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女性,如何讓“愛自己”不成為一句空話?(下)

這是 第21期 《浣熊的叨叨叨》

本文共2040字, 閱讀需2分2秒

編者按:雞湯文總是犯懶, 一概而論地要女性“愛自己”——可又總是縹緲, 淪為空話。

如何用常識來充實自己的頭腦, 知道切實愛自己的真相?如何才能科學地成為自己的真愛?最近幾篇文章很有啟發, 這裡做一個綜述, 分享給大家——看了這兩篇文章, 才能明白, “女權”, 來路的曲折, 和去勢的艱險。

小浣熊說:

女權運動, 追求的並不是控制權、或是主導權, 男人和女人, 兩性之間並不存在東風壓倒西風的關係——而是追求“平權”, 是“婦女能頂半邊天”的關係。 至少女性的家庭話語權, 需要逐漸提高, 而且女權的核心, 是婦女們渴望真正擁有決定家庭的規模和自己生活的權力, 不再是男性的附庸、財產或是生育機器。 所以避孕, 是健康女性的自發需求, 節育是當時更是當下的女權群體的主題之一, 而避孕藥則是這場轟轟烈烈的爭取生育自主、性自由的一項勝利果實。

5、一次( )的人流

而生育的另一面, 墮胎, 在中國卻並沒有太多來自宗教、道德和法律的約束, 即使避孕失敗, 後果也不會怎麼樣——這裡每年的人流手術量是 1300 萬, 居世界第一, 大約是世界人流手術總量的 1/6。

在這樣的巨大資料裡面, 就埋葬著很多人, 因為人流, 失去的做媽媽的機會。 一名22歲的大學生, 985在讀, 和男朋友在一起意外懷孕, 先是自行做了藥流, 結果藥流失敗。 只能去一家診所進行刮宮, 因為流產之前沒做任何檢查, 且診所醫療水準有限, 導致大出血, 再到正規醫院時, 已經需要摘除子宮了, 再也無法挽回。

這些私人小診所的廣告, 貼在大街小巷、公交月臺, 身邊更是有人言傳身教:“這種事情千萬別去大醫院, 會有存檔, 所以還是小診所靠譜”之類的——靠譜?靠的是什麼譜?既然到了, 必須要傷害自己的地步, 為什麼不用, 盡可能安全的方法?不正應該去正規大醫院, 爭取把風險、傷害降到最低才對嗎?這才叫做靠譜嗎?

雖然只是短短幾分鐘,

可能真的就改變你的一生。

更無恥的是, 在中國流行的“無痛人流廣告”中, 一個經典款是:一個男人, 欣然陪他的女伴進行那場“無痛三分鐘, 煩惱去無蹤”的手術, 閃出標語“愛她, 就送她一次無痛”——這完全是顛倒黑白, 是非不分, 是害你, 還是愛你?你自己心裡沒點AC之間的數嗎?

像“上午人流, 下午上班, 輕鬆沒煩惱”的這類廣告, 標榜著“輕鬆、無痛、快速”的口號, 鋪天蓋地地給你洗腦, 都在蠱惑人們:不就打個胎嘛, 多大點事兒, 沒啥傷害。 這背後的產業利益, 卻不會有人掰著指頭數給你看——幾千元的手術, 和幾十塊錢的口服避孕藥, 你說應該怎麼選?而且, 所謂的無痛, 只是當時因為麻醉, 沒什麼感覺, 但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 事後的副作用,

有的人會更大, 苦不堪言。

當下做人流的年齡, 也愈發低齡化:《中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查報告》顯示, “15~19歲女孩中8%有性經歷, 且多次懷孕的幾率高於20~24歲。 有流產史的女性中, 25歲以下的占到近五成。 ”

這些資料, 透露出的真相是——性教育的匱乏——我們不用正確的知識佔領陣地, 就會有錯誤的、駭人的知識滲透進來。在中國,家長總是談性色變的,他們總想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一廂情願地讓他們不受“污染”,但是卻不曾想,這樣反而會讓孩子們在這一方面概念缺失,茫然無措——既然不知道,正確的所作所為該如何,那就只能胡作非為,對自己造成更大傷害。

比方前面提到的那些廣告,就讓人覺得懷孕了也沒啥,大不了做掉,大部分都是年紀不大的小女孩——青春期,既好輕信,又好妄動。

“要是懷孕了我們就結婚!”/“我會對你負責的!”——可能現在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句屁話,畢竟見得多了,聽得多了,有了自己的判斷。但是時間如果再倒退十年,這句話不就是青春萌動時候,最誘人的情話嗎?別說年少無知了,我們身邊也不乏成年人,因為輕信,害了自己的。

她是個24歲的婦產科醫生,專業人員,擁有一身避孕知識,還是中招了。她自己一個人去做完了所有的檢查,聯繫了男朋友——真的不是所有男人都是個負責任的,“人”。總會有狗血的事情在發生,期間各種撕破臉,毫不顧念舊情,最後男方只是願意承擔費用,卻也老死不相往來了。直到最後一刻,你才能明白,那個口口聲聲說愛你,會負責的男人,傷你最深。

人流傷害的不僅僅是女人的身體,更多的傷害是女人的內心——調查顯示,墮胎患抑鬱症比例是沒墮胎的4倍。

努力瞭解性知識,盡可能多一個保護自己的管道:要是不使用口服避孕藥,那就使用避孕套。所以無論你有多愛他,他有多愛你,在沒結婚之前,沒確定可以要孩子之前,做好防護措施,戴個套,幾秒鐘就能解決,真的不耽誤事。

天底下沒有百分百安全的醫療手段,人流,不管是不是無痛,傷害是一定的;負責任的男人,不會讓你走到這一步,談戀愛一定要遠離,用“可以做人流”作藉口,來掩飾,他真心是想傷害你的本質。

希望有一天,大街小巷的無痛人流廣告可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性教育的普及;希望終有一天,女生的包包裡面也開始常備避孕套;希望有一天,假如真的到了,必須走這一步的時候,你也應該勇敢說出口,去正規醫院!切忌去小診所草草了事。

希望每個女孩,都能被愛,而不被傷害;前提是,你得先做到自愛,保護好自己,才有能力,去給出你的愛,溫暖你的伴侶。

用一句歌詞做結尾:人字的結構,是相互支撐——而不是相互拆臺。

[參考文獻]

1李珊珊,《這個最被中國女性誤解的藥物,卻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丁香醫生》轉載,原載於公號《偶爾治癒》,2018-04-15;

2小堂姐,《被“無痛人流”毀掉的中國女孩》;公號《二更食堂》,2018-04-21。

編輯:航航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文字原創

就會有錯誤的、駭人的知識滲透進來。在中國,家長總是談性色變的,他們總想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一廂情願地讓他們不受“污染”,但是卻不曾想,這樣反而會讓孩子們在這一方面概念缺失,茫然無措——既然不知道,正確的所作所為該如何,那就只能胡作非為,對自己造成更大傷害。

比方前面提到的那些廣告,就讓人覺得懷孕了也沒啥,大不了做掉,大部分都是年紀不大的小女孩——青春期,既好輕信,又好妄動。

“要是懷孕了我們就結婚!”/“我會對你負責的!”——可能現在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句屁話,畢竟見得多了,聽得多了,有了自己的判斷。但是時間如果再倒退十年,這句話不就是青春萌動時候,最誘人的情話嗎?別說年少無知了,我們身邊也不乏成年人,因為輕信,害了自己的。

她是個24歲的婦產科醫生,專業人員,擁有一身避孕知識,還是中招了。她自己一個人去做完了所有的檢查,聯繫了男朋友——真的不是所有男人都是個負責任的,“人”。總會有狗血的事情在發生,期間各種撕破臉,毫不顧念舊情,最後男方只是願意承擔費用,卻也老死不相往來了。直到最後一刻,你才能明白,那個口口聲聲說愛你,會負責的男人,傷你最深。

人流傷害的不僅僅是女人的身體,更多的傷害是女人的內心——調查顯示,墮胎患抑鬱症比例是沒墮胎的4倍。

努力瞭解性知識,盡可能多一個保護自己的管道:要是不使用口服避孕藥,那就使用避孕套。所以無論你有多愛他,他有多愛你,在沒結婚之前,沒確定可以要孩子之前,做好防護措施,戴個套,幾秒鐘就能解決,真的不耽誤事。

天底下沒有百分百安全的醫療手段,人流,不管是不是無痛,傷害是一定的;負責任的男人,不會讓你走到這一步,談戀愛一定要遠離,用“可以做人流”作藉口,來掩飾,他真心是想傷害你的本質。

希望有一天,大街小巷的無痛人流廣告可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性教育的普及;希望終有一天,女生的包包裡面也開始常備避孕套;希望有一天,假如真的到了,必須走這一步的時候,你也應該勇敢說出口,去正規醫院!切忌去小診所草草了事。

希望每個女孩,都能被愛,而不被傷害;前提是,你得先做到自愛,保護好自己,才有能力,去給出你的愛,溫暖你的伴侶。

用一句歌詞做結尾:人字的結構,是相互支撐——而不是相互拆臺。

[參考文獻]

1李珊珊,《這個最被中國女性誤解的藥物,卻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丁香醫生》轉載,原載於公號《偶爾治癒》,2018-04-15;

2小堂姐,《被“無痛人流”毀掉的中國女孩》;公號《二更食堂》,2018-04-21。

編輯:航航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文字原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