大者早期出現肝腎功損害, 也許臨床症狀不明顯, 但實驗室化驗檢查會很快體現, 最致命的就是呼吸困難, 百草枯中毒後導致的肺纖維化, 進行性呼吸困難,

機械通氣效果不佳, 最終出現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為表現的全身多臟器功能不全, 不可逆的走向死亡, 甚至肺移植的沒用。 這個25歲的生命留給我們的救治時間很晚, 也很短, 留給自己的時間也不多了, 從同意轉診到坦陳病史,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他不是真的想死, 只是一時想不開, 可惜, 不是每一種毒藥都有解毒劑, 不是每一次救治都能成功。 那麼, 到底什麼是百草枯呢?百草枯中毒真的完全沒有救治機會麼?

百草枯是一種高效能的接觸型除草劑, 老百姓俗稱的一種農藥, 商品名“一掃光、對草快、克蕪蹤”, 1962年上市後由於其除草效果良好, 曾在全世界廣泛應用。 百草枯在毒理學上分類為中等毒性, 但人畜中毒後有很高的病死率, 故臨床認為它具有很強毒性,列為劇毒毒物,常見中毒方式為口服自殺或當做飲品誤服的,臨床也有個別誤食被百草枯污染的蔬菜或野菜中毒的案例,可見其毒性之強,目前已成為農藥中毒致死事件的常見病因,可能是醫院急診科致死性中毒的最常見毒物。成人致死量為5~15毫升(20~40mg/kg),而成人的一大口往往遠超這個劑量,真是“百草枯一出,寸草不生”。百草枯經消化道、皮膚和呼吸道吸收,毒性累及全身多個臟器,肺是主要損害的靶器官,可導致“百草枯肺”,患者最終多死於嚴重缺氧。由於其無特效解毒劑,死亡率在70%左右,目前全世界有20多個國家已經禁用或嚴格限制使用,我國2016年暫停的其水劑的國內銷售。

由於國內目前還沒有完全禁用百草枯,所以我們對百草枯中毒後的臨床表現還應用有所瞭解:

1. 病程較快,口、咽、上腹部燒灼痛,噁心、嘔吐,胸骨後燒灼感、頭暈。

2. 繼而出現顯著口腔疼痛、吞咽困難、咳嗽、浮腫、少尿、舌麻木、發熱。

3. 口腔粘膜充血,皮膚瘀斑,結膜下出血等等,2-3天后患者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表現為胸悶、氣促等症狀,病情嚴重的迅速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發紺。

4. 最終導致肺纖維化,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衰竭,缺氧而亡。

百草枯中毒這麼嚴重,不幸中毒後還需要去救治麼?就一定救不活了麼?答案不是一定的,結合目前國內有經驗的中毒救治中心的專家意見以及我們的救治實踐,中毒後應立即送醫院急救中心,按照救治毒物中毒流程進行積極救治,還是可以挽救一部分患者的生命。

1.皮膚接觸中毒

現場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肥皂水徹底清洗,若眼部被污染,應送醫院,可用2%~4%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2.口服中毒

(1).催吐及吸附:一經確診,刺激咽喉部催吐,儘快口服吸附劑白陶土。

(2).立即洗胃:首選清水,5000ml以上,也可以用30%白陶土水(蒙脫石散可以替代)或1%肥皂水加活性炭50—100g反復洗胃,儘量徹底,消化道出血不是停止洗胃的指征。

(3).導瀉:可以選用20%甘露醇口服或硫酸鎂口服,導瀉時可同時加入活性炭。

(4).加速毒物排泄:補液利尿,應注意患者心臟功能及迴圈情況,老年人應用需謹慎。

(5).血液淨化:血液灌流的毒物清除效果確切,時間越早,效果越好。有些中心早期採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濾過取得的一定的效果

(6).藥物治療:大劑量糖皮質激素聯合環磷醯胺對中重度患者可能有益,但缺乏高品質的循證醫學證據,且無具體劑量、療程依據。抗氧化劑谷胱甘肽、乙醯半胱氨酸等藥物理論上清除氧自由基,減輕肺損傷,但目前尚無確切藥物有確切療效,

(7).基於百草枯獨特的毒理機制,早期禁忌常規吸氧,但缺氧特別明顯時(動脈血氧分壓低於40mmHg)),仍應考慮給予氧療。

(8).病情患者能夠出院的患者應適當延長隨訪期限,早期發現肺部損傷。

綜上所述,讓我們看到了百草枯猙獰的面目,中毒後救治難度極高,重在預防,需要我們制定相應政策,醫療預防人員積極科普,基層醫務人員不斷學習醫學知識,老百姓掌握一些醫學常識,珍愛生命,共同預防中毒事件發生!

作者: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急診科 護師 張明 撰寫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急診科 主任醫師 裴紅紅 指導

部分圖片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故臨床認為它具有很強毒性,列為劇毒毒物,常見中毒方式為口服自殺或當做飲品誤服的,臨床也有個別誤食被百草枯污染的蔬菜或野菜中毒的案例,可見其毒性之強,目前已成為農藥中毒致死事件的常見病因,可能是醫院急診科致死性中毒的最常見毒物。成人致死量為5~15毫升(20~40mg/kg),而成人的一大口往往遠超這個劑量,真是“百草枯一出,寸草不生”。百草枯經消化道、皮膚和呼吸道吸收,毒性累及全身多個臟器,肺是主要損害的靶器官,可導致“百草枯肺”,患者最終多死於嚴重缺氧。由於其無特效解毒劑,死亡率在70%左右,目前全世界有20多個國家已經禁用或嚴格限制使用,我國2016年暫停的其水劑的國內銷售。

由於國內目前還沒有完全禁用百草枯,所以我們對百草枯中毒後的臨床表現還應用有所瞭解:

1. 病程較快,口、咽、上腹部燒灼痛,噁心、嘔吐,胸骨後燒灼感、頭暈。

2. 繼而出現顯著口腔疼痛、吞咽困難、咳嗽、浮腫、少尿、舌麻木、發熱。

3. 口腔粘膜充血,皮膚瘀斑,結膜下出血等等,2-3天后患者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表現為胸悶、氣促等症狀,病情嚴重的迅速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發紺。

4. 最終導致肺纖維化,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衰竭,缺氧而亡。

百草枯中毒這麼嚴重,不幸中毒後還需要去救治麼?就一定救不活了麼?答案不是一定的,結合目前國內有經驗的中毒救治中心的專家意見以及我們的救治實踐,中毒後應立即送醫院急救中心,按照救治毒物中毒流程進行積極救治,還是可以挽救一部分患者的生命。

1.皮膚接觸中毒

現場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肥皂水徹底清洗,若眼部被污染,應送醫院,可用2%~4%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2.口服中毒

(1).催吐及吸附:一經確診,刺激咽喉部催吐,儘快口服吸附劑白陶土。

(2).立即洗胃:首選清水,5000ml以上,也可以用30%白陶土水(蒙脫石散可以替代)或1%肥皂水加活性炭50—100g反復洗胃,儘量徹底,消化道出血不是停止洗胃的指征。

(3).導瀉:可以選用20%甘露醇口服或硫酸鎂口服,導瀉時可同時加入活性炭。

(4).加速毒物排泄:補液利尿,應注意患者心臟功能及迴圈情況,老年人應用需謹慎。

(5).血液淨化:血液灌流的毒物清除效果確切,時間越早,效果越好。有些中心早期採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濾過取得的一定的效果

(6).藥物治療:大劑量糖皮質激素聯合環磷醯胺對中重度患者可能有益,但缺乏高品質的循證醫學證據,且無具體劑量、療程依據。抗氧化劑谷胱甘肽、乙醯半胱氨酸等藥物理論上清除氧自由基,減輕肺損傷,但目前尚無確切藥物有確切療效,

(7).基於百草枯獨特的毒理機制,早期禁忌常規吸氧,但缺氧特別明顯時(動脈血氧分壓低於40mmHg)),仍應考慮給予氧療。

(8).病情患者能夠出院的患者應適當延長隨訪期限,早期發現肺部損傷。

綜上所述,讓我們看到了百草枯猙獰的面目,中毒後救治難度極高,重在預防,需要我們制定相應政策,醫療預防人員積極科普,基層醫務人員不斷學習醫學知識,老百姓掌握一些醫學常識,珍愛生命,共同預防中毒事件發生!

作者: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急診科 護師 張明 撰寫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急診科 主任醫師 裴紅紅 指導

部分圖片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