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銳參考|為什麼搞砸和中國的關係?這位外國領導人被本國民眾罵慘了

今天挑戰。 ”在路透社看來, 這就是澳大利亞如此焦慮和偏執的“癥結”。

歐盟都“站”中國了, 澳大利亞在等什麼?

澳大利亞深陷對華解不開的“心結”中, 然而他的盟友, 對華的考量卻複雜得多、也現實得多。

特朗普在宣佈要派出由財長姆努欽率領的重量級談判團前往中國就貿易摩擦進行磋商的消息後, 還表示“我們有很好的達成交易的機會”。

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指出, 從揮舞貿易大棒到主動前往中國談判, 特朗普的“轉變”對全世界來說都是個“好兆頭”。

無獨有偶, 同樣是在這兩天, 一向在國際問題上追隨美國對華“出手”的歐盟,

毅然選擇與中國並肩作戰對付美國——23日, 歐盟提出要求加入由中國向WTO提起的關於美國對鋼鋁徵稅的糾紛磋商。

外媒報導稱, 在獲得美國臨時豁免鋼鋁關稅的對象中, 歐盟是第一個要求加入爭端解決的經濟體。 中國香港、印度、俄羅斯和泰國也均已提出要求加入這項磋商。

路透社報導截圖

此情此景, 更讓特恩布林對中國的敵意看上去格外不合時宜。

那麼, 澳大利亞如此熱衷“黑中國”, 僅僅是為了選舉的政治語言嗎?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告訴小銳, 長久以來, 澳大利亞政客確實就有每逢選舉必拿中國說事的習慣。

但這一固有的政客思維已經在澳國內引發批評。

澳洲礦業億萬富豪福裡斯特本月13日在《澳大利亞人報》上發文說, 用反華言論來爭取小部分“偏執狂”選民, 對於生活在澳大利亞的每個人來說, 代價都是極其昂貴的。

《澳大利亞人報》中文網報導截圖

“面對現在澳執政黨與反對黨勢均力敵的政治現狀,

特恩布林應該考慮‘另一半人’的感受, 轉變對華腔調和政策, 否則其執政將面臨相當大的衝擊。 ”許利平說。

他表示, 特恩布林接下來的對華政策走向, 除受到澳國內政局影響外, 還將受到美澳關係的影響, 美國把中國作為戰略競爭對手的做法, 也會是澳大利亞制定對華政策時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不過他判斷, “今年中澳關係應該是保持穩中有波動的態勢, 波動幅度不會太大。 ”許利平表示, 目前澳大利亞雖然在經貿等問題上有一些追隨美國的做法, 但是空間有限。 在經貿方面, 澳大利亞更多有求於中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