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神酒“鴻茅藥酒”真的是毒酒嗎?商標保護才是硬道理!

最近, 線民很忙:

中美貿易戰, 必須抨擊美帝霸權, 抒發愛國情懷;

美英法空襲敘利亞, 一定要譴責帝國列強, 傳達人道主義精神;

美帝狙擊中興, “怒其不爭”之餘, 肯定也得全力支持民族企業;

……

今天,

小編從同樣處在風口浪尖的鴻茅藥酒事件, 談一談企業的商標問題。

2017年12月10日, 廣東醫生譚秦東在某APP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神酒“鴻毛藥酒”, 來自天堂的毒藥》的文章。 本是帶“科普”or“吐槽”性質的網文, 不料卻捅了馬蜂窩:鴻茅藥酒方認為,“毒酒”文章致銷量下降, 造成142萬的經濟損失。 今年1月, 譚秦東遭涼城警方跨省抓捕。

據瞭解, 譚秦東的文章, 包括微信群、朋友圈和網站點擊等加起來, 點擊量也不過三四千, 會造成那麼大影響?鴻茅藥酒方至於如此興師動眾, 跨省抓捕?

其實不然, 鴻茅藥酒商標本身就是“金字招牌”, 曾兩次入選 “CCTV·國家品牌計畫”, 並作為“中華老字型大小” 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鴻茅藥酒商標的含金量可見一斑。

商標局官網查詢顯示, 自1982年起至今, 內蒙古鴻茅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共申注231件商標 中, 113件與“鴻茅”有關。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官網可檢索到, 內蒙古鴻茅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專利權人的10條專利資訊。

由此可見, 鴻茅藥酒作為拳頭產品, 在鴻茅藥業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中佔據著絕對核心的地位, 是其不可觸碰的逆鱗。

拋開鴻茅藥業在此次事件中的是非不論, 鴻茅藥業對商標的重視程度及其在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採取的行動是值得多數企業學習的。

商標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 所具有的價值, 是產品的其他特徵無法比擬的。 可口可樂的創始人曾說, 只要可口可樂這個商標在手, 即使可口可樂的有形資產一夜間化為烏有, 可口可樂公司也馬上可以靠該商標獲得新的資金, 進行新的生產。 擁有更多馳名、著名商標也逐漸和擁有更大市場份額和更大生存發展空間掛鉤。

扒一扒那些通過商標“發家致富”的“先知們”

1、2007年, 一個工程師在酒後隨口吟出兩句打油詩:“酒逢知己千杯少, 好友相逢莫言醉”。 隨後, 該工程師到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註冊了”莫言醉“商標。 2012年, 莫言摘得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醉”商標獲得白酒商家青睞, 到2012年10月底, 該商標被炒到了1000萬元!

3、90年代末, 在很多人對商標沒有概念的時候, 一個叫章鵬飛的“先知”一次性註冊了“現代”商標的45個類別。 2002年, 北京現代汽車上市, 需要註冊“現代”商標, 卻發現早已被人註冊。 因此不得不找章鵬飛談判, 最終以現代汽車在浙江省的總經銷權換取“現代”商標。 這個省級總經銷權在當時的估值是4000萬元,而章鵬飛在杭州開的一個現代汽車的4S店,當年的銷售額就是4個億。

此外,哈爾濱市“金蘋果”、“得莫力”2件商標曾通過黑龍江省工商局商標質押視窗辦理商標質權獲得1900萬元銀行貸款;江陰市養殖場農戶,通過質押名下持有的四件“華伯”商標,成功換得江蘇農行江陰分行的150萬元貸款。

由此可以看出,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進,商標作為企業的名片,逐漸成為比錢更貴的“硬通貨”,在一定情況下,甚至可以轉化為有形資產,換來真金白銀,商標的“財產屬性”已初見端倪!

商標作為企業名片,其無形價值逐漸可變現,今後,投資商標也許會是一種不錯的投資方式,你覺得呢?

這個省級總經銷權在當時的估值是4000萬元,而章鵬飛在杭州開的一個現代汽車的4S店,當年的銷售額就是4個億。

此外,哈爾濱市“金蘋果”、“得莫力”2件商標曾通過黑龍江省工商局商標質押視窗辦理商標質權獲得1900萬元銀行貸款;江陰市養殖場農戶,通過質押名下持有的四件“華伯”商標,成功換得江蘇農行江陰分行的150萬元貸款。

由此可以看出,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進,商標作為企業的名片,逐漸成為比錢更貴的“硬通貨”,在一定情況下,甚至可以轉化為有形資產,換來真金白銀,商標的“財產屬性”已初見端倪!

商標作為企業名片,其無形價值逐漸可變現,今後,投資商標也許會是一種不錯的投資方式,你覺得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