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趣說北京|豬市口、驢市路、象來街……這些地兒都在哪兒?

點擊“首都之窗”可以訂閱哦!

北京有許多帶動物的地名,

這些地名讀著上口, 聽著親切,

充滿北京風情韻味。

那這些有趣的地名, 現如今都指的是北京哪兒呢?

在古代, 它們又都是做什麼的地方呢?

小編今天就給您說道說道。

豬市口

提起珠市口, 大家肯定不會想到“珠”字原來就是~~~~~~~~~

沒錯, 這裡就是老北京的豬市!

清代時期的豬市口

現今位於前門外的珠市口大街, 在清代叫“豬市口”。 顧名思義, 這條街是專門從事生豬交易的市場, 也是當時北京城裡最熱鬧的地方之一。 後來, 因為皇帝每次出巡或去天壇先農壇祭祀都要從這裡經過, 生豬市場的氣味實在是讓皇帝無法忍受, 於是皇帝下令將豬市移至別處。

“豬市口”這個名字也採取同音換字的方法,

改成了現在的“珠市口”。 也就是說這裡壓根兒與珠寶沒多大關係。

驢市路

珠(豬)市口不賣珠寶, 那驢市路跟驢有沒有關係?

的確, 過去北京城通往門頭溝等郊區的交通非常不便, 騎驢成了當時最佳的出行選擇。 於是在阜成門附近出現了一條“驢市路”,

專供行人租驢西去。 當時白雲觀舉辦廟會, 騎驢逛廟會也成了一種時尚。

直到後來, 隨著交通的發展, 毛驢作為交通工具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驢市路”的名字也因為不夠文雅, 被雅化成了禮士路, 而這條路的南段也就成了南禮士路。

象來街

如果說珠市口、禮士路大家還能從發音上猜個八九不離十, 那象來街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提起象來街, 可能很多人聽都沒有聽說過。 其實象來街就是現在的長椿街, 但為什麼“象來街”後來變成“長椿街”了呢?從字面上看兩者根本聯繫不到一塊兒。

在古代大家將大象視為太平吉祥的象徵,寓萬象更新之意。

明清兩朝,東南亞一些國家曾帶大象來華,進貢皇帝,以示友好。明弘治八年(1495年),朝廷在宣武門內西南城根設立象房和演象所,馴養大象。每當太和殿舉行盛典,象群就被牽進宮充當儀仗,駕車、馱寶、站班各有分工,蔚為壯觀。

清朝沿用了明朝役使大象的制度與習俗。但到了清後期,馴養大象的經費被層層克扣,大象境遇不斷惡化,數量逐漸減少,最終僅留下了象來街這一名稱。

而長椿街的名字也並非毫無根據。明萬曆年間,苦行僧水齋禪師來京,傳說其可以“一再七日不食,日飲水數升”。眾人把他看成有道行之聖僧。篤信佛教的孝定皇太后為其建了座寺廟,而水齋的大弟子又是萬曆皇帝的替修。於是皇帝賜額“長椿”,寓意皇太后健康長壽。長椿街也因此得名。

站在現在的長椿街,不知道小夥伴們是否會想到當年象來街熱鬧有趣的訓象畫面呢?

好了,本期的趣說北京就到這裡~

休息,休息一下!

在古代大家將大象視為太平吉祥的象徵,寓萬象更新之意。

明清兩朝,東南亞一些國家曾帶大象來華,進貢皇帝,以示友好。明弘治八年(1495年),朝廷在宣武門內西南城根設立象房和演象所,馴養大象。每當太和殿舉行盛典,象群就被牽進宮充當儀仗,駕車、馱寶、站班各有分工,蔚為壯觀。

清朝沿用了明朝役使大象的制度與習俗。但到了清後期,馴養大象的經費被層層克扣,大象境遇不斷惡化,數量逐漸減少,最終僅留下了象來街這一名稱。

而長椿街的名字也並非毫無根據。明萬曆年間,苦行僧水齋禪師來京,傳說其可以“一再七日不食,日飲水數升”。眾人把他看成有道行之聖僧。篤信佛教的孝定皇太后為其建了座寺廟,而水齋的大弟子又是萬曆皇帝的替修。於是皇帝賜額“長椿”,寓意皇太后健康長壽。長椿街也因此得名。

站在現在的長椿街,不知道小夥伴們是否會想到當年象來街熱鬧有趣的訓象畫面呢?

好了,本期的趣說北京就到這裡~

休息,休息一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