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載人登月登火星、長期空間站、百噸級火箭……看中國航太宏偉計畫

4月24號, 我們迎來了第三個中國航太日。 為中國航太慶生, 最好的禮物就是實實在在的新成果, 今年我國將有哪些重大航太發射任務?探月工程又有什麼大動作?一起來梳理。

年底發射“嫦娥四號” 首探月球背面

首先, 在運載火箭方面, 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征五號”, 將在年底迎來第三次試驗飛行。 2017年7月2日, “長征五號”曾在第二次飛行試驗中因故障造成發射失敗, 目前事故原因已查明。 據國家航天局秘書長、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田玉龍介紹, “長征五號”完成第三次飛行後, 後續將實施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

對於廣受關注的探月工程, 專家介紹, 我國計畫在今年年底發射“嫦娥四號”, 展開人類探測器首次對月球背面的探測。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對接效果圖/資料圖

“嫦娥四號”前先發“鵲橋”

“嫦娥四號”將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進行探測,

由於月球自轉公轉週期相同, 因此月球永遠有一面一直背對地球, 從地球上就無法直接與月球背面的探測器進行通信。 為此, 在發射嫦娥四號之前, 先發射一顆名為“鵲橋”的地月中繼衛星, 以實現地球和月球背面的無縫的通訊連接。

有關專家表示, 中繼星將於今年5月發射, 要在拉格朗日2點, 也就是地月平衡點, 設一個中繼星。 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拉格朗(L)2點上設中繼星。 具備了中繼通訊的能力後, 將在今年年底進行嫦娥四號的發射。 “嫦娥四號”將通過提高探測器的適應性, 將有望在月球背面探測任務當中取得大量科學成果。 它可以對深空進行探測, 真實的反映宇宙的一些資訊。

2020年首次探測 第一步“繞落巡”

除了探月工程, 我國的火星探測計畫也正在有序推進。 那麼, 對火星的首次探測將怎樣進行?據專家向記者透露,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把目標定在2020年, 和我國月球探測計畫中“繞、落、回”三步走的部署不同, 火星探測按兩步來規劃:第一步將一次完成繞火星飛行、火星表面降落、以及火星車巡視探測等三大任務。

在第一步完成之後, 將進行火星探測的第二步, 也就是火星採樣返回, 火星探測器將攜帶在火星表面採集到的各項樣本返回地球, 目前第一步已經得到國家批准, 第二步正在論證立項的過程中。

計畫2030年或稍後完成載人登月

上面提及的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測都是在不載人狀態下進行, 那麼, 我國載人登月、載人登陸火星任務又有什麼進展呢?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高級技術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禮恒表示, 專家們建議“探月三步走”, “載人航太三步走”之後, 聯合起來去建月球的科研開發基地, 讓人現在月球, 先鍛煉鍛煉、磨練磨練, 以後再走向深空。

下一個目標, 送人到火星。

專家表示, 重型火箭現在已經到了關鍵技術深化論證的階段, 重型火箭將會實現我們更大的一個探月的計畫, 就是載人登月, 2030年或稍後才能完成。

回眸

中國航太事業的歷史性時刻

從1956年

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成立到今天

中國航太已經走過了62載春秋

從人造衛星到載人飛船

從月球到空間站

中國航太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

讓我們將通過一段視頻

回顧中國航太的難忘瞬間

視頻載入中...

中國航太已經走過了62載春秋

從人造衛星到載人飛船

從月球到空間站

中國航太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

讓我們將通過一段視頻

回顧中國航太的難忘瞬間

視頻載入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