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未來真的方便極了 HomeKit智慧家居初體驗

HomeKit 初體驗

隨著一聲“到家了”, iPhone 裡的語音助手 Siri 很快就有了回復。 智慧鎖應聲打開, 我們這就進入了一間集成了 HomeKit 體驗的屋子中。 這還不算完,

隨著門鎖一起做出反應的還有客廳的燈和空調, 它們的開啟, 讓房裡瞬間就開始有了一些家的氣息。

智慧家居一直都被業界認為是下一個世代的技術發展方向之一, 大廠和新創公司一直在各個大展上賣力地宣傳各種各樣的有關概念。 然而那麼些年過去了, 智慧家居究竟是個什麼, 絕大多數人實在是沒有印象, 稍微瞭解的人他們最熟悉的也只是智慧燈泡這樣獨立的產品而已。 既然蘋果稱 HomeKit 是一個平臺, 那麼它能夠達到怎麼樣的效果呢?

如果要問智慧家居能給我們帶來些什麼樣的好處, 那麼最簡單粗暴的回答或許就是“再也不用起身了”。 沒錯, 只要在家庭這個 HomeKit 的具現化應用中進行一系列設置, 未來你就能夠憑藉它們,

依靠 Siri 進行智慧家居設備的控制。 即使你覺得什麼都要說話, 實在是不好意思, 通過 iPhone、iPad 和 Apple Watch 上的觸摸操作, 你還是能夠“掌握一切”。

你可能會覺得智慧家居只是一個可以用手機和語音當遙控器的概念, 或許偶爾還能再多一些功能, 實際上並非如此。 正如剛才我們所描述的那樣, 一句“到家了”引發的是一系列設備的同時動作。 如果想要享受電影, 相關的指令就能夠讓窗簾自動拉上, 光線暗下;到了該睡覺的時候, 孩子的房間就會自動熄燈;萬籟俱寂的時候, 你可以為衛生間留一盞微弱的燈光。

總而言之, 一個整合了 HomeKit 的家居環境即使還做不到像科幻電影裡的全自動家庭那樣, 至少體驗上已經非常接近了。

自動化玩出了新花樣

如果你用慣了 Mac 上的 Automator, 或是對 iOS 上剛被蘋果收購了的 Workflow 團隊的同名作品有所瞭解, 那麼家庭應用的設置就不會讓你感到陌生。 沒錯, “家庭”和 HomeKit 的精髓之一, 就是自動化。

智慧家居作為一種能夠讓人們生活更加方便的技術理念, 它最忌諱地就是任何的“不方便”。 如果每一個設備都需要一個獨立的應用去控制, 那當然是不方便的。 “家庭”的存在, 就是要對支援 HomeKit 的那些設備進行一個統一的管理 ——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由此催生的問題是, 家中的智慧家居設備如果達到十幾個、幾十個, 即使有應用統一控制, 仍然會讓人厭煩。 蘋果的回答是:自動化。

在家庭應用中,蘋果將控制模組分為了“場景”、“位置”、“設備”三大類。舉個例子,“到家了”屬於場景,而位置就是一整個客廳範圍。至於設備,當然就是指客廳裡的一系列設備了。這樣一來,當用戶執行“到家了”這個場景後,客廳裡的設備就會按照預先制定好的自動化計畫來運作,不需要人們進行一一操作。

於是,使用者需要什麼樣的場景應用,他就編輯一個場景,如“睡覺”或“看電影”,然後將相應的設備通過簡單的操作劃歸到這個場景中即可。當然,除了簡單的設備開關外,燈亮度明暗,空調溫度,這些都是可以詳細設定的。

新設備的添加很簡單,包裝中我們可以找到八位匹配碼,只需要通過攝像頭認證,它就是 HomeKit 的一部分了。你可以為設備設定它所在的位置和名稱,以後用語音的時候只需叫這個就行了。

更有趣的是,這些自動化的動作不僅可以通過語音、家庭應用、控制中心來觸發,你甚至可以為其設定各種各樣不同的觸發條件,如特定的時間(早上 6 點半拉開窗簾,燈亮起等等),特定的條件(PM2.5 達到一定程度打開空氣淨化器)等。另外還有地理圍欄,這樣家人在進入某個區域的時候這些設備也會做出對應的反應。

共同建立的體驗

在蘋果對 HomeKit 整個理念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注意到的關鍵字之一是“開放”。HomeKit 是一個十分開放的平臺,蘋果要打造的是一整個生態系統,而構建生態系統的就是設備的製造商們。這個套路蘋果可以說已經非常純熟,它在 iOS 平臺上就是這樣做的。

也正因為它的開放,在你體驗 HomeKit 搭建的整個居家環境時,會感到蘋果好像什麼都考慮到了,那就是因為有製造商在不斷提供新功能和新設備,不斷豐富著家居環境裡可用的內容。

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用戶自己,本身也是 HomeKit 智慧家居環境中構建生態的一員,因為如何設置觸發條件,如何進行最優配置,一切只看你的創意。想要氣溫高到一定程度就自動開空調?這種別具創意的組合搭配那是小意思。只要功能上允許,理論上你可以建立各種各樣的配置,甚至實現一切全自動,無需再動手。

儘管蘋果對 Siri 和語音控制的重視有目共睹,但它也表示語音不是唯一的控制手段,因為還有家庭應用和自動化設置。只要用著舒服,什麼解決方案都是可以的。其實人們倒也無需過於抵觸語音控制,因為蘋果承諾 Siri 可以識別自然語言指令。很多時候,你只需要一句“打開客廳的加濕器”即可。蘋果強調說,下指令時不應該還要記得設備的名字和具體型號。

至於蘋果,它則負責提供一個安全隱私的環境,這也是 HomeKit 的關鍵字之一。家居環境可以有一個大家通用的設備作為控制中樞,並將控制權交給經過確認的 Apple ID,也就是你的家人們。如果朋友來訪,你也可以發出邀請,讓他能夠暫時控制你的智慧家居。來訪結束,收回控制權即可。諸如門鎖、安全攝像頭這些敏感的設備,你可以設置 Touch ID 認證。只有指紋符合的人才能控制這些設備,就不用擔心出事了。

蘋果打造 HomeKit 的體驗毫無疑問是非常用心的。問題就在於,它在智慧家居這個領域上的努力會不會變成一場空?

蘋果表示,他們非常重視智慧家居這一塊的發展,也有以年為單位的長期發展計畫。許多合作夥伴信任蘋果,不僅僅是因為它實力雄厚,也是因為他們看到蘋果不會挖坑,然後突然放棄。一旦支持的人變多,生態就有搭建起來的希望,才會有更多的人去嘗試。包括 Honeywell、First Alert、Lutron、Leviton、Philips、Schlage、Chamberlain、August、Hunter Fan、Kwikset、ecobee、Canary、Ring、Yale、Carrier、Sylvania 等品牌都已經加入這一行列中。

“開放”並不意味著混亂,蘋果稱所有支援 HomeKit 的設備都需要經過蘋果的審核和測試,確保體驗的平順和穩定。這些設備的功能能不能在 HomeKit 上發揮作用,這一點也很重要。反過來,製造商們也會將用戶的需求不斷回饋給蘋果。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也會和住宅開發商、房地產商等展開合作,將 HomeKit 設備集成在新建的住宅中,吸引更多人去體驗,最終用上 HomeKit 環境。

蘋果還會照顧到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文化圈的需求,如針對國內面向空氣品質更多的注重。當然,這些都是和各個本地廠商、品牌合作的結果。

如今大家都在談智慧家居,但各自為戰的亂象仍然在持續著。在這之中,蘋果是第一個讓人們看到整合與一統的清晰景象的。蘋果視 2017 年為轉捩點,因為經過兩年多的沉寂,市場和生態都已經準備好了,接下來想必就是發力的時刻。HomeKit 的未來值得關注和期待。

在家庭應用中,蘋果將控制模組分為了“場景”、“位置”、“設備”三大類。舉個例子,“到家了”屬於場景,而位置就是一整個客廳範圍。至於設備,當然就是指客廳裡的一系列設備了。這樣一來,當用戶執行“到家了”這個場景後,客廳裡的設備就會按照預先制定好的自動化計畫來運作,不需要人們進行一一操作。

於是,使用者需要什麼樣的場景應用,他就編輯一個場景,如“睡覺”或“看電影”,然後將相應的設備通過簡單的操作劃歸到這個場景中即可。當然,除了簡單的設備開關外,燈亮度明暗,空調溫度,這些都是可以詳細設定的。

新設備的添加很簡單,包裝中我們可以找到八位匹配碼,只需要通過攝像頭認證,它就是 HomeKit 的一部分了。你可以為設備設定它所在的位置和名稱,以後用語音的時候只需叫這個就行了。

更有趣的是,這些自動化的動作不僅可以通過語音、家庭應用、控制中心來觸發,你甚至可以為其設定各種各樣不同的觸發條件,如特定的時間(早上 6 點半拉開窗簾,燈亮起等等),特定的條件(PM2.5 達到一定程度打開空氣淨化器)等。另外還有地理圍欄,這樣家人在進入某個區域的時候這些設備也會做出對應的反應。

共同建立的體驗

在蘋果對 HomeKit 整個理念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注意到的關鍵字之一是“開放”。HomeKit 是一個十分開放的平臺,蘋果要打造的是一整個生態系統,而構建生態系統的就是設備的製造商們。這個套路蘋果可以說已經非常純熟,它在 iOS 平臺上就是這樣做的。

也正因為它的開放,在你體驗 HomeKit 搭建的整個居家環境時,會感到蘋果好像什麼都考慮到了,那就是因為有製造商在不斷提供新功能和新設備,不斷豐富著家居環境裡可用的內容。

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用戶自己,本身也是 HomeKit 智慧家居環境中構建生態的一員,因為如何設置觸發條件,如何進行最優配置,一切只看你的創意。想要氣溫高到一定程度就自動開空調?這種別具創意的組合搭配那是小意思。只要功能上允許,理論上你可以建立各種各樣的配置,甚至實現一切全自動,無需再動手。

儘管蘋果對 Siri 和語音控制的重視有目共睹,但它也表示語音不是唯一的控制手段,因為還有家庭應用和自動化設置。只要用著舒服,什麼解決方案都是可以的。其實人們倒也無需過於抵觸語音控制,因為蘋果承諾 Siri 可以識別自然語言指令。很多時候,你只需要一句“打開客廳的加濕器”即可。蘋果強調說,下指令時不應該還要記得設備的名字和具體型號。

至於蘋果,它則負責提供一個安全隱私的環境,這也是 HomeKit 的關鍵字之一。家居環境可以有一個大家通用的設備作為控制中樞,並將控制權交給經過確認的 Apple ID,也就是你的家人們。如果朋友來訪,你也可以發出邀請,讓他能夠暫時控制你的智慧家居。來訪結束,收回控制權即可。諸如門鎖、安全攝像頭這些敏感的設備,你可以設置 Touch ID 認證。只有指紋符合的人才能控制這些設備,就不用擔心出事了。

蘋果打造 HomeKit 的體驗毫無疑問是非常用心的。問題就在於,它在智慧家居這個領域上的努力會不會變成一場空?

蘋果表示,他們非常重視智慧家居這一塊的發展,也有以年為單位的長期發展計畫。許多合作夥伴信任蘋果,不僅僅是因為它實力雄厚,也是因為他們看到蘋果不會挖坑,然後突然放棄。一旦支持的人變多,生態就有搭建起來的希望,才會有更多的人去嘗試。包括 Honeywell、First Alert、Lutron、Leviton、Philips、Schlage、Chamberlain、August、Hunter Fan、Kwikset、ecobee、Canary、Ring、Yale、Carrier、Sylvania 等品牌都已經加入這一行列中。

“開放”並不意味著混亂,蘋果稱所有支援 HomeKit 的設備都需要經過蘋果的審核和測試,確保體驗的平順和穩定。這些設備的功能能不能在 HomeKit 上發揮作用,這一點也很重要。反過來,製造商們也會將用戶的需求不斷回饋給蘋果。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也會和住宅開發商、房地產商等展開合作,將 HomeKit 設備集成在新建的住宅中,吸引更多人去體驗,最終用上 HomeKit 環境。

蘋果還會照顧到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文化圈的需求,如針對國內面向空氣品質更多的注重。當然,這些都是和各個本地廠商、品牌合作的結果。

如今大家都在談智慧家居,但各自為戰的亂象仍然在持續著。在這之中,蘋果是第一個讓人們看到整合與一統的清晰景象的。蘋果視 2017 年為轉捩點,因為經過兩年多的沉寂,市場和生態都已經準備好了,接下來想必就是發力的時刻。HomeKit 的未來值得關注和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