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媽媽,我回來了,你在哪?”幫幫這個18年前被遺棄的衡陽女孩

NO.42期

“媽媽, 我長大回來了, 你在哪?”

18年前的冬天, 一個不滿兩個月的女孩被遺棄在衡陽福利院門口, 福利院院長給她取了一個名字:陽冰。

陽冰, 一個溫暖下帶著一絲寒意的名字, 和她此後的命運有著相似的牽絆。

9個月大時, 陽冰被一位美國印第安那州的單身母親羅伯特收養, 從此生活在大洋彼岸, 養母給她取了一個新名字, Erika (艾麗卡)。

△陽冰和養母羅伯特

從小, 陽冰就能察覺自己和周圍人的不同。

養母是一個溫柔的人, 她從陽冰懂事起就告訴她:你出生在中國。

此時, 遠在美國的陽冰對中國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 這個她從沒去過的海對面, 在她心裡產生了一份歸屬感。

養母主動讓陽冰學習中國文化, 陽冰也覺得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會中文, 於是她磕磕碰碰學起了漢語。 由於沒有好的語言環境, 至今陽冰的文字表達能力一直勝過口語。

△陽冰小時候

擁有著黃皮膚的陽冰在校期間遭遇過一些不公, 比如有些同學會不懷好意地問她, “你吃狗肉嗎?”

不曾在中國生活過的她, 卻因為外觀被迫承受許多不公。 可即便如此, 陽冰也不曾埋怨中國, 甚至, 她從未憎恨過將她遺棄的養父母。

△陽冰在美國的生活

可能是出於“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心境, 陽冰的兩個閨蜜都是被美國父母收養的中國人, 她所在的學校, 大約有20個被收養的中國小孩。

跨洋歸來, 萬里尋母

兩年前, 陽冰16歲了。 此前她一直在思考自己的來源, 現在這份思念越發強烈, 她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尋親。

她想知道自己從哪裡來, 她的親生父母是誰, 有著怎麼樣的過去和現在, 而她本該屬於什麼樣的生活。

她的兩個閨蜜, 一個很贊成陽冰的想法, 而一個強烈反對, 因為她十分憎恨自己的親生父母。 “我盡可能不和她提出這個話題。 ”陽冰有著一顆溫柔的心, 很懂得為他人著想。

少女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陽冰變得沒以前活潑, 她沒有立刻和養母說這件事, 而是一個人醞釀著, 醞釀著, 等待一個好的時機。

時機很快出現了。

15年12月, 陽冰認識了南華大學的趙宏楊, 這個活潑的天津女孩很快獲得陽冰的信任, 陽冰想借助她幫忙在中國探探路,但是她沒敢直接說出自己的身份,而是假借幫朋友尋親的名義詢問趙宏楊的看法,趙宏楊很支援這件事,並表示願意盡力幫忙。

這個時候,陽冰才猶豫著說,自己就是那個人。

陽冰不知道趙宏楊得知此事的想法,但沉默過後,趙宏楊仍表示願意幫忙尋找。

這堅定了陽冰尋親的想法,她請趙宏楊幫忙聯繫媒體,希望能借由媒體的力量找到親人。

兩個人像在謀劃一件大事,欣喜、緊張、期待。

△養母羅伯特(左)、陽冰(中)、趙宏楊(右)

終於,16年初,在養母的陪同下,陽冰首次回到中國,回到了她出生的湖南衡陽。

“來了兩個月,第一個月在桂林學習中文。”

一去16年,陽冰終於站在中國的土地上,而紮心的是,她沒有關於這片土地的任何記憶,她和它的關係,只有她心中急切的願,以及她年幼離去時飛機後面留下的那道雲影。

趙宏楊也來到了衡陽,她們此前已經聯繫了不少媒體,所以一時之間,採訪的、錄影的、跟拍的,陸陸續續來了許多。

陽冰心中很激動,但她顯得沒那麼自在,加上口語並不是很好,自始至終,她都極少開口。

△陽冰的出生證明

在趙宏楊和媒體的帶領下,陽冰一行人回到了衡陽福利院。福利院還留有關於陽冰的收養資訊和送養資訊,但也僅此而已,關於她從何而來,這裡沒有任何線索。

△院長宋德育(視頻截圖)

於是一行人去拜訪陽冰的送養人宋德育。宋德育那時候是衡陽福利院的院長,正是他親手將陽冰抱給羅伯特。

△左手上的痣點掉後留下的疤

對突然造訪的陽冰一行人,宋德育熱情接待了他們。陽冰說她手臂上有一顆痣,後來因為影響美觀點掉了,但這顆痣,或許是她尋親的希望。

△陽冰小時候的照片

宋德育記得當年那個萌萌的女孩子,然而他對她的父母沒有印象,並不能幫上陽冰什麼。走了一天一無所獲,陽冰顯得有些氣餒。

16年輾轉,苦尋不見

她的事蹟很快在湖南都市頻道的“尋情記”節目播出。

很快就有第一個家庭來聯繫她,陽冰很高興,養母羅伯特也很高興。

這麼多年,陽冰曾無數次設想過親生父母的樣子:他們應該是農村的,然後比較窮。雖然他們遺棄了我,但他們不是壞人,因為重男輕女就是中國的文化的一個方面。然後他們還沒到50歲吧,然後還有別的孩子。

△養母羅伯特(左)、妹妹萊沙(中)、陽冰(右)

“對了,我特別想知道我有沒有兄弟姐妹。”陽冰說。她現在的家裡,養母還收養了一個妹妹,妹妹很活潑,“她很吵。”陽冰嘴上嫌棄她,實際上也很護著。她家還養了好幾隻寵物,陽冰特別喜歡小動物。

她想著,若是能找到,也就了了她一樁心願,以後她會和中國的父母保持聯繫,常來看看他們。

這麼多年,她無數次想像過和親人重逢的畫面,現在這件事即將實現,她緊張得坐立不安。17年的等待,能否在這畫上句號?

羅伯特和趙宏楊一再對著他們發來的照片對比她和陽冰的長相,緊張、冷靜地分析,但從外貌上,陽冰和那位阿姨並不那麼相似,後來的DNA比對也證實了他們沒有血緣關係。

△視頻截圖

陽冰的滿腔期待從半空打落,顯得有些失望。

很快,又有人來聯繫她了,這次前來的這個家庭是多麼欣喜,他們甚至來不及仔細對比陽冰的資訊就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家裡,母親早就等著,那是一個樸實的中國婦女。17年前迫於生活壓力,她將小女兒送養,血濃於水,她一直想把女兒找回來,所以看到陽冰的資訊後,她就趕緊去聯繫了。

站出來,意味著這位母親要承認當年的錯,甚至還有孩子的責難,輿論的譴責,但當“女兒”出現之後,她立刻站了出來,那份來自母性的本能蓋過了一切。

一大家人欣喜地坐在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他們還給陽冰送了一大束花。

△視頻截圖

滿滿的溫暖在陽冰心中流淌,她心裡也希望這就是她尋找的終點,自己是在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裡出生,有著深愛自己的母親。

然而現實再次給陽冰潑了冷水,親子鑒定排除了她和這家人的血緣關係。

本以為抓住稻草的陽冰再次陷入無邊無際的迷茫之中。

這場中國之旅,一共有5個家庭聯繫了她,然而都不是她要的結果。

“不會放棄,我會一直找下去”

若說這一場尋親之旅她收穫了什麼,那可能是和羅伯特的親情。陽冰終於對自己的養母敞開心扉,養母也更能理解這個中國女孩子。當理解了陽冰執著找到親人的心情之後,羅伯特不禁落下眼淚。陽冰擁抱著羅伯特,安慰她,羅伯特心中深深為有這麼一個懂事的女兒而驕傲。

△視頻截圖

帶著一份惆悵和不舍,陽冰和羅伯特踏上了回去的路。

“還會繼續找。”陽冰說,“沒有找到之前都不會放棄的。”

△陽冰發的朋友圈

這一年多來,陽冰勤于學業,如願考上她心儀的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她學的是國際關係,大三的時候會來中國交換一年。

學業之余,陽冰仍堅持不懈地尋找著,有些人或許不能理解她為何這麼執著,她說,“因為我幾乎不知道我的過去,所以我才需要知道自己究竟是從哪兒來,我的過去,我的親屬,我的本源。”

沒有親生父母,沒有過去,陽冰像是沒有根的浮萍,再怎麼發展,都像是飄在半空中,得不到腳踏實地的踏實感。

而且,人類的本能也好,她柔軟的內心也罷,她想見一見他們,想和他們說說話,她曾寫過一首英文詩,這首詩準確的表達了一個孩子對親生父母的渴望。

I donot kown who you are,but no one eles can be what you have been to me.

I want to know you.

Because no one could ever take the place of you to me.

陽冰的尋親還在持續中,您若有線索,歡迎聯繫我們提供。

出品:頭等傳媒·十分傳播

主編:羅楚風

採訪撰文:梁雨素

圖:受訪者提供

未經授權拒絕轉載

*法律顧問:人和人律所 • 陳俊男律師

陽冰想借助她幫忙在中國探探路,但是她沒敢直接說出自己的身份,而是假借幫朋友尋親的名義詢問趙宏楊的看法,趙宏楊很支援這件事,並表示願意盡力幫忙。

這個時候,陽冰才猶豫著說,自己就是那個人。

陽冰不知道趙宏楊得知此事的想法,但沉默過後,趙宏楊仍表示願意幫忙尋找。

這堅定了陽冰尋親的想法,她請趙宏楊幫忙聯繫媒體,希望能借由媒體的力量找到親人。

兩個人像在謀劃一件大事,欣喜、緊張、期待。

△養母羅伯特(左)、陽冰(中)、趙宏楊(右)

終於,16年初,在養母的陪同下,陽冰首次回到中國,回到了她出生的湖南衡陽。

“來了兩個月,第一個月在桂林學習中文。”

一去16年,陽冰終於站在中國的土地上,而紮心的是,她沒有關於這片土地的任何記憶,她和它的關係,只有她心中急切的願,以及她年幼離去時飛機後面留下的那道雲影。

趙宏楊也來到了衡陽,她們此前已經聯繫了不少媒體,所以一時之間,採訪的、錄影的、跟拍的,陸陸續續來了許多。

陽冰心中很激動,但她顯得沒那麼自在,加上口語並不是很好,自始至終,她都極少開口。

△陽冰的出生證明

在趙宏楊和媒體的帶領下,陽冰一行人回到了衡陽福利院。福利院還留有關於陽冰的收養資訊和送養資訊,但也僅此而已,關於她從何而來,這裡沒有任何線索。

△院長宋德育(視頻截圖)

於是一行人去拜訪陽冰的送養人宋德育。宋德育那時候是衡陽福利院的院長,正是他親手將陽冰抱給羅伯特。

△左手上的痣點掉後留下的疤

對突然造訪的陽冰一行人,宋德育熱情接待了他們。陽冰說她手臂上有一顆痣,後來因為影響美觀點掉了,但這顆痣,或許是她尋親的希望。

△陽冰小時候的照片

宋德育記得當年那個萌萌的女孩子,然而他對她的父母沒有印象,並不能幫上陽冰什麼。走了一天一無所獲,陽冰顯得有些氣餒。

16年輾轉,苦尋不見

她的事蹟很快在湖南都市頻道的“尋情記”節目播出。

很快就有第一個家庭來聯繫她,陽冰很高興,養母羅伯特也很高興。

這麼多年,陽冰曾無數次設想過親生父母的樣子:他們應該是農村的,然後比較窮。雖然他們遺棄了我,但他們不是壞人,因為重男輕女就是中國的文化的一個方面。然後他們還沒到50歲吧,然後還有別的孩子。

△養母羅伯特(左)、妹妹萊沙(中)、陽冰(右)

“對了,我特別想知道我有沒有兄弟姐妹。”陽冰說。她現在的家裡,養母還收養了一個妹妹,妹妹很活潑,“她很吵。”陽冰嘴上嫌棄她,實際上也很護著。她家還養了好幾隻寵物,陽冰特別喜歡小動物。

她想著,若是能找到,也就了了她一樁心願,以後她會和中國的父母保持聯繫,常來看看他們。

這麼多年,她無數次想像過和親人重逢的畫面,現在這件事即將實現,她緊張得坐立不安。17年的等待,能否在這畫上句號?

羅伯特和趙宏楊一再對著他們發來的照片對比她和陽冰的長相,緊張、冷靜地分析,但從外貌上,陽冰和那位阿姨並不那麼相似,後來的DNA比對也證實了他們沒有血緣關係。

△視頻截圖

陽冰的滿腔期待從半空打落,顯得有些失望。

很快,又有人來聯繫她了,這次前來的這個家庭是多麼欣喜,他們甚至來不及仔細對比陽冰的資訊就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家裡,母親早就等著,那是一個樸實的中國婦女。17年前迫於生活壓力,她將小女兒送養,血濃於水,她一直想把女兒找回來,所以看到陽冰的資訊後,她就趕緊去聯繫了。

站出來,意味著這位母親要承認當年的錯,甚至還有孩子的責難,輿論的譴責,但當“女兒”出現之後,她立刻站了出來,那份來自母性的本能蓋過了一切。

一大家人欣喜地坐在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他們還給陽冰送了一大束花。

△視頻截圖

滿滿的溫暖在陽冰心中流淌,她心裡也希望這就是她尋找的終點,自己是在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裡出生,有著深愛自己的母親。

然而現實再次給陽冰潑了冷水,親子鑒定排除了她和這家人的血緣關係。

本以為抓住稻草的陽冰再次陷入無邊無際的迷茫之中。

這場中國之旅,一共有5個家庭聯繫了她,然而都不是她要的結果。

“不會放棄,我會一直找下去”

若說這一場尋親之旅她收穫了什麼,那可能是和羅伯特的親情。陽冰終於對自己的養母敞開心扉,養母也更能理解這個中國女孩子。當理解了陽冰執著找到親人的心情之後,羅伯特不禁落下眼淚。陽冰擁抱著羅伯特,安慰她,羅伯特心中深深為有這麼一個懂事的女兒而驕傲。

△視頻截圖

帶著一份惆悵和不舍,陽冰和羅伯特踏上了回去的路。

“還會繼續找。”陽冰說,“沒有找到之前都不會放棄的。”

△陽冰發的朋友圈

這一年多來,陽冰勤于學業,如願考上她心儀的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她學的是國際關係,大三的時候會來中國交換一年。

學業之余,陽冰仍堅持不懈地尋找著,有些人或許不能理解她為何這麼執著,她說,“因為我幾乎不知道我的過去,所以我才需要知道自己究竟是從哪兒來,我的過去,我的親屬,我的本源。”

沒有親生父母,沒有過去,陽冰像是沒有根的浮萍,再怎麼發展,都像是飄在半空中,得不到腳踏實地的踏實感。

而且,人類的本能也好,她柔軟的內心也罷,她想見一見他們,想和他們說說話,她曾寫過一首英文詩,這首詩準確的表達了一個孩子對親生父母的渴望。

I donot kown who you are,but no one eles can be what you have been to me.

I want to know you.

Because no one could ever take the place of you to me.

陽冰的尋親還在持續中,您若有線索,歡迎聯繫我們提供。

出品:頭等傳媒·十分傳播

主編:羅楚風

採訪撰文:梁雨素

圖:受訪者提供

未經授權拒絕轉載

*法律顧問:人和人律所 • 陳俊男律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