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透視西安戶籍新政 不同年齡段人群落戶看中哪些資源?

西安從去年開始實施“戶籍新政”、“人才新政”形成虹吸效應。 截至4月16日, 今年新遷入西安人口有30萬人。

專家團隊通過大資料分析發現, 新西安人因各個年齡段不同考慮重點不同。 換角度言之, 在招才引智方面, 各區域發力點和吸附力也不盡相同——

在落戶的區域方面, 經調研、分析和比對,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青年拔尖人才計畫”特聘研究員趙璽博士和所在的研究中心專家團隊發現, 同樣是看好西安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 但不同年齡段的人在選擇落戶區域時, 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孩子能在西安上學嗎?

有家長說心裡仍沒底

2018年3月初, 原籍渭南的楊女士將戶口遷到西安市碑林區社區集體戶, 她的孩子下半年上一年級, 之所以在西安落戶, 她就是奔著西安優質的教育資源來的。 她究竟能否實現孩子在西安入學的願望呢?

楊女士諮詢教育部門, 答覆是可以的, 如果在西安無房的話, 可先準備無房證明和實際居住證明, 然後關注集體戶所屬的小學入學安排, 由戶籍所在地的教育部門統一安排。

“如果這所學校沒有學位的話, 學校會上報區教育局, 區教育局會進行協調安排。 ”教育部門工作人員答覆楊女士說, “無論怎樣, 孩子一定會有學上的。 ”

但西安的教育資源不平衡, “孩子能上到好一點的學校嗎?如果上不了的話,

還不如回渭南。 ”楊女士心裡沒底。 而類似楊女士心情的, 還有不少家長。

受訪“新西安人”80%看中教育資源

教育資源主要分佈在哪裡?

戶籍和人才新政之後, 教育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落戶在西安的人裡面, 很多都和楊女士一樣, 想讓孩子能夠享受到西安的優質資源。

調研發現, 80%的受訪者遷移到西安的原因, 是看好在西安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趙璽說, 教育資源不均衡是人口流動的重要原因。 趙璽和該研究中心團隊, 通過高德地圖獲取西安市的部分POI(基於位置服務的最核心資料, 在電子地圖上運用場景廣泛, 如導航前選擇的目的地、查看周邊的餐館等)資料後進行研究分析。

西安市幼稚園(含公辦、民辦)分佈情況:

未央區(468個)、雁塔區(417個)、長安區(300個)、滻灞生態區(244個)、灞橋區(233個)、高新區(161個)、西鹹新區(143個)、經開區(110個),

而西安市主城三區則相對較少, 如, 蓮湖區(157個)、新城區(102個)、碑林區(81個)。 調研發現, 西安城市周邊城區的幼稚園數量相對較少, 如航太基地(41個), 閻良區(35個)。

經對幼稚園分佈密度調研發現:雁塔區分佈密度指數最高, 為1.0775, 閻良區密度指數最小, 為0.0260。

西安市中小學的分佈情況:

長安區(228個)、雁塔區(150個)、未央區(129個)、灞橋區(106個)、高陵區(85個)、蓮湖區(74個)、滻灞生態區(70個)、碑林區(68個)、新城區(68個)、高新區(68個)、經開區(57個)、閻良區(35個)、航太基地(16個)。

該研究中心調研分析出中小學分佈密度:

碑林區密度指數最高, 為0.4857, 其次是雁塔區, 密度指數為0.3876, 第三是新城區, 密度指數是0.3736。 密度指數較低的是西鹹新區(0.0414)、閻良區(0.0260)。

趙璽介紹, 通過大資料分析得出結論, 西安市中小學分佈大致與幼稚園情況一致, 主要集中於主要城區, 其中碑林區的中小學數量密度最多, 雁塔區、新城區、蓮湖區相差不多。

西安高校資源分佈情況:

雁塔區(37個)、碑林區(20個)、蓮湖區(19個)、長安區(19個)、未央區(10個), 西鹹新區和航太基地高校數量目前均為零。

趙璽稱, 該研究中心資料分析表明:

西安高校分佈密度指數最高的是碑林區0.1429, 其次是雁塔區0.0956, 密度指數為0是西鹹新區和航太基地。

如何選擇落戶區域?

每個年齡段人都有不同考慮

經調研、分析和比對, 趙璽和所在的該研究中心團隊發現, 同樣是看好西安城市好的教育資源, 但不同人因不同的年齡段在選擇區域的時候,

還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0-14歲年齡段人群

選擇落戶的原因與周邊幼稚園、中小學、高校的數量等因素有關。 資料顯示, 該年齡段人群主要落戶雁塔區, 在滻灞生態區區、經開區、高新區、未央區、蓮湖區、碑林區落戶的人數基本持平, 落戶其他區縣的人數較少。

15-17歲年齡段人群

選擇落戶的原因與周邊的高校數量, 休閒健身場所、醫療設施、住房情況、衣食條件的是否完善有關。 資料顯示, 該年齡段人群主要落戶雁塔區、碑林區、經開區及高新區。 經開區和高新區可以適當增加公園、廣場等休閒健身場所、社區醫院等基礎醫療設施、新建住宅區和超市、商場等生活設施。

18-22歲年齡段人群

選擇落戶的原因與周邊教育情況、休閒場所、住宅區及醫療設施有關。 資料顯示,該年齡段人群主要落戶高新區、雁塔區、碑林區、長安區,在其他區落戶較少。

23-35歲年齡段人群

他們多為剛工作不久,選擇落戶的原因與周邊的幼稚園、高校的數量,休閒健身場所、醫療設施、住房情況、衣食條件的是否完善有關。資料顯示,該年齡段人群主要落戶蓮湖、雁塔、高新、未央、經開區。

36-45歲年齡段人群

偏向遷往休閒場所較多、衣食便利、住宅區成熟的地方。據資料顯示,該年齡段人群主要落戶生活便捷的主要城區。

46-59歲年齡段人群

偏向遷往醫療條件較好、休閒場所較多、衣食便利、幼稚園資源豐富的地區。資料顯示,此類人落戶的區域除了主要的城區外,長安區排到第二名。

60歲以上年齡段人群

偏向遷往教育資源豐富、醫療條件好、休閒場所較多、衣食便利、住宅區成熟的地方。資料顯示,該年齡段人群的落戶區域選擇主城區主城區和長安區。

趙璽分析後指出:

結合2018年第一季度各區實際遷入的人口數,從西安市各區現有的各類設施數量及各個年齡段人群的遷入習慣來分析,雁塔區的教育、休閒及生活設施都比較完備,是遷入人數最多的城區,,但它的醫療設施數量排名並不靠前,可以增加基礎醫療等設施。

由於有較多的就業機會,高新區是人口遷入的第二大區,但由於它建區時間晚,交通和生活設施還不夠豐富,可以在高新區增修交通幹道、增開公交路線、商場及超市等生活場所。未央區和經開區也是人口遷入較多的城區,但教育、醫療、交通、公園等休閒場所、超市等生活設施都不夠完善,應該進一步完善這些設施以應對增長的人口。

作為設施較完善的老城區,碑林區、蓮湖區和新城區的落戶人數適中,現有的設施可以適應不斷增加的人口。長安區的落戶人數與上述三個老城區持平,落戶人群集中在23-35歲、46-59歲年齡段,但長安區缺少公園等休閒場所和基礎醫療設施,所以應該相對應的有所增加。

資料顯示,該年齡段人群主要落戶高新區、雁塔區、碑林區、長安區,在其他區落戶較少。

23-35歲年齡段人群

他們多為剛工作不久,選擇落戶的原因與周邊的幼稚園、高校的數量,休閒健身場所、醫療設施、住房情況、衣食條件的是否完善有關。資料顯示,該年齡段人群主要落戶蓮湖、雁塔、高新、未央、經開區。

36-45歲年齡段人群

偏向遷往休閒場所較多、衣食便利、住宅區成熟的地方。據資料顯示,該年齡段人群主要落戶生活便捷的主要城區。

46-59歲年齡段人群

偏向遷往醫療條件較好、休閒場所較多、衣食便利、幼稚園資源豐富的地區。資料顯示,此類人落戶的區域除了主要的城區外,長安區排到第二名。

60歲以上年齡段人群

偏向遷往教育資源豐富、醫療條件好、休閒場所較多、衣食便利、住宅區成熟的地方。資料顯示,該年齡段人群的落戶區域選擇主城區主城區和長安區。

趙璽分析後指出:

結合2018年第一季度各區實際遷入的人口數,從西安市各區現有的各類設施數量及各個年齡段人群的遷入習慣來分析,雁塔區的教育、休閒及生活設施都比較完備,是遷入人數最多的城區,,但它的醫療設施數量排名並不靠前,可以增加基礎醫療等設施。

由於有較多的就業機會,高新區是人口遷入的第二大區,但由於它建區時間晚,交通和生活設施還不夠豐富,可以在高新區增修交通幹道、增開公交路線、商場及超市等生活場所。未央區和經開區也是人口遷入較多的城區,但教育、醫療、交通、公園等休閒場所、超市等生活設施都不夠完善,應該進一步完善這些設施以應對增長的人口。

作為設施較完善的老城區,碑林區、蓮湖區和新城區的落戶人數適中,現有的設施可以適應不斷增加的人口。長安區的落戶人數與上述三個老城區持平,落戶人群集中在23-35歲、46-59歲年齡段,但長安區缺少公園等休閒場所和基礎醫療設施,所以應該相對應的有所增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