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關於胃食管反流病一些問題匯總

01、什麼是胃食管反流病?

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至食管內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發生的消化性炎症。 本病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食道一胃接連區高壓帶的抗反流功能失調, 或由於局部機械性抗反流機制障礙。 不能阻止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到食管, 以致胃酸、胃蛋白酶、膽鹽和胰酶等物質損傷了食道粘膜, 引起炎症、糜爛、潰瘍或狹窄。

02、有反流就一定有食道炎嗎?

有反流不一定就有食道炎, 常人有時也會出現反酸、燒心等反流症狀, 但持續時間短暫, 不損傷食管粘膜, 不會引起炎症的改變,

這屬於生理性反流。 但是隨著反流次數和程度的加重, 或造成粘膜的損傷, 出現了食管外的表現, 就屬於病理性反應。 胃食管反流和反流性食管炎在宏觀上是一個概念, 但是程度上不一樣, 胃食管反流是一種現象, 可導致反酸、燒心等症狀, 但對粘膜沒有損傷, 這就是“症狀性反流”。 有些人不僅有症狀, 還有粘膜的損傷, 這就是“反流性食管炎”。 無論症狀性反流, 還是反流性食管炎都稱為“胃食管反流病”。

03、胃食管反流病反流的是什麼?

胃食管反流病反流包括胃食管反流和十二指腸胃食管反流兩種。 前者反流的主要是胃內容物, 即胃酸和胃蛋白酶;後者反流的主要是:膽鹽和胰酶。 這些反流物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單獨或共同對反流所能達到的組織器官的粘膜造成損害,

如食管、口鼻咽喉粘膜, 甚至於氣管、支氣管粘膜, 其中胃酸和胃蛋白酶是主要的攻擊因數, 而在鹼性環境下, 膽鹽和胰酶則成為主要的攻擊因數, 胃酸能加強膽酸對粘膜的損害作用。

04、 膽汁反流與食管反流是不是一回事?

膽汁反流和食管反流既有相同之處, 又有不同之處, 但膽汁反流是相對於反流物而言, 食管反流是相對於反流部位而言。

正常情況下, 膽汁儲存於膽囊中, 由於膽囊疾患、膽囊手術或胃竇幽門十二指腸功能障礙等多種因素, 可發生膽汁逆流入胃, 甚至反至食管、口腔, 膽汁與胃酸、胃蛋白酶互相混合, 共同引起胃食管、口咽部粘膜損傷。

與膽汁反流造成粘膜損害不同,

食管反流可以僅有臨床症狀, 而不一定有食管炎。

臨床上典型的反流症狀有反酸、反胃、燒心、胸背部燒灼樣疼痛、咽部異物感, 存在膽汁反流的患者, 常常會出現口苦等症。 綜合可知兩者不是一件事。 二者雖然都存在反流, 但膽汁反流的是膽汁, 既可反流至胃, 又可反流至食管、口腔;食管反流的部位是食管, 其反流物既可是膽汁又可能是胃液。

05、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機制是什麼?

目前認為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

其主要發病機制是抗反流防禦機制減弱和反流物對食管粘膜攻擊作用的結果:

一)食管抗反流防禦機制減弱, 包括:抗反流屏障, 食管對反流物的清除及粘膜對反流作用的抵抗力。

二)反流物的對食管粘膜的攻擊作用。 在食管抗反流防禦機制下降的基礎上, 反流物刺激和損害食管粘膜, 受損程度與反流物的質和量有關, 也與反流物與粘膜的接觸時間、部位有關。

16、 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狀有哪些?

反酸, 是由於下、上食管括約肌鬆弛, 使胃內的酸性液體、食物、膽汁或氣體反流到食管, 咽喉部、口腔、鼻腔, 甚至到達氣管、支氣管和肺內;

燒心, 主要為酸性反流物對食管下感覺神經末梢的化學刺激所致。

表現為上腹部或胸骨後的一種溫熱感或燒灼感;

胸痛, 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見症狀, 疼痛部位一般在胸骨後、劍突下或上腹部,常向胸、腹、肩、頸、下頜、耳和上肢放射,向左肩放射較多。

7、 胃食管反流病的非典型症狀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病除上述食管症候群外,還存在不為多數人所知的食管外表現。

呼吸道症狀:

嗆咳、咳嗽、咳痰、憋氣、氣短、喘息等,表現為慢性咳嗽、反復肺部感染、哮喘樣發作、肺大皰、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間質纖維化、肺心病等。

耳鼻喉症狀:

咽部異物感、喉部發癢、喉部發緊、聲音嘶啞、頻繁清嗓、鼻塞、流涕、打噴嚏、耳癢、耳鳴、耳聾等。

雙眼可有酸脹、發癢、乾澀、視物模糊、視力減退等。

口腔科症狀有口腔潰瘍、口苦、口臭、牙釉質破壞、齲齒、舌灼熱感等。

臨床當中亦有部分患者,表現為心慌、胸悶、周身煩熱等循環系統或神經系統症狀。

8、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如何進行自我保健?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 注意少食多餐,吃低脂飲食,避免進食甜食、酸性和刺激性食物,可減少進食後反流症狀發生的頻率。

2.體重 超重者宜減肥。因為過度肥胖者腹腔壓力增高,可促進胃液反流,特別是平臥位尤甚,故應積極減輕體重以改善反流症狀。

3.臥位床頭墊高15~20cm,對減輕夜間胃液反流是一個很有效好辦法。

4.改變不良睡姿 有人睡眠時喜歡將兩上臂上舉或枕於頭下,這樣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內壓力隨之增加,使胃液逆流而上。

5.生活習慣 儘量減少增加腹內壓的活動,如過度彎腰、穿緊身衣褲、紮緊腰帶等。

6.忌酒戒煙酒的主要成分為乙醇,不僅能刺激胃酸分泌,還能使食管下段括約肌鬆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由於煙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使其處於鬆弛狀態,加重反流,吸煙還能減少食管黏膜血流量,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機體抵抗力,使炎症難以恢復。

疼痛部位一般在胸骨後、劍突下或上腹部,常向胸、腹、肩、頸、下頜、耳和上肢放射,向左肩放射較多。

7、 胃食管反流病的非典型症狀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病除上述食管症候群外,還存在不為多數人所知的食管外表現。

呼吸道症狀:

嗆咳、咳嗽、咳痰、憋氣、氣短、喘息等,表現為慢性咳嗽、反復肺部感染、哮喘樣發作、肺大皰、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間質纖維化、肺心病等。

耳鼻喉症狀:

咽部異物感、喉部發癢、喉部發緊、聲音嘶啞、頻繁清嗓、鼻塞、流涕、打噴嚏、耳癢、耳鳴、耳聾等。

雙眼可有酸脹、發癢、乾澀、視物模糊、視力減退等。

口腔科症狀有口腔潰瘍、口苦、口臭、牙釉質破壞、齲齒、舌灼熱感等。

臨床當中亦有部分患者,表現為心慌、胸悶、周身煩熱等循環系統或神經系統症狀。

8、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如何進行自我保健?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 注意少食多餐,吃低脂飲食,避免進食甜食、酸性和刺激性食物,可減少進食後反流症狀發生的頻率。

2.體重 超重者宜減肥。因為過度肥胖者腹腔壓力增高,可促進胃液反流,特別是平臥位尤甚,故應積極減輕體重以改善反流症狀。

3.臥位床頭墊高15~20cm,對減輕夜間胃液反流是一個很有效好辦法。

4.改變不良睡姿 有人睡眠時喜歡將兩上臂上舉或枕於頭下,這樣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內壓力隨之增加,使胃液逆流而上。

5.生活習慣 儘量減少增加腹內壓的活動,如過度彎腰、穿緊身衣褲、紮緊腰帶等。

6.忌酒戒煙酒的主要成分為乙醇,不僅能刺激胃酸分泌,還能使食管下段括約肌鬆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由於煙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使其處於鬆弛狀態,加重反流,吸煙還能減少食管黏膜血流量,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機體抵抗力,使炎症難以恢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