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新活動丨新疆額敏縣構築人才“蓄水池” 積聚發展新高地(65)

編者按:為展現額敏縣各族幹部群眾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砥礪前行的精神風貌, 零距離微信公眾平臺特推出——“宣導新風尚 樹立新形象 創造新業績”欄目, 敬請關注。

經濟發展, 人才先行, 新疆額敏縣始終把人才引聚與開發放在社會發展戰略高度思考, 立足實際, 以更加靈活的機制、更加優化的環境, 更加有效的平臺進一步吸引人才、凝聚人才, 努力構建人才發展新高地。

建立靈活機制引聚人才。 創新完善寬鬆的人才引進流動機制。 暢通引才“綠色通道”, 打破人才的地域界限, 變傳統的戶籍管理為身份管理,

變人才引進為智力引進, 實行帶專案、帶崗位的定向引進, 通過兼職、講學、入股、合作等流動方式, 依託優勢產業、項目、企業柔性引才引智;實施緊缺人才引智計畫, 針對醫療、教育、農業緊缺學科帶頭人現狀, 邀請各地造詣深、有名望的老專家、老教授坐診、講學, 進行傳幫帶, 引進各方面的急需緊缺人才。 建立完善系統的人才培養開發機制, 加強企業人才培養, 建立大中專院校、社會培訓機構與企業的協作機制, 為企業開展人才的委培、代培、定向培養等服務。 引導企業把人才的教育培訓與人力資源開發和人才培養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 開展與“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培訓, 逐步形成企業自主投入、自主實施、自主管理的培養機制。
實施村(居)“兩委”幹部、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村科技人員、生產能手、經營能人、能工巧匠等培訓項目, 加大對農村實用人才、技能人才及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訓開發力度。 完善人才激勵保障機制。 建立以政府獎勵為導向、用人單位獎勵為主體、社會力量獎勵為補充的人才獎勵制度。 充分發揮文化的導向、凝聚、規範、激勵作用, 培養人才的認同感和令他們產生歸屬感, 激勵他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

加大資金投入引聚人才。 結合實施重點人才工程, 加大人才政策、資金投入力度, 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設立人才獎勵基金, 專門用於對有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的獎勵, 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 使專業技術人才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嘗試在縣直醫療衛生單位每年安排一定的經費,

用於建立人才培養和獎勵的院(所)長人才獎勵基金, 每年提取一定基金對重點專業、專門人員進行重點培養, 如對重點專科在經費上予以傾斜, 對專門人才的學術交流報銷差旅費用, 對科研課題給予專項補貼, 對在職學歷教育予以補助, 對突出貢獻的人才、自學成才的人才、發表的學術論文第一作者予以獎勵等, 大力盤活現有人才。 加大專項資金投入, 設立人才資源開發專項資金, 專門用於對各類人才的引進、培訓、獎勵等。 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投資, 使人才資源開發投入由以政府為主導逐步向以用人單位為主導的社會多元化轉變。
加強人才工作財政性資金監管, 整合項目資金, 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搭建有效平臺引聚人才。 以重點人才工程為抓手, 在本地選拔一批中青年優秀人才重點培養, 給各類人才提供多崗、多地交流學習和上掛下派任職鍛煉的機會, 注重在實踐中鍛煉提高, 強化繼續教育工作, 建立健全培訓基地, 優化配置師資、教材, 對人才不斷進行“充電”, 保證其良性迴圈, 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潛力。 大力開發鄉土人才, 使“田秀才”“土專家”為縣域經濟的發展獻計獻策, 積極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 用好用活用足援疆幹部政策, 積極依託援疆培訓資源和疆外培訓基地, 通過援疆幹部的牽線搭橋, 不斷加強與內地各省區的合作, 拓寬引才、引智、引資、引專案管道。

及時對緊缺人才和高層次優秀人才的收入、住房、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保障、戶籍轉移等方面, 最大限度地給予保障, 使優秀人才引得來、留得下、用得好。

供稿:王盛

編輯:姚瑤 朱芹

初審:韓衛軍

終審:張世財

投稿郵箱:emxwxb@163.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