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遊客和原住民眼中的下浩 滿滿都是老重慶的溫暖記憶

“人們可以找到吊腳樓民居、石板路和沿街叫賣聲的重慶”。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中這樣描述的老重慶街區——南岸區下浩, 在五一節依然持續走熱:天氣晴好, 春風陣陣, 遊客們在老茶鋪喝一碗老蔭茶, 身旁佇立著黃桷樹與老房子, 抬頭便能看見東水門大橋的落日, 人間的喧囂仿佛一掃而去。

4月30日, 上游新聞記者來到這處不少外地遊客心中的“網紅”打卡景點, 不少遊客流連老街。 原住民的“江湖氣”故事、遊客的老重慶印象, 在五一佳節, 深深地鐫刻在了下浩的春日中。

大學生把下浩留在畢業設計中

4月30日, 春風和煦, 適逢五一佳節, 南岸區下浩老街人來人往。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樣兩位青年遊客, 她們拿著畫板, 在老街入口“葡萄院”附近, 對著老房子比比劃劃。

原來, 她們是西南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大四的學生李蘭和陳蘇, 這次是第三次來下浩老街, 既是放假出來散散心,

也是為即將到來的畢業設計做調研。

李蘭是河北人, 北方一馬平川的地形, 讓她對重慶的山地建築很感興趣。 2018年初, 李蘭在重慶漫步時, 無意中走入了下浩老街, 高低錯落的臺階、起起伏伏的建築, 讓李蘭流連忘返。 她做了一個決定——要在畢業設計中呈現下浩老街, 就約了同班同學陳蘇來下浩多次, 調研繪圖。

最終, 她們的畢業設計“基於下浩老街改造的共用社區”將以展板和論文形式呈現出來。

30日這天, 李蘭和陳蘇在下浩老街走走看看, 她們的畢業設計展板已經初步設計好。 看著眼前的老重慶景色, 李蘭無限留戀, “我特別鍾情于重慶。 馬上要大四畢業, 可能要回北方工作, 選擇具有特色的下浩老街作為畢業設計,

也是為自己待了四年的重慶留一個念想。 ”

法國遊客用下浩的黃桷樹比喻中國文化

“我們來了七次中國, 七次都去了北京, 還有去了一次丹東, 一次秦皇島。 這是第一次來重慶, 但我覺得比前面七次都更加喜歡。 ”30日這天的下浩老街, 遊客中不乏外國友人。

來自法國的馬克和羅楠, 作為資深中國文化愛好者, 已經來了七次中國, 前幾次都是去北京找當地朋友玩。

早就對下浩這處極具老重慶特色的街區有所耳聞, 這次在他們的強烈要求下, 朋友帶他們來了重慶——前腳剛從解放碑出來, 後腳就來了下浩。

雖然只會說簡單的中文, 馬克還是借助朋友的翻譯, 向上游新聞記者表達了他對中國文化、重慶和下浩的喜愛:“重慶的風格有點像中國傳統山水畫, 路邊隨處可見的黃桷樹也很有特色, 和我去過的所有城市都不一樣。 ”

前幾天, 馬克剛看了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 他深深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感動。 這次, 他借助法國詩人的一首詩來比喻中國文化:“我的祖國有一首詩歌談到榕樹,

大體意思是說, 一棵樹的樹根紮得有多深, 它的枝葉就有多繁茂。 我看到重慶的黃桷樹, 又看了《厲害了我的國》, 覺得中國歷史文化傳統悠久得就像這些枝繁葉茂的黃桷樹一樣, 必定是因為有著深厚的積累, 才有著如此燦爛的文明。 ”

重慶老字型大小 用美味廝守溫柔時光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如果在下浩老街隨意打聽美食,住在這裡的居民多半會給你指三個去處:段氏花生大王、猴哥酸菜米線和老外婆春捲。這也是下浩目前還存在的三家重慶老字型大小,在這條石板老街上,用美味廝守著溫柔的老重慶時光。

這都是老重慶的味道,站在店鋪面前,腦袋裡總能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來:街坊鄰居早上起床,經過店鋪時對老闆說到:“老闆兒,煮碗米線兒,多放點海椒。”

五一假期,遊客人來人往,帶著南北口音的遊客品嘗著酸菜米線和花生、春捲,視覺被重慶老建築震撼的同時,味蕾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下浩正街43號的段氏奇香花生米,是下浩老街的資深“原住民”。2015年的時候,段氏奇香花生米入選了南岸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已經傳承到第四代。早前,連當時在龍門浩讀書的袁隆平也很喜歡。

老街入口處的猴哥酸菜米線和老外婆春捲,更是得到遊客的好評。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店裡門庭若市,有三位來自廣西的遊客吃了這家吃那家,品嘗著老外婆家黃澄澄的春捲,他們對重慶的美食和美景都讚不絕口。“東西好吃,景點也好玩!以後我們還要來!”

上游新聞記者 楊辛玥 攝影報導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如果在下浩老街隨意打聽美食,住在這裡的居民多半會給你指三個去處:段氏花生大王、猴哥酸菜米線和老外婆春捲。這也是下浩目前還存在的三家重慶老字型大小,在這條石板老街上,用美味廝守著溫柔的老重慶時光。

這都是老重慶的味道,站在店鋪面前,腦袋裡總能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來:街坊鄰居早上起床,經過店鋪時對老闆說到:“老闆兒,煮碗米線兒,多放點海椒。”

五一假期,遊客人來人往,帶著南北口音的遊客品嘗著酸菜米線和花生、春捲,視覺被重慶老建築震撼的同時,味蕾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下浩正街43號的段氏奇香花生米,是下浩老街的資深“原住民”。2015年的時候,段氏奇香花生米入選了南岸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已經傳承到第四代。早前,連當時在龍門浩讀書的袁隆平也很喜歡。

老街入口處的猴哥酸菜米線和老外婆春捲,更是得到遊客的好評。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店裡門庭若市,有三位來自廣西的遊客吃了這家吃那家,品嘗著老外婆家黃澄澄的春捲,他們對重慶的美食和美景都讚不絕口。“東西好吃,景點也好玩!以後我們還要來!”

上游新聞記者 楊辛玥 攝影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