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守望樟木:“4·25”尼泊爾地震三周年記憶

筆者按:3年前的今天, 那裡是由車水馬龍一瞬間化為滿目瘡痍的樟木小鎮;那裡是武警子弟兵和災區人們共同經歷特大地震的生命孤島!那裡是經歷跨越喜馬拉雅大救援的搶險救災主戰場。 3年後的今天, 在“4·25”尼泊爾8.1級大地震三周年之際, 讓我們走進武警某部交通三支隊駐樟木鎮道路2中隊, 從他們的堅守中感受軍人與眾不同的非凡使命。

中國西藏網訊 2015年4月25日, 災難突降, 尼泊爾8.1級強震波及我國西藏聶拉木縣等多個地區, 道路斷通, 物資受阻、群眾被困, 毗鄰口岸的樟木鎮儼然成了“生命孤島”。

圖為官兵向黨旗宣誓, 誓死堅守樟木

地震發生後, 駐西藏武警某部交通三支隊緊急啟動應急預案, 從西藏林芝波密縣和阿裡薩嘎縣兩個方向第一時間投入兵力和機械奔赴抗震救災現場。 在圓滿完成了國內道路搶通後, 應尼泊爾政府請求, 經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准,

迅速組建“中國武警交通救援大隊”, 分別從樟木口岸和吉隆口岸出境, 赴尼泊爾執行道路搶險救援任務, 部隊僅用118小時就打通了這條生命大通道, 實現了中尼公路全線貫通。 此次救援, 是武警部隊組建以來首次執行跨國救援任務, 充分展示了中國的大國擔當和中國軍人的良好形象, 贏得了世界各國的一致讚譽。

圖為救援官兵在國門前合影留念

3年後的今天, 當筆者再次站在樟木口岸的友誼橋上, 國門依然巍峨, 界碑靜靜矗立, 旁邊波曲河奔騰不息的嘩嘩水聲, 仿佛凱旋歸國的番號聲依然縈繞耳邊。 樟木鎮是中尼兩國邊貿往來的重要通商口岸, 也是進入尼泊爾的必經之道。 從聶拉木縣出發到樟木, 一直是崎嶇下坡的“回頭彎”山路, 短短35公里的路程 , 都得行駛近1個多小時, 而最危險的友誼隧道至友誼橋13.6公里路段, 一邊是臨江的陡峭懸崖, 一邊是垂直的險峻高山, 伴隨著落石、塌方不斷, 如果駕駛技術不過硬, 隨時會發生意外, 導致車毀人亡,

而道路2中隊, 就主要擔負這13.6公里道路的養護保通任務。 雪崩、泥石流、山體塌方、道路沉陷等災害頻發, 對這裡的官兵們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

想起當時的經歷, 帶著官兵徒步巡路組織養護作業的代理排長張龍還歷歷在目。 “地震時是週末午休, 強烈的震感把我從床上摔下來, 在叫醒宿舍的戰友後, 我飛奔出門吹響了緊急集合哨…………”站在操場上, 只有一河之隔的尼泊爾境內山上塵土飛揚, 滾滾落石響徹山谷。

“在組織官兵上街解救被困群眾時, 從中隊到鎮上, 短短1公里的道路被巨石阻擋, 前往鎮上救援必須躲避餘震、穿越叢林、翻越巨石、踏過廢墟, 就這1公里, 我們爬了2個多小時……”指揮裝載機鏟運落石的中隊長張世文講述了事發後的情景。

圖為在尼泊爾境內執行道路搶通任務

回望“4·25”, 有很多難忘的回憶, 這場大地震, 對很多人造成了無法癒合的創傷, 這種創傷將會伴隨一輩子, 難於抹去。 距離中隊不到200米的迪斯港村, 村長巴桑一家是別人羡慕不已的幸福家庭, 有一個賢慧的妻子和漂亮聰明的女兒, 同時經營著一個家庭旅館,有著可觀的收入。但萬萬沒有想到,這場地震奪走了這一切。當外出購物的巴桑發瘋似的跑回家,地震早已把妻子和女兒埋在了房屋之下,眼見面前的廢墟,老人禁不住嚎啕大哭,從此像變了個人似的,見誰都沉默不語。為了緬懷逝去的同胞,每逢4月25日這天,中隊官兵備上祭奠用品,前來樟木鎮那片廢墟上祭奠那些逝去的人。

圖為中隊官兵點燃蠟燭祭奠遇難群眾

三年,往日的喧囂早已散去,震後,國家關閉了口岸,當地大部分原駐民遷往了日喀則,這座邊貿小鎮幾乎成了一座空城,道路2中隊的官兵卻平靜地選擇了堅守。為保障各方力量進入樟木進行災後重建,這13.6公里路,就成了唯一的運輸通道。他們把使命牢記心中,地震損壞了原來的營房,官兵們就搭建帳篷和板房居住;沒有水源,中隊長帶領大家去山上挖溝引水;施工用的掃把、鐵鍬折斷,他們就去自己砍樹枝、削竹子進行補充;冬天大雪封山,物資採購困難,中隊硬是把不多的部分存糧分給了當地的困難百姓。憑藉頑強的意志,駐守官兵克服了三年來無長明電等重重困難,義無反顧地堅守災區。路,仍然是他們的主戰場;養護保通,仍是他們的使命和責任。

圖為清除養管路段積雪

隨著軍隊編制體制的調整和部隊職能任務的轉變,道路2中隊的中心任務將由道路養護保通調整為道路應急救援。雖然這裡即將變成他們曾經流血流汗的奮鬥戰場,變成他們忠誠使命所回憶的青春陣地,但是在不遠的地方,更有他們在新時代下的責任和擔當。(中國西藏網 圖、文/黃玉書 陸文凱)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同時經營著一個家庭旅館,有著可觀的收入。但萬萬沒有想到,這場地震奪走了這一切。當外出購物的巴桑發瘋似的跑回家,地震早已把妻子和女兒埋在了房屋之下,眼見面前的廢墟,老人禁不住嚎啕大哭,從此像變了個人似的,見誰都沉默不語。為了緬懷逝去的同胞,每逢4月25日這天,中隊官兵備上祭奠用品,前來樟木鎮那片廢墟上祭奠那些逝去的人。

圖為中隊官兵點燃蠟燭祭奠遇難群眾

三年,往日的喧囂早已散去,震後,國家關閉了口岸,當地大部分原駐民遷往了日喀則,這座邊貿小鎮幾乎成了一座空城,道路2中隊的官兵卻平靜地選擇了堅守。為保障各方力量進入樟木進行災後重建,這13.6公里路,就成了唯一的運輸通道。他們把使命牢記心中,地震損壞了原來的營房,官兵們就搭建帳篷和板房居住;沒有水源,中隊長帶領大家去山上挖溝引水;施工用的掃把、鐵鍬折斷,他們就去自己砍樹枝、削竹子進行補充;冬天大雪封山,物資採購困難,中隊硬是把不多的部分存糧分給了當地的困難百姓。憑藉頑強的意志,駐守官兵克服了三年來無長明電等重重困難,義無反顧地堅守災區。路,仍然是他們的主戰場;養護保通,仍是他們的使命和責任。

圖為清除養管路段積雪

隨著軍隊編制體制的調整和部隊職能任務的轉變,道路2中隊的中心任務將由道路養護保通調整為道路應急救援。雖然這裡即將變成他們曾經流血流汗的奮鬥戰場,變成他們忠誠使命所回憶的青春陣地,但是在不遠的地方,更有他們在新時代下的責任和擔當。(中國西藏網 圖、文/黃玉書 陸文凱)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