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火焰山,真的有這麼一個地方?

任何人聽到火焰山都知道那是四大名著西遊記裡面的地名, 但你們知道現實中也存在這麼一個地方。

火焰山古稱赤石山,

位於吐魯番盆地的北緣, 古絲綢之路北道。 呈東西走向。 火焰山, 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 意為“紅山”, 唐人以其炎熱曾名為“火山”。 山長100多公里, 最寬處達10公里, 海拔500米左右, 主峰海拔831.7米。 火焰山童山禿嶺, 寸草不生, 飛鳥匿蹤。 每當盛夏, 紅日當空, 赤褐色的山體在烈日照射下, 砂岩灼灼閃光, 熾熱的氣流翻滾上升, 就像烈焰熊熊, 火舌撩天, 故又名火焰山。

火焰山是中國最熱的地方, 夏季最高氣溫高達攝氏47.8度, 地表最高溫度高達攝氏70度以上, 沙窩裡可烤熟雞蛋。 吐魯番屬典型的大陸性乾旱荒漠氣候。 雖然年平均溫度只有14.5℃, 然而超過35℃以上的日數卻在100天以上, 即使38℃以上的酷熱天氣也有38日之多。 多年測得的絕對最高氣溫為49.6℃(1975年7月13日), 而地表溫度能達到83.3℃, 是名符其實的“中國熱極”。 火洲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 夏季占一半, 而托克遜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 終年不雨或雨而未覺亦不足為奇, 所有西遊記裡面是100%還原了他的氣候”。

火焰山有饅頭山, 雲梯, 千佛洞, 吊橋,買買提大院, 萬佛山等等景點。 與火焰山荒山禿嶺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那一條條穿過山體的溝穀, 溝底大多清泉淙淙、綠樹成蔭, 形成條條狹長綠洲.其中最著名的河谷當數葡萄溝, 此外, 還有桃兒溝、木頭溝、吐峪溝、連木沁溝、蘇伯溝等。

火焰山的炎熱乾燥, 皆歸因於此地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 現實中的火焰山為天山支脈之一, 形成於五、六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期。 千萬年間, 地殼橫向運動時留下的無數條褶皺帶和大自然的風蝕雨剝, 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勢和縱橫的溝壑。 山區氣溫夏季可達47℃, 太陽直射處, 可達80℃, 沙面可烤熟雞蛋。

雖然高溫難耐, 但火焰山山體卻又是一條天然的地下水庫的大壩。 正是由於火焰山居中阻擋了由戈壁礫石帶下滲的地下水, 使潛水位抬高, 在山體北緣形成一個潛水溢出帶, 有多處泉水出露, 滋潤了鄯善、連木沁、蘇巴什等數塊綠洲, 所有西遊記裡面火焰山沒水的劇情就不符合現實。

火焰山景區裡半地下圓栓形巨大的體溫表指向75度,看著這個刻度筒直令人生畏,導遊告訴我們這個溫度計最高曾指向過85度,所有在室外景區的遊客依我看很難堅持超過二十分鐘的,不到長城非好漢,得改成不到火焰山非好漢啦!!

話說唐三藏西天取經路阻火焰山,遇一長者道:“敢問公公,貴處遇秋,何返炎熱?”老者道:“敝地喚做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三藏道:“火焰山卻在那邊?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卻去不得。那山離此有六十裡遠,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卻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三藏聞言,大驚失色,不敢再問……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初到火焰山時便遭遇這一段對話,從此引出了鐵扇公主、牛魔王以及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你覺得這裡咋樣?你如果想去的話,歡迎私信小編哈!

所有西遊記裡面火焰山沒水的劇情就不符合現實。

火焰山景區裡半地下圓栓形巨大的體溫表指向75度,看著這個刻度筒直令人生畏,導遊告訴我們這個溫度計最高曾指向過85度,所有在室外景區的遊客依我看很難堅持超過二十分鐘的,不到長城非好漢,得改成不到火焰山非好漢啦!!

話說唐三藏西天取經路阻火焰山,遇一長者道:“敢問公公,貴處遇秋,何返炎熱?”老者道:“敝地喚做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三藏道:“火焰山卻在那邊?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卻去不得。那山離此有六十裡遠,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卻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三藏聞言,大驚失色,不敢再問……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初到火焰山時便遭遇這一段對話,從此引出了鐵扇公主、牛魔王以及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你覺得這裡咋樣?你如果想去的話,歡迎私信小編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