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球絕無僅有的“鳥珀”!讓人一眼萬年!

關於琥珀, 相信很多玩家都有所瞭解:它誕生於數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 是自然形成的珍貴化石。 而「蟲珀」則更是罕見, 因為它的形成還需要一個倒楣鬼生物路過, 且恰好被滴落的松脂砸中並徹底被淹沒的條件。 這其中正是收藏和研究的有趣之處, 通過一塊石頭, 我們可以完成一次跨越億萬年的史前對話。

去年, 由中國地質大學的邢立達博士為首的古生物學家團隊宣佈, 他們在琥珀中發現了一件距今約9900萬年的雛鳥標本, 堪稱史無前例!

▲從這塊琥珀裡可以清楚地看見鳥的爪子和類似於羽毛形狀的物體。

早期發現時, 原本大家以為琥珀中只有一對爪子, 然而在採用顯微CT等無損設備分析後發現, 其中還含有頭骨、脊椎等重要資訊, 才發現原來是一隻憤怒的小鳥。

這塊琥珀長約9釐米, 接近完整的包裹住了這只古鳥的頭、脖子、翅膀、爪子和尾巴。 從整體上看起來雄赳赳氣昂昂, 仿佛正準備捕獵。 挺著胸, 張著嘴, 劈著爪子, 翅膀後掠, 霸氣十足。

▲琥珀中古鳥的復原圖

更令人咋舌是同年的12月這個團隊爆出一個更加驚人的消息:他們在琥珀中發現了有史以來第一件恐龍標本!

▲邢立達博士(右)捧著的就是恐龍琥珀

▲當然不是你想像的這個樣子

這一次, 他們找到的是一段展開後長約6釐米的非鳥恐龍尾, 骨頭、軟組織甚至尾部的羽毛都清晰可見。 他們推測, 這只恐龍的全身長度也只有18.5釐米,而這顆琥珀可以追溯到白堊紀中期。

▲琥珀中的恐龍標本

這件標本乍一看接近黑色,但在適宜的光照條件下,我們可以發現標本的背面有著栗棕色的羽毛,而腹面則是蒼白或幾乎白色的羽毛。這種上深下淺的保護色在很多現生動物身上都存在。

▲“一隻毛茸茸的小恐龍在琥珀中留下了自己最後的一瞬,一億年後,成為人類手中恐龍時代最真的物件。從今往後,我們也算看過“真”恐龍的樣子了。”

——邢立達

根據CT掃描和顯微分析,這條尾巴應該有25根尾椎,其中8根被包裹在了琥珀當中。

▲微CT掃描展示標本尾部骨骼和羽幹的細節

邢立達為這條尾巴起名為伊娃。根據琥珀中的羽毛演化角度來推斷,這只恐龍的身份是恐龍向鳥類進化過程中的手盜龍。至於它的死因仍是一個不解之謎。

▲琥珀中的恐龍復原圖

無論是之前發現的古鳥類翅膀,還是這次的恐龍尾巴,都是由於琥珀的特異性,使得它們能保存下與生前幾乎毫無差異的細節。而這些琥珀標本都出自著名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那裡曾經是一片熱帶叢林,分泌的樹脂特別豐富,粘住了很多小動物。我們才能通過這些活化石來瞭解那些我們未知的史前巨獸。

總之,琥珀帶給我們的驚喜實在太多了。這個穿越時光的精靈,在億萬年的歷史長河中,不僅帶給我們美輪美奐的藝術,更是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通過自身封存時光,向後人講述過去的故事。

這樣的琥珀真的可以用價值來衡量嗎?

▲琥珀中的恐龍標本

這件標本乍一看接近黑色,但在適宜的光照條件下,我們可以發現標本的背面有著栗棕色的羽毛,而腹面則是蒼白或幾乎白色的羽毛。這種上深下淺的保護色在很多現生動物身上都存在。

▲“一隻毛茸茸的小恐龍在琥珀中留下了自己最後的一瞬,一億年後,成為人類手中恐龍時代最真的物件。從今往後,我們也算看過“真”恐龍的樣子了。”

——邢立達

根據CT掃描和顯微分析,這條尾巴應該有25根尾椎,其中8根被包裹在了琥珀當中。

▲微CT掃描展示標本尾部骨骼和羽幹的細節

邢立達為這條尾巴起名為伊娃。根據琥珀中的羽毛演化角度來推斷,這只恐龍的身份是恐龍向鳥類進化過程中的手盜龍。至於它的死因仍是一個不解之謎。

▲琥珀中的恐龍復原圖

無論是之前發現的古鳥類翅膀,還是這次的恐龍尾巴,都是由於琥珀的特異性,使得它們能保存下與生前幾乎毫無差異的細節。而這些琥珀標本都出自著名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那裡曾經是一片熱帶叢林,分泌的樹脂特別豐富,粘住了很多小動物。我們才能通過這些活化石來瞭解那些我們未知的史前巨獸。

總之,琥珀帶給我們的驚喜實在太多了。這個穿越時光的精靈,在億萬年的歷史長河中,不僅帶給我們美輪美奐的藝術,更是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通過自身封存時光,向後人講述過去的故事。

這樣的琥珀真的可以用價值來衡量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