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個人資訊不是任人宰割的“唐僧肉”

薛世君

你在網上看看股市行情, 推薦內部消息、炒股群、配資方案的騷擾電話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你剛生完孩子, 賣嬰兒用品的商家就開始打電話推銷, 等孩子再大一點, 各種早教機構的電話又來了;你看完一套房, 所有仲介就都知道了你的電話……類似的經歷簡直讓人煩不勝煩, 個人資訊頻遭洩露讓消費者成了“透明人”。

近日召開的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強調, “要依法嚴厲打擊網路駭客、電信網路詐騙、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等違法犯罪行為”, “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針對的就是如下行為——據《新京報》近日報導,

在一些“電話銷售”群內, 有賣家手上有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來自美團等外賣平臺的客戶資料, 10000條售價800元, 平均每條不到一毛錢。 這些資訊, 精確到電話姓名、訂餐位址、吃的什麼、在哪兒吃的等私密資訊。

對此, 美團方面的最新回應稱, “由於外賣配送鏈條長, 涉及平臺、商家、三方配送等多個環節, 因此可能有不法分子在其中獲取資訊”, 且美團“在業務及技術流程上加強了多道防線”, “全力打擊盜取、倒賣使用者資訊的不法行為, 盡全力保護每一位元使用者的資訊安全”。 餓了麼則表示, 此類惡意的資料安全事件時有發生, “平臺也是受害者”。

個人隱私權對消費者來說何其重要, 但對於不法分子來說居然是“每條不到一毛錢”的“生意”,

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綜觀美團等方面的回應, 更像是一種自我辯解和責任推卸。 外賣配送鏈條再長, 對於用戶來說也都囊括在“外賣”這一業務中, 至於外賣平臺如何設置業務鏈條、與誰合作、彼此責任如何劃分, 用戶單單通過手機上的一個APP, 如何能瞭解掌控?即便是商家、配送環節或代運營公司洩露了資訊, 終究還是因為外賣平臺選擇合作物件時沒有盡到識別監管、制度約束、查補漏洞等責任, 在管理制度和環節上不夠科學。 如果“加強多道防線”就算“盡全力”的話, 恐怕也只能說明這些防線的脆弱和盡力的勉強。 至於自己也是“受害者”云云, 就更像是一種悲情表演了, 偌大的網路平臺, 難道比原子化的用戶還無助無奈嗎?

綜觀個人資訊的洩露來源, 主要有二:一是外人盜取, 二是內部洩露。 以《新京報》的報導為例, 專家說, 要想達到“每天更新4萬條、每天中午更新”這種量級和頻率, 只有掌握美團系統較高許可權的內部員工才能做到。 今年3月份剛剛公佈的一則判例就顯示, 原美團網和大眾點評合併之後註冊了法律實體——互誠資訊技術公司, 其一位元地區銷售主管利用工作之便, 指使他人用自己的登錄帳號和密碼, 竊取商戶資訊, 後被依法判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明確規定, 不管是駭客盜取還是網站販賣個人資訊, 均是對他人權利的侵犯, 概屬違法行為。

個人資訊不是任人宰割的“唐僧肉”。 在使用者資訊被大量洩露、出售一事上,

不管是外人盜取, 還是內部洩露, 是公司員工所為, 還是所謂“其他環節”所致, 外賣平臺作為對使用者資訊負有不可推卸的保護責任的一方, 無論從道義上還是從法律上, 都難辭其咎, 至少難以完全撇清關係。 而諸如外賣、快遞、消費、理財等領域個人資訊的頻繁洩露, 對消費者、對監管部門、對網路平臺來說, 也都敲響了一記又一記警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