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面對“小升初”,這位學霸放棄民辦,6年後終於得出一個結論……

昨天, 杭城許多六年級小學生家長都會點開這張網頁:

杭州市區民辦初中開始網上報名。 但你們真的想好了嗎?放棄公辦去民辦?看到報名系統主頁上“尊重差異”幾個字,

鹿姐姐想說, 每個孩子都有一條適合自己的升學路, 民辦初中並不是成長或成功的唯一路徑。

昨晚, 和幾位經歷過“小升初”的童鞋、家長聊了聊。 鹿姐姐得出的結論是:對相當一部分孩子來說, 優質公辦初中其實是更好的選擇。

故事1

杭二中高三實驗班學生小張, 高中三年, 參加物理和數學競賽, 均曾獲獎。 還做過班長、團支書, 綜合排名位居年級前列。

他的履歷表上寫著:2006年至2012年, 就讀于杭州小營小學;2012年至2015年, 就讀于杭州第十中學……清一色公辦學校。

你是不是沒想到, 這樣一位學霸, 居然來自公辦初中。 小張自己倒是不以為然:“我們班有位搞競賽的同學更猛, 進了國家集訓隊, 保送名校,

也同樣來自公辦初中。 ”

因此, 在小張和爸媽眼中, “公辦的學生肯定不如民辦的”, 這一民間傳聞完全是誤會。

小張的媽媽, 自己就是公辦中學的老師。 她向鹿姐姐報料:近年, 報讀民辦初中的學生人數屢創新高, 但在6年前, 兒子卻主動放棄民辦選了公辦。 現在一家人回頭看, 仍然覺得這個選擇相當正確。

小張從小就學得很輕鬆, 回家幾乎沒作業做, 一是小學作業本來就少;二是他會利用在校期間的自修時間完成。 所以, 他每天放學回家, 基本上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看書、下棋、彈琴……晚上8點半就睡覺了。

但是小張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出挑, 讀六年級時, 甚至有民辦初中主動電話聯繫, 將他列入自主招生的人選名單。 小張獲得的這種待遇,

令周圍同學和家長豔羨不已。 可他和爸媽卻做了個在旁人看來無比驚世駭俗的決定:放棄民辦自主招生, 初中讀公辦, 和小營小學對應的杭十中。

小張的理由很簡單:一是離家比較近, 而且媽媽就在杭十中上班, 接送方便, 可以在上下學路上繼續陪伴在他身邊, 聊聊天。 “因為我小學六年加幼稚園四年都是這麼過來的, 母子倆的交流非常順暢。 ”二是公辦初中的班額相對較小, 像杭十中每班是35人左右。 他總覺得, 人多, 學習效果不太好。 而此前媽媽也去民辦初中聽過課, 一個班50來人, 坐在後面往前看, 烏壓壓的一片, 感覺確實不咋滴。

聽了他的決定, 媽媽雙手贊成:“兒子從小就很有主見, 只要有理有據, 我都會支援他。

事實上, 我也偏向於讀公辦, 所以娘倆愉快地達成一致。 因為杭十中最早是既有初中部、又有高中部的‘完中’, 2011年起, 完全轉為初中, 很多高中老師教起了初中生, 利用自身高中教師優勢, 做好初高銜接, 對接後續發展。 鑒於對同事們的瞭解, 我覺得他們在教學和師德等方面, 均比我接觸到的某些民辦師資高出一籌。 ”

在杭十中度過的三年初中生涯中, 小張拿到過上城區期末監測全區第一名, 後來被保送到杭二中。 作為公辦優秀學生的他, 終於見到了來自民辦初中的學霸們。 “當時的確在學業上、社交上和精神上受到了一定衝擊, 但這也是成長的機會。 ”

學業和精神上的衝擊, 主要來自民辦初中學霸們的那股子勤奮勁。 “我習慣了晚上9點前睡覺的, 確保第二天上學能有充沛的體力。 結果人家同學晚上11點鐘左右才睡, 早上五六點又起床了……”

社交上的衝擊, 主要是民辦初中有自主招生, 優秀生源相對集中一些, 所以民辦學生到優質高中後, 可能認識的老同學較多, 容易形成小圈子, 這點在高一尤其明顯。“不過,細想起來,對我也沒太大影響。”

來自公辦的小夥伴也挺受大家歡迎的,因為他們往往更樂於為同學服務,更願意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不擔心把時間浪費在了其他方面。小張班裡的三任班長,就有兩個來自公辦。

“很多人擔心視野問題,這個是很有道理的,但和初中讀公辦還是民辦的關係不大,關鍵是看遇沒遇到一個有見識的老師,或者父母兄長之類的其他引導者。”高中三年,小張還發現,“我們班高一時的高中學業基礎,包括競賽知識水準,和最後達到的高度沒有什麼關係,很多本來基礎好的被超越,關鍵是看潛力。”

初中沒參加過學科培訓班和競賽班的小張,總喜歡自己看書、鑽研,按媽媽的話說,走的一直是“野路子”。可就是這麼個從公辦走出來的“野生”的娃,到了高中,一邊參加競賽,一邊也沒有落下綜合成績,沉穩大方、自信陽光,還有一定的領導力。

除了感謝高中老師的培養,小張還一直很感謝母校杭十中。初中三年,這所公辦學校給予了他足夠的鍛煉機會。

首先,是充分的自由,學習上有自主權。作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做;上課老師講基礎知識時,允許他做自己想做的事,尤其是在他擅長的數學方面,因為他的能力足夠應付日常考試。所以,他可以自主安排學習進程,老師還會給他推薦一些書目,並隨時接受答疑。像物理競賽方面的知識,當初就是科學老師建議他關注的,並推薦了一些參考書。

據說,從今年起,杭十中學生的選擇餘地更大了,因為學校實施了一系列創新專案——浙江省電子百拼基地學校、杭州市三維設計基地學校、杭州市機器人基地學校、中德研究中心機械創新專案、杭州市美術創新基地學校、杭州市思維創新孵化器基地學校……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搭建更多的發展平臺與升學管道。

其次,優秀學生在公辦學校的鍛煉機會非常多。比如,全年級廣播講話、國旗下講話,代表學校出去參加各種比賽等。小張曾經參加上城區數學競賽、科學競賽,均獲過一等獎,還拿到過浙江省數學競賽一等獎。這些都極大地鍛煉了他在公眾場合不怯場的能力。到高中後,他參加各類高校面試,也很有優勢。

故事2

杭州采荷中學濮家校區有個女學霸,每一次大考幾乎都年級第一名。

這個學生叫石佳穎,三年前從濮家小學畢業時就是個學霸。聽她的同學邵琛顥說,在小升初時石佳穎就被所有人看好,但意外的是,她竟然拒掉了杭城多所民辦初中的邀請,進了公辦初中。

石佳穎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女生,如今她已經獲得了保送杭二中的資格。

三年的初中生活對於石佳穎來說,是輕鬆愉快的三年。她早上6點半起床,晚上9點半上床睡覺,睡眠非常充足。除了初一時上了數學、語文的培訓班外,她在初二後就停掉了這些學科類的培訓班。

“我喜歡寬鬆的環境,我聽說民辦初中作業多,壓力大,覺得並不適合我。我喜歡自主學習,從來不刷題,也不做課外練習,多出來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彈鋼琴,週末與父母外出攝影。”

就是這樣的一種狀態,石佳穎每次大考幾乎都是第一名。“就是初一下學期時有波動,當時幾次月考不是第一,但也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石佳穎說,老師開玩笑說,她智商出眾,偶爾考個第五名是意外,馬上就可以奪回第一的。“我知道老師在安慰我,我也會自我調節,比如翻翻書找遺漏的知識點,或者看一看錯題集。”

在杭州采荷中學濮家校區,石佳穎絕對是同學眼中不可逾越的高度。去年的期末考試,也是江幹區的一模考,她考出了540分(總分570分,不含體育分)的好成績,奪得全區第一。

“我覺得,我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30%是天分,70%是公辦初中寬鬆的環境、同學老師的幫助,還有我自己的努力。”石佳穎笑呵呵地說,其實讀不讀民辦初中無所謂,關鍵在於自身的努力,以及保持一顆永遠不服輸的心。

聽完這些故事,你和孩子會做怎樣的選擇?

文:沈蒙和 梁建偉

這點在高一尤其明顯。“不過,細想起來,對我也沒太大影響。”

來自公辦的小夥伴也挺受大家歡迎的,因為他們往往更樂於為同學服務,更願意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不擔心把時間浪費在了其他方面。小張班裡的三任班長,就有兩個來自公辦。

“很多人擔心視野問題,這個是很有道理的,但和初中讀公辦還是民辦的關係不大,關鍵是看遇沒遇到一個有見識的老師,或者父母兄長之類的其他引導者。”高中三年,小張還發現,“我們班高一時的高中學業基礎,包括競賽知識水準,和最後達到的高度沒有什麼關係,很多本來基礎好的被超越,關鍵是看潛力。”

初中沒參加過學科培訓班和競賽班的小張,總喜歡自己看書、鑽研,按媽媽的話說,走的一直是“野路子”。可就是這麼個從公辦走出來的“野生”的娃,到了高中,一邊參加競賽,一邊也沒有落下綜合成績,沉穩大方、自信陽光,還有一定的領導力。

除了感謝高中老師的培養,小張還一直很感謝母校杭十中。初中三年,這所公辦學校給予了他足夠的鍛煉機會。

首先,是充分的自由,學習上有自主權。作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做;上課老師講基礎知識時,允許他做自己想做的事,尤其是在他擅長的數學方面,因為他的能力足夠應付日常考試。所以,他可以自主安排學習進程,老師還會給他推薦一些書目,並隨時接受答疑。像物理競賽方面的知識,當初就是科學老師建議他關注的,並推薦了一些參考書。

據說,從今年起,杭十中學生的選擇餘地更大了,因為學校實施了一系列創新專案——浙江省電子百拼基地學校、杭州市三維設計基地學校、杭州市機器人基地學校、中德研究中心機械創新專案、杭州市美術創新基地學校、杭州市思維創新孵化器基地學校……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搭建更多的發展平臺與升學管道。

其次,優秀學生在公辦學校的鍛煉機會非常多。比如,全年級廣播講話、國旗下講話,代表學校出去參加各種比賽等。小張曾經參加上城區數學競賽、科學競賽,均獲過一等獎,還拿到過浙江省數學競賽一等獎。這些都極大地鍛煉了他在公眾場合不怯場的能力。到高中後,他參加各類高校面試,也很有優勢。

故事2

杭州采荷中學濮家校區有個女學霸,每一次大考幾乎都年級第一名。

這個學生叫石佳穎,三年前從濮家小學畢業時就是個學霸。聽她的同學邵琛顥說,在小升初時石佳穎就被所有人看好,但意外的是,她竟然拒掉了杭城多所民辦初中的邀請,進了公辦初中。

石佳穎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女生,如今她已經獲得了保送杭二中的資格。

三年的初中生活對於石佳穎來說,是輕鬆愉快的三年。她早上6點半起床,晚上9點半上床睡覺,睡眠非常充足。除了初一時上了數學、語文的培訓班外,她在初二後就停掉了這些學科類的培訓班。

“我喜歡寬鬆的環境,我聽說民辦初中作業多,壓力大,覺得並不適合我。我喜歡自主學習,從來不刷題,也不做課外練習,多出來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彈鋼琴,週末與父母外出攝影。”

就是這樣的一種狀態,石佳穎每次大考幾乎都是第一名。“就是初一下學期時有波動,當時幾次月考不是第一,但也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石佳穎說,老師開玩笑說,她智商出眾,偶爾考個第五名是意外,馬上就可以奪回第一的。“我知道老師在安慰我,我也會自我調節,比如翻翻書找遺漏的知識點,或者看一看錯題集。”

在杭州采荷中學濮家校區,石佳穎絕對是同學眼中不可逾越的高度。去年的期末考試,也是江幹區的一模考,她考出了540分(總分570分,不含體育分)的好成績,奪得全區第一。

“我覺得,我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30%是天分,70%是公辦初中寬鬆的環境、同學老師的幫助,還有我自己的努力。”石佳穎笑呵呵地說,其實讀不讀民辦初中無所謂,關鍵在於自身的努力,以及保持一顆永遠不服輸的心。

聽完這些故事,你和孩子會做怎樣的選擇?

文:沈蒙和 梁建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