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繆伯英:中國共產黨第一位女黨員憾未戰死沙場

編者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4月5日清明節, 紅網、時刻新聞從這一天起, 推出“為了民族的復興•英雄烈士譜”大型系列報導, 紀念為了民族復興事業而奮鬥、犧牲的英烈, 弘揚傳承英烈精神和社會正氣, 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繆伯英(資料照片)。

紅網時刻記者 黎鑫 長沙報導

在中華女英烈的行列中, 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名字, 她叫繆伯英, 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女黨員, 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 李大釗最得意的女學生……

她的生命雖然只有30個春秋, 但她用生命書寫了中國共產黨第一位女黨員的壯麗“春秋”。 “既以身許党, 應為黨的事業犧牲, 奈何我因病行將逝世, 未能戰死沙場, 真是恨事!”她的臨終遺言更是感動和激勵了不少後人。

“女狀元”主動要求做李大釗的學生

書香門第長大的繆伯英, 1919年7月, 以長沙地區第一名的成績, 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理化系,

告別了湖南長沙縣清泰鄉繆家洞楓樹灣老家。

不滿20歲的繆伯英從三湘大地來到北京, 她發現留長髮是封建意識, 這裡的新派女生留的都是齊耳短髮, 她也剪掉了一頭長長的秀髮。

一個偶然的機會, 繆伯英認識了北京大學學生、湖南同鄉何孟雄, 以後她經常到北大旁聽、聽演講。 後來, 二人結婚, 一“英”一“雄”, 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史上著名的“英雄夫妻”。

1920年, 北大課堂上, 李大釗高呼:“只要我們有覺悟的精神, 世間的黑暗終有滅絕的一天!”

課後, 繆伯英徑直走到李大釗面前, 要求做他的學生。 繆伯英的大膽和勇氣讓李大釗應允了她的要求。

1920年11月, 在北大學生會辦公室舉行了“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大會”, 繆伯英成為北京地區第一位女團員。

同月, 誕生一個多月的北京共產黨小組內部, 堅持無政府主義觀點的人退出。 為充實北京黨組織的力量, 李大釗決定從青年團員中吸收繆伯英、何孟雄、鄧中夏等5人入黨。

至此, 時年21歲的繆伯英, 成為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位女黨員。

回湘領導婦女運動轟動一時

早在1920年底、1921年初,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就組織了婦女協會, 由繆伯英主持。 她遵照黨組織的決定, 開展黨外聯合戰線工作, 負責籌備北京女權運動同盟會。 不久, 她又南下, 説明南京婦女組織了女權運動同盟南京分會。 繆伯英擔任中共北方區委婦女部第一任部長, 積極領導開展北方區的婦女運動。

繆伯英即將從北京女高師畢業之時,

黨內出現了叛徒, 在獄中供出了繆伯英等一批共產黨員的名單。 於是, 繆伯英在中共北方區委組織下, 轉移到湖南老家, 擔任了女師附小校長。 其實際的身份是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任婦委會書記, 開展湖南婦女工作。

在學校, 她組織成立了一個類比小社會, 取名為“心田市”, 設有市代會, 並定有各種規章制度和法規, 市代會由學生代表會、教師代表會和工人代表會組成, 管理學校。

五卅慘案後, 她組織成立“女子宣傳隊”“女子募捐隊”“女子糾察隊”。 女孩子們光著腳板或穿著露腳趾的草鞋, 昂首闊步, 奔走於大街小巷、車站碼頭, 振臂高呼口號, 轟動長沙。

當時的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李維漢稱讚她:誠實樸素, 沉著勇敢……能靈活地用公開與秘密、非法與合法相結合的策略。

曾在女師附小讀書的餘甲男, 當時寫了篇名為《我的痛史》的日記, 抒發了對舊社會的痛恨。 繆伯英提筆寫下批語:“生以青年有為之日, 兼秉中人以上之資, 苟能艱苦卓絕, 勇往直前, 則女媧石也, 精衛沙也, 愚公子子孫孫也, 天可補也, 海可填也, 天下事何遽不為乎!”

但時間並沒有給繆伯英“有為”的機會。

遺憾“未戰死沙場”

艱苦繁重的工作, 長期清貧而不穩定的生活, 將繆伯英本來就不強壯的身體拖垮了。 1929年10月, 繆伯英突然患了傷寒病, 被送入上海的醫院, 因搶救無效辭世, 時年30歲。

繆伯英還在病危時, 拉著何孟雄的手說道:“我既以身許党, 就應為黨的事業犧牲。 奈何因病行將辭世, 未能戰死沙場, 真是憾事!孟雄,你要堅決鬥爭,直到勝利。你若續娶,要善待重九、小英兩兒,使其健康成長,以繼我志。”說完,年僅30歲的繆伯英帶著對黨的未竟事業的遺憾和對親人的深深眷戀離開了人世。

她的靈柩存在上海揚州會館,後會館改建時登報通知各戶遷出,但因何孟雄被國民黨逮捕,已在龍華壯烈就義,繆伯英的遺體就不知被會館代遷何處了。

而她的兩個孩子,後被監禁於上海龍華監獄一年多,何孟雄罹難後被送入上海孤兒院收養,一·二八事變日軍進犯上海時失散於戰亂,至今下落不明。

真是憾事!孟雄,你要堅決鬥爭,直到勝利。你若續娶,要善待重九、小英兩兒,使其健康成長,以繼我志。”說完,年僅30歲的繆伯英帶著對黨的未竟事業的遺憾和對親人的深深眷戀離開了人世。

她的靈柩存在上海揚州會館,後會館改建時登報通知各戶遷出,但因何孟雄被國民黨逮捕,已在龍華壯烈就義,繆伯英的遺體就不知被會館代遷何處了。

而她的兩個孩子,後被監禁於上海龍華監獄一年多,何孟雄罹難後被送入上海孤兒院收養,一·二八事變日軍進犯上海時失散於戰亂,至今下落不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