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親的教鞭

小時候, 父親有支教鞭。

父親的知識掛在鞭頭, 沉甸甸地甩在黑板上, 甩進了學生們乾涸的心田。

父親象一位元音樂指揮。 那支教鞭上下左右飛舞著, 學生們的讀書聲常常隨著父親教鞭的起伏而抑揚頓挫。

懂事後, 才知道父親還有一支鞭子, 那鞭子我從沒見過, 但我能時時感覺到了它的存在, 那就是他春風般的教誨。 在我取得成績時鼓勵我要再接再厲;在我遇到困難時鞭策我奮勇向前。

遠離家鄉時, 父親的目光又是另一支鞭子, 當我的背影從父親的視線消失時, 我就抓住鞭的這頭, 父親握著鞭的那頭。

從此, 我就牽著父親的思念和叮嚀浪跡天涯……

——謹以此文獻給堅守在教育一線的所有教師們

上課時, 老程老師突然眼前一黑, 渾身綿綿無力, 癱倒在講臺上。 他被送往醫院時, 右手裡還緊緊地攥著一根教鞭, 醫生幾次嘗試從他手裡取下來, 都不能如願。 小程老師趕到醫院時, 老程老師已經氣若遊絲, 當他聽到兒子的聲音後, 眼睛微微張開一條細縫, 艱難地抬起左手, 久久地指著教鞭, 小程老師似乎明白父親的意思, 臉色凝重地跪下來, 從父親手裡接過教鞭, 程老師微微一笑, 安靜地去了。

教鞭是一根不到一米的細棍, 用小刀削的圓圓的, 滑滑的, 上面有老程老師親自刻的銘言:“不求聞達, 但得心安,學高為師, 身正為範。 ”老程老師平時上課時總是習慣拿在手裡的, 它伴隨了老程老師整整四十年, 經歷漫長歲月的熏泡, 教鞭已是斑駁陳舊, 但那行字卻隱隱閃著亮光而且散發出一縷淡淡的桐油的芳香。 小程老師將它鄭重地放在父親靈堂的遺像前, 程老師曾經教過的學生紛紛前來弔唁,

見到教鞭, 無不心頭一顫臉色微變, 爾後重整衣冠, 畢恭畢敬地拄香作揖。

小程老師調進了父親生前所在的學校, 他總是習慣性地抱著書本, 拿著那根教鞭走進教室。 面對寬大的一面黑板, 那教鞭竟然可以方便輕鬆地指向黑板的每一個地方, 於是乎, 孩子們眼觀空中飛舞的指揮棒, 耳聽小程老師的口若懸河, 感受著水光瀲灩、山色空蒙, 領略著博大精深的文化珍饈, 觸及著各種原理定理。 教鞭一揚, 學生精神抖擻, 繼而全神貫注;教鞭一指, 提綱挈領, 聚集學生視線;教鞭一放, 重難點突破, 學生醍醐灌頂, 真是其樂融融。 一堂課恰似在小程老師教鞭指揮下而演奏出的交響樂。

他也和父親一樣, 經常提著那根教鞭去教室巡查,

有時也在校園各個角落看看, 看有沒有學生在搗蛋。 小程老師長相慈善, 從沒有用教鞭懲戒過學生, 學生們並不怎麼畏懼他, 甚至在他面前有一些放縱, 嬉皮笑臉地叫他“小程哥”, 他只是笑一笑, 倒也並不介懷。

有一天課間休息, 班上幾個調皮搗蛋的學生嬉鬧時卻把講臺上的教鞭扔出窗外。 教鞭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小程老師的身上。 大禍臨頭!學生如受驚的小兔。 小程老師進教室後突然歎了口氣說:“沒有不可教育的學生, 只有不善教育的老師, 作為你們的老師, 卻沒有教好你們, 我有責任。 ”於是, 小程老師每打他們手掌一下, 也用鞭子重重地抽自己大腿一下!師生目光對峙, 鴉雀無聲的教室只聽見教鞭“啪啪”作響。

全班同學誠恐誠惶, 隨之抽泣聲此起彼伏。 學生紫紅的手掌, 老師淤腫的大腿, 一條破裂的教鞭, 終於喚醒了少年悔改的心。

多少年來, 小程老師用父親遺留的教鞭送了一茬又一茬學生, 但是他鬱鬱寡歡, 沒有多少成就的快感, 甚至有幾分失落, 摻雜著一絲絲莫名的痛苦。 如今教鞭亦如遲暮老人, 肌膚被風雨剝蝕出一道道淺淺的褶皺, 蛀蟲還在上面留了幾個小洞作紀念。 小程伴著歲月, 站在三尺講臺上, 微微踮著腳, 高高舉起手, 在黑板的上方不停地寫字, 那些粉筆的塵, 竟也慢慢細細地染白了他的雙鬢, 小程又成了老程。 直到某一日, 他懷著和平生第一次走上講壇同樣的心情, 講完一節課, 默默地合上教本, 輕輕地放下教鞭,久久地凝視著他的最後一屆孩子們。

本來,正式退休在此前幾天,但老程和新來接任他的校長說,讓我講到教師節那天吧。那個年輕人面對自己的啟蒙老師,沒有阻攔。

那天,學校裡洋溢著歡樂的氛圍。和往常一樣,老程早早地來到學校,意外地在自己的辦公桌上發現一束花兒,裡面夾著一封孩子們稚氣天真的信。坦率地說,老程教書這麼久,還從沒有收到過鮮花,以至於看到滿桌怒放的鮮花,有些激動,抑或是感動。多少年來,他幾乎少有過這樣的激動。他在淡淡的花香裡沉默,直到上課鈴聲響,才趕緊小跑著走向教室。

孩子們早已端坐在教室裡,這些鄉間的孩子們,用質樸的眼光看著他們的老校長。他們的班主任已經告訴過他們,老校長以後不會來給他們講課了。老程的目光和他們一對視,剛剛平靜下來的心情立刻又激動起來,因為他看到孩子們的笑臉,不禁想起了那些辦公桌上綻放的花兒。

他提早十分鐘講完課,想用剩餘的時間和同學們講點兒什麼。可是,老程沉默了兩三分鐘,卻並沒有說出一句話來。他不停地摩挲著手中的教鞭,挨個將每個同學認真地看了一眼,多看了成績最好的女生一眼,又多看了一眼那個成績最差的小男生。小女生和小男生咬著嘴唇,努力地點著頭。教室裡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響。老程的目光開始轉向窗外那一排杉樹上,這些杉樹們是當年老程和老師學生們一棵棵親手栽植起來的,一轉眼,這些小樹筆直地向上躥,早已超過了老程,超過了屋簷,長得枝繁葉茂,綠成一片。

七八分鐘過去了,老程終於開口,問:“同學們還有什麼問題?”

坐在前排的一個學生舉手,老程點頭同意,他站起來,嘴唇翕動了幾下,冒出一句:“我們不——讓——你……”話還未說完,已經哭了起來。頓時,教室裡發出了更多更響的哽咽聲。

老程輕輕地將教鞭夾在腋下,轉身,出門。

坐在最後一排聽課的,剛考上特崗教師的老程的兒子——小小程,還有那位年輕的校長,目睹這一幕,淚不能禁。

老程終於退休了,在教師節的那天。在學校歡送老程退休簡單的儀式上,老程望著熟悉的校舍、敬業的同事,回憶起一生的奔波,禁不住感慨萬端,千言萬語,最後只是禮節性地說了幾句珍重和道別的話語。帶上行李、鋪蓋,騎上破舊的跟隨了自己幾十年的自行車,告別了學校,踏上了回家的鄉路。

黃土高原上彌漫的風沙,彎彎曲曲通向地平線的小路,漫漫長坡……這一次,老程騎車的速度不緩不急,他沿路第一次認真地欣賞著鄉村的風景,熟悉的村落,田裡綠色的莊稼,隨風搖曳的高大的鑽天楊,還有藍天上漂泊的雲朵。老程終於可以頤養天年,不再奔波於家裡和學校之間,以一名退休教師生活在鄉村裡。

老程決定把這根教鞭送給兒子——小小程,他不是想傳承什麼下去,僅僅因為它是父親的遺物。教鞭上的字依稀可辨,老程眼裡噙著淚水,用小刀把字重重地又刻了一遍,用上好的桐油反復油過,然後鄭重地傳給了兒子。

不幾年,老程去世了,小小程老師是他把家裡的傳家寶隨意地丟在床下,直到有一次放學回家,老遠看著兒子在村頭的大樹下,趾高氣昂地模仿老師講課,下面正襟危坐著幾個小孩兒。小小程沒有打擾孩子們的遊戲,遠遠地看著他們煞有介事的樣子,任由他們咿咿呀呀。而兒子手裡拿著的小棍兒正是那根有桐油味兒的教鞭。

*作者:宋圭忠 靖遠縣大蘆鎮莊口初中

*編輯:焦磊

輕輕地放下教鞭,久久地凝視著他的最後一屆孩子們。

本來,正式退休在此前幾天,但老程和新來接任他的校長說,讓我講到教師節那天吧。那個年輕人面對自己的啟蒙老師,沒有阻攔。

那天,學校裡洋溢著歡樂的氛圍。和往常一樣,老程早早地來到學校,意外地在自己的辦公桌上發現一束花兒,裡面夾著一封孩子們稚氣天真的信。坦率地說,老程教書這麼久,還從沒有收到過鮮花,以至於看到滿桌怒放的鮮花,有些激動,抑或是感動。多少年來,他幾乎少有過這樣的激動。他在淡淡的花香裡沉默,直到上課鈴聲響,才趕緊小跑著走向教室。

孩子們早已端坐在教室裡,這些鄉間的孩子們,用質樸的眼光看著他們的老校長。他們的班主任已經告訴過他們,老校長以後不會來給他們講課了。老程的目光和他們一對視,剛剛平靜下來的心情立刻又激動起來,因為他看到孩子們的笑臉,不禁想起了那些辦公桌上綻放的花兒。

他提早十分鐘講完課,想用剩餘的時間和同學們講點兒什麼。可是,老程沉默了兩三分鐘,卻並沒有說出一句話來。他不停地摩挲著手中的教鞭,挨個將每個同學認真地看了一眼,多看了成績最好的女生一眼,又多看了一眼那個成績最差的小男生。小女生和小男生咬著嘴唇,努力地點著頭。教室裡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響。老程的目光開始轉向窗外那一排杉樹上,這些杉樹們是當年老程和老師學生們一棵棵親手栽植起來的,一轉眼,這些小樹筆直地向上躥,早已超過了老程,超過了屋簷,長得枝繁葉茂,綠成一片。

七八分鐘過去了,老程終於開口,問:“同學們還有什麼問題?”

坐在前排的一個學生舉手,老程點頭同意,他站起來,嘴唇翕動了幾下,冒出一句:“我們不——讓——你……”話還未說完,已經哭了起來。頓時,教室裡發出了更多更響的哽咽聲。

老程輕輕地將教鞭夾在腋下,轉身,出門。

坐在最後一排聽課的,剛考上特崗教師的老程的兒子——小小程,還有那位年輕的校長,目睹這一幕,淚不能禁。

老程終於退休了,在教師節的那天。在學校歡送老程退休簡單的儀式上,老程望著熟悉的校舍、敬業的同事,回憶起一生的奔波,禁不住感慨萬端,千言萬語,最後只是禮節性地說了幾句珍重和道別的話語。帶上行李、鋪蓋,騎上破舊的跟隨了自己幾十年的自行車,告別了學校,踏上了回家的鄉路。

黃土高原上彌漫的風沙,彎彎曲曲通向地平線的小路,漫漫長坡……這一次,老程騎車的速度不緩不急,他沿路第一次認真地欣賞著鄉村的風景,熟悉的村落,田裡綠色的莊稼,隨風搖曳的高大的鑽天楊,還有藍天上漂泊的雲朵。老程終於可以頤養天年,不再奔波於家裡和學校之間,以一名退休教師生活在鄉村裡。

老程決定把這根教鞭送給兒子——小小程,他不是想傳承什麼下去,僅僅因為它是父親的遺物。教鞭上的字依稀可辨,老程眼裡噙著淚水,用小刀把字重重地又刻了一遍,用上好的桐油反復油過,然後鄭重地傳給了兒子。

不幾年,老程去世了,小小程老師是他把家裡的傳家寶隨意地丟在床下,直到有一次放學回家,老遠看著兒子在村頭的大樹下,趾高氣昂地模仿老師講課,下面正襟危坐著幾個小孩兒。小小程沒有打擾孩子們的遊戲,遠遠地看著他們煞有介事的樣子,任由他們咿咿呀呀。而兒子手裡拿著的小棍兒正是那根有桐油味兒的教鞭。

*作者:宋圭忠 靖遠縣大蘆鎮莊口初中

*編輯:焦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